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濟南後花園,黃河明珠齊河縣。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據《中國地名辭源》載,東漢建武五年(29),大將耿弇在朝陽橋兵渡濟水拔祝阿,開東漢195年之國基,為紀念耿弇濟師,初稱橋北初稱耿濟渡,唐朝設耿濟鎮,宋代改濟河鎮,繼稱齊河鎮,因濟與齊音近而稱。金天會八年(1130)置齊河縣,縣沿鎮名。另一說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齊河。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魯西大地,大河東去,這裡位居德州市最南端,與泉城濟南市隔河相望,素有黃河明珠、濟南的後花園之譽。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七絕《大清橋》:風柔自覺輕衫便,山近微嫌溼翠多;日暮大清橋畔望,一叢春樹擁齊河;盡情訴說當年美好風景。

她是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名單之一,作為千年古縣,這裡人文歷史悠久璀璨。春秋時這裡是齊國名相晏嬰之采邑,戰國齊宣王王后無鹽女鍾離春,相傳是晏城鎮鎮西無鹽村人;這裡有著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4年誕生了魯西北第一個中共黨支部。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齊河縣地處山東省德州市東南部,分別與臨邑縣、禹城市、高唐縣、聊城市茌平區、東阿縣、濟南市長清區、濟南市槐蔭區、濟南市天橋區、濟陽縣為鄰。據《中國地名辭源》載,東漢建武五年(29),大將耿弇在朝陽橋兵渡濟水拔祝阿,開東漢195年之國基,為紀念耿弇濟師,初稱橋北初稱耿濟渡,唐朝設耿濟鎮,宋代改濟河鎮,繼稱齊河鎮,因濟與齊音近而稱。金天會八年(1130)置齊河縣,縣沿鎮名。另一說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齊河。

這裡是全國唯一的一箇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城、中國新興產業裝備製造城,連續五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境內有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濟北校區。下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晏城街道、晏北街道、表白寺鎮、焦廟鎮、趙官鎮、祝阿鎮、仁裡集鎮、潘店鎮、胡官屯鎮、宣章屯鎮、馬集鎮、華店鎮、劉橋鎮、安頭鄉、大黃鄉。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萬,縣人民政府駐地晏城街道。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據考證,約在四五千年前境內已有人類聚居。夏商屬兗州,西周屬齊國。春秋名為祝柯,又名督楊。秦朝置祝柯縣,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改稱祝阿縣。新莽時祝阿改安城縣,東漢建武五年(29 )複名。三國曹魏屬濟南國(郡)。東晉祝阿改為郡,南北朝撤郡復縣。唐天寶元年(742 )祝阿縣更名禹城縣;乾元二年(759),遷治於今禹城市區,原址改耿濟鎮。宋代耿濟鎮改濟河鎮。金天會八年(1130)濟河鎮改為齊河縣。元朝屬德州。明清隸濟南府。

民國二年(1913)屬岱北道;三年(1914)5月,改屬濟南道。民國十七年(1928)直屬於山東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月,屬山東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抗戰期間,今縣域分為三個政區,北部先後稱齊河縣、齊臨縣、齊濟縣、齊河縣;南部成立河西縣;中部初稱齊河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12月,齊河縣和禹城縣合併改稱齊禹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十六專區。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1950年屬德州專區,同年5月,齊禹縣撤銷,第一、 二、三、四、五、十二區劃入齊河縣。1956年屬聊城專區,長清縣河西部分併入。1961年復歸德州專區。1967年屬德州地區。1973年移縣治於今晏城鎮。1989年12月,齊河縣靳家鄉、大王鄉和桑梓店鎮劃入濟南市歷城區。1990年1月,濟南市歷城區桑梓店鎮的油坊趙村和大漠劉村劃入齊河縣焦斌屯鄉。

1994年起屬德州市。1995年10月小周鄉改設祝阿鎮。1996年12月焦斌屯鄉撤鄉設鎮。2000年6月,南北鄉、焦斌屯鎮併入晏城鎮;大張鄉、仁裡集鄉合設仁裡集鎮;潘店鄉、務頭鄉合設潘店鎮;賈市鄉併入焦廟鎮;大夫營鄉併入祝阿鎮;胡官屯鄉、富足店鄉合設胡官屯鎮;宣章屯鄉撤鄉設鎮。2010年晏城鎮改設晏城街道、晏北街道;馬集鄉撤鄉設鎮。2013年華店鄉、劉橋鄉撤鄉設鎮。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這裡位於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貌受黃河影響較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處在馬集鎮潘莊,海拔35米。她是德州市唯一的沿黃縣,有趙王河、徒駭河、巴公河、溫聰河等河流。這裡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3.4℃,年均降水量658.4毫米。

齊河縣被譽為“黃河水鄉、生態齊河”,森林覆蓋率達47.2%。有小麥、玉米、穀子、棉花等農產,為全國十大產棉縣之一。有煤、石油、鐵、石英等礦產,其中煤炭儲量60億噸,是全國重要的煤化工生產基地、魯西北唯一的鋼鐵配套聯產基地,這裡是傳統畜牧養殖大縣,豬肉、牛肉、雞蛋等大宗畜產品,同時主要銷往周邊大中城市,已成為京津濟地區主要畜產品供應基地。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齊河縣居於京滬經濟走廊和黃河生態走廊的交匯處,這裡有黃河大橋與濟南相連,20分鐘可到濟南市區,30分鐘可到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這裡區位優越交通發達,與省會濟南交通聯繫密切。她是全國高速公路密度最高的縣份之一,有京滬、京福、青銀、308國道等公路過境;有京滬鐵路、濟邯鐵路、青太高鐵等鐵路過境,是濟南半小時生活圈的重要節點城市。


在這裡遇見齊河縣,黃河岸邊無鹽村,一叢春樹擁齊河

這裡是一個有著厚重底蘊和燦爛文化的千年古縣和山東旅遊強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齊河溫泉、龍山文化遺址、晏嬰冢、房家灣垂釣休閒基地、黃河垂釣園、時傳祥紀念館、定慧寺、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沁園湖、李家岸黃河風景區等景點;其中,定慧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與長清靈巖寺互為姊妹寺,有江北第一寺、濟南第一名剎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