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門”: 孟門 石門 龍門

黃河是一幅神奇的畫。

她從雪域高原走來,一路接百川、納細流,穿山越嶺。在行至內蒙古託堯託縣的河口鎮時,驟然調頭南下,滾滾河水如一把利劍,將偌大的黃土高原一劈兩半,在秦晉兩省的邊界線上,斬出一條深邃狹長的700多公里秦晉峽谷,險則險矣,然奇觀勝景,美不勝收。

且不說聞名天下的50米寬的黃河壺口瀑布及40米的深谷“十里龍槽”,單是從壺口到龍門7公里長的秦晉峽谷區,便有著一門美似一門的黃河“三門”——宜川的孟門、鄉寧的石門、 的龍門。

沿壺口瀑布下行3000多米,河道中有一塊巨大的奇石,當地人稱“孟門山”。湍急的河水至孟門分為神奇的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之後又合流為一。每逢農曆月半之時,月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隨河水飛舞而下,蔚為壯觀;立南望北,水中明月似乎又合而為一迎面撲來,驚懼之餘,不能不感嘆造化之妙。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出的奇景“孟門夜月”。如若在三五之夜,攜二三摯友夏宿河岸,把酒臨風,聽波濤擊石之聲,感受母親河的博大雄渾,酒酣耳熱之際,真不知今夕何夕,蘇東坡的欲乘風離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愁心斷然不出來,一種胸懷天下,普濟眾生的俠肝義膽在這驚濤拍岸的母親河邊油然而生。

傳說上古洪荒時代,黃河水如一頭猛獸,肆意而流,流至孟門山時難以逾越,立即四處亂竄,造成天下洪水氾濫,先民們為避災禍,只好爬到樹上或山崖洞穴中棲身,惶惶難以終日。先祖大禹為拯救世人,即開始了導河積石的歲月,他從青海的積石山鑿山穿地,以通其流。碰到擋住河道的孟門山時,手舉利斧正要落下,河水突然挾裹著狂風惡浪,泛起青光將禹王的斗笠掀翻在壺口岸上。原來孟門山是南海龍宮後大門上的照壁,龍王為保全龍宮的風水脈基,以風浪警告大禹望而卻步。心繫天下蒼生安危的大禹不為所動,運足力氣舉利斧繼續朝“石照壁”上砍去,兩斧下來,通道怒成,終於暢通了河道。

孟門往下60公里,便到了黃河最窄處——石門。滾滾激流,變成一束,從60米寬的峽谷中噴射而出,其聲如雷激虎嘯。

石門兩岸懸崖壁立,如刀削而成,高出河床數十米至百餘米,谷底寬僅90米。石門兩岸由兩塊巨石夾峙,高約100米,形如兩扇門,不馴的黃河到了石門,彷彿一個撒野的孩子回到母親懷抱,變得馴順、安詳。湍急的水流,由石門中噴射而出,山河景觀氣勢雄偉。

1997年,由韓城市發出倡議,秦晉兩岸的 、 、臨汾、運城、宜川、韓城、吉縣、河津等八地市縣攜手,共同開發黃河地域旅遊資源。2000年8月8日,“黃河三門水上游”正式開通。從龍門坐氣墊船20多分鐘,便可到石門打個來回。坐在船上不僅可領略到在水勢兇猛、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暢遊的樂趣,領略到黃河風平浪靜時優雅雍容的大家閨秀風範,還可移船泊岸,攀山登崖,觀賞梯子崖、玉鏡崖、相公坪、觀音洞、雲中寺、旗語臺的絕佳風景。若是時間湊巧,你可看到一列火車在百米高的石門石崖南岸擦邊穿行。抬頭而望,心神俱驚,低頭再看河水,恍恍然不知在何處。那一份奇險、奇絕、奇美的感受遠非在小江小河中的唯美,一種與遊俱生的快意使你想大聲呼嘯。

幾次去黃河遊玩,皆在夏季七八月間,或乘氣墊船,或乘河津、韓城農民的鐵殼船,其間兩次在龍門至石門的河道間,看見一位年紀五十左右的漢子。腰漂一個橡皮輪胎內胎,赤足、赤膊在黃河捕魚,據說他捕魚並非為了謀生,而是從小就有在黃河浪裡漂流的愛好。捕的小魚放回河裡,大的就分送親朋鄉鄰,只有在黃河裡,他才找到了一種難以言述的快樂。這種親切就像在黃河上開了20多年鐵殼船的徐向懷、郭先菊夫婦所說的那樣,在河上待著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即便經營鐵殼船幾天沒生意掙不到錢,能看到黃河水,聽到黃河浪濤聲,心裡就有一種親切感。

龍門屹立兩山中,積水奔騰勢不窮。駭浪三層滾上下,怒濤一瞬辨西東。

《書·禹貢》裡說大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即夏禹治理黃河自青海的積石山鑿山穿地,直至 韓城和山西河津的龍門山。

龍門,又名禹門。據《名山記》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里,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民間亦有神話,說大禹鑿山至此,久挖不開,遂化身為龍,開山劈石,故曰“龍門”,亦稱禹門。

龍門是山陝峽谷的南口,黃河以龍門為界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河段。龍門以上河段穿行在深邃的峽谷之中,兩岸為百米以上懸崖峭壁,居高下望窄如一線。龍門以下河床,驟然展寬為4—11公里的漫灘河谷,許是河床展寬、流速減慢的原因吧,黃河在此流水散亂,主河道擺動頻繁,故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在大水豐沙條件下,黃河龍門段常發生“揭底”現象,揭底時,河床中深2—9米,最大影響範圍可達100多公里,最遠延伸到潼關。據韓城橋南村的一些老人說,黃河揭底時,他們發現龍門外二三公里處的黃河底是一塊光滑圓潤的石頭,長約二十四五米。橋南村的郭福臣、衛敬敬還在石頭的裂縫內撿拾到船上用的鐵錨和鐵浪繩等物。

龍門古渡,怒濤旋渦,舟楫過渡,險情叢生,逆水行船,更是舉步維艱。大清康熙年間,貴州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蔭樞,乾隆年間江蘇淮徐海河兵備道師彥公,均在龍門峽谷黃河兩岸上鑿孔,鑄以生鐵樁,羅置鐵環。船行順水,可扣鐵環遏止衝浪;船行逆水,可交替釦環而上,消除險象。樁與環依需而設,延伸數十里,被譽為“救生樁”、“救生環”。

龍門古渡的南北兩岸大門山上,各建有大禹廟一座。每年農曆三月古會期間,山陝群眾雲集於此,進行物資交流。一時間,黃河兩岸祭壇,酒樓飯館林立,繁華非常。由於地理位置原因,這裡從宋元開始,即商賈雲集,舟楫羅列數十里。傳說清朝中葉桑樹坪胡嶺村一個叫郭思義的商人,家中就餵了三四十頭騾子,專事煤炭運輸,日進斗金,豪富難以比擬。如今漫步龍門兩岸,鐵環、鐵樁殘跡時時入眼,雖然曾香火千年不絕的兩岸大禹廟已在二戰時毀於日本人的炮火,但遊歷閉目之間,車輛船隻如梭、遊人摩肩接踵的古渡雄姿,似乎伴著黃河的轟鳴浮現腦海,揮之不去。

1948年,當時政府派羅成章在禹門口內架鐵索橋一座,上橫鋪活動木板,有風去掉,無風再鋪,渡河比船渡方便許多。1969年,交通部第四橋樑工程處處長王超柱率第一工程隊,承建禹門鐵路橋,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又架設水泥鋼筋鐵索吊橋一座,兩橋皆於1972年底完工,從此秦晉一衣帶水,天塹變通途。

若在晴日登臨龍門山,開闊的黃河古道,壯闊的秦晉峽谷盡入眼底,奔出萬峽縫中的黃河在流出龍門後則如失去束縛的野馬恣意疾馳。陽光下的河水失去了渾黃銀光乍現。建設如日中天的韓城龍門鎮,韓城二電、龍鋼集團、陝西煤化工、黑貓焦化,為韓城工業建設讓路正在拆遷中的村舍,建於半山腰、日夜守候觀測黃河水文情況的龍門水文站,腳下河水奔湧的黃河上的鐵索橋、鐵路、黃河公路橋,乃至於飛越黃河的山陝高速公路大橋……都濃縮為一幅壯觀的水墨畫,讓人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整個社會的飛速變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走下龍門山,俯望浩蕩的黃河,《三秦記》中鯉魚躍龍門的神話突現腦海:一年之中,能躍上龍門的鯉魚只有七十二條,一登龍門,火燒其尾,乃化為龍。

“壯哉,河山之固”。新中國的建設,新韓城、新龍門的建設,不正如這衝破重重關隘的鯉魚,時時攀躍龍門,眼前也時時變亮變寬,美好的前景不斷突現眼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