玉林:革命老區村華麗轉身,踏上鄉村振興新徵程

玉林:革命老區村華麗轉身,踏上鄉村振興新徵程

玉林:革命老區村華麗轉身,踏上鄉村振興新徵程

玉林,是廣西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一塊浸透著革命先烈鮮血的紅色熱土。

昔日,玉林許多革命老區村集“老邊窮、老山窮、老庫窮”於一身,存在著交通難、用電難、讀書難、看病難、通訊難等“五難”問題。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70年來,革命老區砥礪奮進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紅色土地從貧瘠走向發展走向振興。在紅色旗幟的引領下,如今的革命老區,鄉村宜居、農民富裕、產業興旺,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蓬勃景象。圖為革命老區北流市民樂鎮元常村一角。

多年來,革命老區村在玉林歷屆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先輩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光榮傳統,依託山區山多地多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經濟收入步步高。而今,許多老區村的低矮泥磚屋變成了洋房別墅,泥濘崎嶇小路變成了平坦的康莊大道,老區人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一幅幅富有衝擊力的畫卷,一組組翔實有力的數據,成為玉林革命老區建設新農村取得豐碩成果的最好印證。革命老區村宛如蝴蝶破繭重振翅,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傳承——

廣撒深播“紅色種子”,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玉林市老促會同志在彭懋桂烈士陵園緬懷烈士。

興業縣葵陽鎮泉江村是彭懋桂烈士的家鄉。如今在泉江村村委辦公樓,當年游擊隊使用過的狗兒炮仍安靜地擺放在這裡,透過它依稀看到當年游擊隊長彭懋桂使用狗兒炮作戰,大發神威的英姿。在泉江小學,有著這樣一面紅色文化宣傳牆,用畫畫的方式把紅色故事滲透進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狗兒炮顯神威、廟屋嶺狙擊戰、楊頂坳的槍聲等,以及講述了彭懋桂壯烈的一生的故事都被手繪到了牆上,以孩子們喜愛的方式吸引他們來參觀閱讀,目的就是讓紅色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進而從英雄的故事中獲得鼓舞。”泉江小學校長朱普光介紹說,學校注重紅色國學,以“忠”為主題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他們很重要的一課。

這是玉林廣撒深播“紅色種子”,紅色精神永不褪色的一個縮影。

玉林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為了求翻身,求解放,求幸福,流血犧牲,前仆後繼,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在中國革命鬥爭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革命戰爭時期,玉林參軍人數達32400人,烈士2350人,被殺害群眾17788人,支前人數14601人,貢獻出大批支前糧食、食物、衣物、藥品、槍支彈藥等。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時期,玉林就建立了中共黨組織,領導農民運動和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朱錫昂、李明瑞、俞作豫、龐大恩等就是中國革命鬥爭史、玉林革命鬥爭史上的無數英雄代表,是中國革命的先驅者之一。他們為了革命信仰,用鮮血、用生命、用不屈的靈魂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那感人肺腑的家國情懷,至今仍為人們傳頌。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當時北流縣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在民樂鎮元常村建立。元常人民充分發揚艱苦奮鬥的紅色精神,不等不靠,發展產業打破了大山桎梏。圖為元常村民吳玉珍在查看自家種植的百香果。

玉林是抗日戰爭時期廣西抗日救亡工作的模範。1944年9月,日軍第二次入侵廣西,過境興業、博白、容縣、陸川等6個縣。國難當頭,存亡之際,桂東南人民不堪忍受日軍侵略和國民黨頑固派毫無作為之苦,中共玉林黨組織貫徹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精神和廣西省工委的“八月決定”,建立抗日遊擊根據地。共產黨人挺身而出,高舉抗日救亡保衛家鄉的大旗。1945年2月26日至3月3日,由黃彰、吳家宜等領導的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在陸川、博白、興業、貴縣(今貴港市)先後爆發,先後有1萬多名群眾參與,成為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後廣西又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解放戰爭時期,玉林作為黨領導的遊擊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國和廣西的解放戰爭。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亦是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錚錚鐵魂。紛飛的戰火已遠去,唯留下一處處供人瞻仰緬懷的遺址,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一件件飽含滄桑的文物,一幅幅展現歷史的磅礴畫卷,一個個催人奮進的革命故事。和那些珍貴的遺蹟一起留下的,還有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

牽掛——

初心使命永不褪色,服務老區就是“還債”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玉林市老促會同志與元常村民暢談。

“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革命老區人民作出的重大貢獻,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他們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加快老區發展,使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一席話振聾發聵。

對於親自經歷了革命戰爭洗禮的玉林許多離退休老同志,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指示。

“我們過去在山區打游擊,老區人民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我們,糧食困難,老區人民連芋頭種都煮給我們吃。我們和老區人民有深厚感情,在職時我們沒有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現在深感內疚。如果我們在有生之年,還不幫助老區人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那就有愧於老區人民了!”原玉林地區行署專員黎允武在調研時心情沉重地對當地幹部說。

一幅玉林市老區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本圖景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到2002年底,玉林全市有老區村274個,約74.93萬戶343萬人,普遍存在不通電、不通四級路、人畜飲水困難,村委會和學校危房多的情況,老區還有部分群眾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老區這麼難,我們怎麼辦?”

“還債!”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福綿區樟木鎮羅衝村誕生了玉林地區第一個黨員、第一個中共農村黨支部,紅色基因成為羅沖人民的內核動力,村民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發展現代化種養產業,引領了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圖為羅衝村民在打理雞骨草。

2000年6月,黎允武等7位離退休老同志,專程到廣東茂名市、湛江市考察老區建設。學習歸來,滿懷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向玉林市委提交了書面考察彙報,提出了成立玉林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以下簡稱“玉林市老促會”)的建議市委高度重視,派出兩位常委專門聽取了彙報。2000年12月22日,以黎允武為理事長的玉林市老促會正式成立。很快,玉林7個縣(市、區)老促會相繼成立。

玉林市老促會做的第一件事是為老區建設提議案。在玉林市人大一屆七次會議上,黎允武聯合10位玉林市人大代表向大會提出了加快全市革命老區建設的議案,《關於進一步加快我市革命老區建設的決議》在熱烈掌聲中獲得順利通過。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黎允武、林挺柱、李強增等老同志對全市範圍的革命老區村現狀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查。歷時數月,一本凝結著老同志心血的《玉林市貧困老區村的現狀與扶貧建議的報告》彙總成文,並出現在時任自治區主席李兆焯、副主席周明甫的案頭。2002年5月27日,時任自治區主席李兆焯對玉林市老促會這個報告作出重要批示,並安排時任自治區副主席周明甫具體辦理。這個批示成為玉林市老區建設的轉折點。

振奮人心的時刻終於來臨!2002年12月,玉林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開展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決定》,全市革命老區建設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玉林市委、市政府對老區建設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歷任主要領導先後多次深入邊遠的老區村進行調研、指導,以“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精準扶貧工作為重點,樹立和推廣先進典型,以點帶面,加快精準脫貧,加快推進老區村的建設。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福綿區樟木鎮羅衝村大片的香蕉林。

玉林市老促會領導對老區建設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和熱情——

黎允武是第一、二屆理事長,只講工作,從不領取報酬、補貼,帶病帶麵條帶菜到老區村調研,被老區群眾稱為“三帶老幹部”。他不顧年老多病,經常深入老區看望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烈士家屬,瞭解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他牽頭提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我市革命老區建設的議案》,為革命老區建設打響了“第一炮”。老區大會戰告一段落後,他又牽頭提出了《建立革命老區建設長效機制的

建議》。這一切,都凝結著他的一片丹心。

李強增是第三、四屆理事長。他看到博白縣大壩鎮久福村十年九旱,立下“軍令狀”:“久福村的水利問題不解決,我死不瞑目!”他積極奔走,籌資金、跑項目,先後投資30萬元建了兩個電灌站,修建山塘,解決了76公頃農田用水,每個屯都修通了公路;維修、加固村小學教學樓、校廁;興建了沼氣池和自來水工程,解決了1200多人的飲水問題;經過農網改造,家家戶戶用上了電。在陸川縣清湖鎮塘寨村,修通了11.5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全村每個屯基本都修通了公路;新建了教學樓、人飲工程、沼氣池等一大批項目。

第五、六、七屆理事長羅維鴻接過玉林市老促會的接力棒後,組織了對老區的再調查、再規劃,摸清家底,把老促會的“腳”延伸到鄉鎮,把對老區幫扶的觸角伸到發展產業,幫助老區群眾脫貧致富上。“做好老區工作必須做到有心、有情、有愛,用心做事,用情做人。要對得起老區群眾,不能讓人戳脊梁骨!”羅維鴻這句擲地有聲的話,道出了他的心聲,也道出了他對腳下那一方土地深沉的愛。

玉林市老促會其他理事成員退而不休,滿腔熱情獻餘熱、提建議、修公路、辦教育,把腳印留在鄉村,把希望留在老區。一批年長的老同志退了下來,而一批晚輩及時接過老區建設接力棒,到位到崗,關注老區,奉獻老區。

造福——

吹響老區大會戰號角,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老區人民的貧困現狀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玉林各級黨委、政府的的心。

2003年,一聲令下,一場聲勢浩大的老區建設大會戰在全市範圍內拉開了序幕。一個個工作組進駐村屯,一車車建築材料直達目的地……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玉林市老促會理事長羅維鴻(右)與劉寧在種植院內查看調研。

兩年來,全面動員,廣泛宣傳,全民參與,電視有像、廣播有聲、報紙有字,整個玉林形成了熱火朝天的全面關心、支持、參與老區建設的動人局面;

兩年來,領導負總責,部門單位包村、工作隊駐村、單位為後盾,一包到底,上下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共發展;

兩年來,玉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項目拉動,老區村村幹部發動,村民自覺行動,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闖勁和幹勁,能快就不要慢的速度推進。

兩年來,玉林市共投入老區大會戰資金1.098億元,建成基礎設施項目和帶動農民增收企業項目23791個,其中四級公路和鄉村道路510條1549.5公里,飲水工程259處,農電線路59條416.1公里,村級校舍234幢10.53萬平方米,村衛生室136幢8848平方米,村辦公樓277幢5.56萬平方米,沼氣池21649座,其他基礎設施項目253個,帶動農民增收企業項目223個。以“路、水、電、校、醫、辦、池”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項目,成為鐫刻老區大地上的美麗地標。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陸川綠豐橘紅產業示範區同時發展養植和旅遊。

如火如荼的老區建設大會戰給老區帶來了許多變化與希望,也使玉林市老促會多了幾分思考:“大會戰後,老區建設應如何進行?”

面對新時期的大考,玉林市老促會又拿出了一份出色的方案——《關於建立革命老區建設長效機制的建議》。2006年5月,玉林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建立革命老區建設長效機制的決定》。“十一五”期間,市財政每年安排200多萬元作為老區建設專項資金。從此,老區建設進入了經常性、長效性的發展新階段。

造血——

產業扶貧擔當主角,鄉村振興氣象萬千

2017年6月19日至20日,廣西革命老區產業扶貧工作交流會在玉林召開,這是廣西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老區建設現場會,為全區產業扶貧工作提供了“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電商平臺+貧困戶”等產業扶貧“三模式”以及“四以扶貧”的“玉林經驗”。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北流市民樂鎮元常村村民紛紛建起了新別墅。

發展是硬道理。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必須加快發展。而加快發展,產業是支撐。玉林老區鄉鎮共70個,老區村1020個,其中老區貧困村353個,老區村和老區人口占到全市的63.64%和68.2%。面廣、村多、線長。根據這些實際情況,玉林抓住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遇,不搞一刀切,不撒胡椒麵,堅持“抓鐵有痕、抓點有效、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到2018年,玉林市老促會聯繫村點由原來兩個增加到6個(陸川縣清湖鎮塘寨村、博白縣大壩鎮久福村、興業縣葵陽鎮泉江村、北流市民樂鎮元常村、福綿區樟木鎮羅衝村和陸川綠豐橘紅產業示範區),做到聯繫一個村點,創出一種特色,帶動一片產業。

通過抓典型,樹樣板,推動全市老區建設風生水起,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三年來,全市在“十二五”脫貧45萬人的基礎上,2016年至2018年,再脫貧30.2萬人,其中老區脫貧24萬人。2019年,玉林市老促會又把博白縣沙河鎮玉樹村、北流市清灣鎮平旦村、容縣縣底鎮冠塘村作為聯繫村,再次按下了老區建設快進鍵。

扶貧先扶志。為了提升革命老區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老區村的經濟發展,玉林市老促會對“五老戶”後代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一如既往、接連不斷。

玉林:革命老区村华丽转身,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北流市民樂鎮元常村一角。

從2008年開始,玉林市老促會和市扶貧辦(老建辦)一起,利用市財政老區建設專項資金,創辦“五老戶”後代中青年職業技能培訓班。在廣西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建立革命老區“五老戶”後代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培養方式與時俱進,從三個月的短期職業資格培訓轉為學歷型專業技能教育培訓,定點廣西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和廣西水產畜牧學校,學制2~3年,設計算機網絡應用、服裝設計、汽車維修、電機一體化等10個專業。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中,市老促會繼續開展此項培訓工作,每年制定方案,深入發動“五老戶”後代積極報名就讀。其中,2016年32名,2017年33名,2018年21名,分別進入廣西工貿高級技工學校和廣西水產畜牧學校深造。市老促會和市扶貧辦自始至終加強與培訓學校的聯繫,經常過問,齊抓共管。市老促會和市扶貧辦領導還親自送學生到南寧,參加學生開學典禮,多次到學校走訪,召開座談會,瞭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就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兩年老區建設大會戰早已結束,10多年老區建設“持久戰”卻從未曾遠去,老區建設永遠在路上,永無窮期,正如南流江日夜奔騰,永不停息。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區人民過上了幸福日子,但老區的革命精神沒有丟,在加快老區發展的新徵程上依然是激情滿懷,昂然奮進。

(來源:玉林日報記者 陳明蘭/文 林聲遠/圖)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