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大疆老闆說“中國做手機都是套了層互聯網的皮,本質就是小家電還沒空調門檻高?

有錢有閒人生有尊嚴


誰是中國科技圈最神秘的成功創業者?如果把答案鎖定在大疆創始人汪滔,相信不會引起太多爭議。

汪滔,這位開創了一個新的無人機時代的強者的內心,似乎從未向外界真正打開過,看上去個性十足,而又充滿了神秘色彩。據《深網》瞭解,汪滔對於此前所有媒體有關自己的細節報道都頗為不滿。

誰是中國科技圈最像喬布斯的創業者?從偏執的個性、對產品的完美主義追求、以及產品顛覆性和全球影響力來看,不是雷軍,不是賈躍亭,更不是羅永浩——這個人也許是天才汪滔。雷鋒網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汪滔對一顆螺絲擰的鬆緊程度,都有嚴格的要求,這與他欣賞的喬布斯有著極為類似的特質。

“我很欣賞史蒂夫·喬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沒有一個人是讓我真正佩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比別人更聰明——這就需要你與大眾保持距離。如果你能創造出這種距離,意味著你就成功了。”

當汪滔在唯一一次接受《福布斯》專訪時表達出上述觀點時,他離喬布斯更近了。

儘管這聽上去頗為傲慢,但汪滔確實有這樣自信的資本。自從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宿舍創業以來,他逐漸將所有的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身後,並一手締造了大疆在消費級無人領域的統治地位。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大疆的估值已高達240億美元。Frost &Sullivan的分析師邁克爾·佈雷茲曾評價:大疆開創了非專業無人駕駛飛行器市場,現在所有人都在追趕大疆的腳步。

不過,這家明星創業公司如今也開始遭遇自己的成長煩惱。

2017年開始各地陸續出臺的“禁飛令”導致無人機的使用場景受限,無人機的銷售增長也隨之變緩。已於2019年初離職的一位大疆員工告訴騰訊《深網》,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大疆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消費級無人機訂單量出現明顯下跌。一位大疆官方人士否認了這個說法。

面對市場增長瓶頸,無人機廠商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各細分領域,從2C轉向2B成為必然趨勢,面臨內憂外患的大疆開始加速轉型以尋求新的突破。但大疆的多元化拓展並不算順利,特別是在農用無人機等領域,大疆沒能保持此前無往不勝的局面。

業績壓力則是大疆年初反腐運動的導火索。“大疆真的是業績出現了一些問題,它才去降成本。通過降成本的一些操作和調查,發現確實有腐敗的問題。”一位從2017年底開始參與了大疆成本控制的內部工作人員告訴騰訊《深網》,成本優化調整涉及包裝、結構、供應鏈等多個業務環節,大部分業務優化比例超過10%。

在這個過程中,汪滔一貫強勢的管理風格,把成本控制逐漸演變成了一場決絕的刮骨療傷式的反腐運動。接下來的時間,打開業績增長空間、管理的反思和修正,將是這位天才創業者面臨的兩大考驗。

孤獨高傲的天才

“這個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議。工作以後發現,不靠譜的人和事太多了,這個社會原來是這麼愚蠢,包括很多很出名的人。”

2016年,《中國企業家》作者與幾位女性企業家同行考察大疆,汪滔難得打開話匣子,私下透露出部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汪滔大學期間學業並不算出色,“汪滔是否比別人更聰明,這我倒是不清楚。但是,學習成績優異的人不見得在工作中就表現得非常突出。”大疆的早期顧問和投資者、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評價。

大疆後來的成就讓汪滔有足夠驕傲的資本。公開數據顯示,大疆目前佔據全球消費機無人機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九成以上。除了穩坐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霸主之位,大疆成功本身的意義還在於,它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中國公司,《福布斯》曾將大疆的成功與柯達、戴爾和GoPro相提並論。

汪滔對技術和市場的敏感、對細節的精益求精、高效的競爭策略、堅持不懈的研發投入以及如今很多成功者都會自謙的運氣,都是汪滔和他帶領的大疆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這位孤傲的天才,卻時常注意保持著與外界的距離。選擇低調而回避媒體的成功企業家不在少數,但是像汪滔這樣幾乎不接採訪,甚至刻意控制自己照片流傳的情況也確實罕見。

多位接受騰訊《深網》採訪的大疆內部員工透露,他們也很少能在公司看到汪滔露面。“他不是一個經常會和員工打招呼,和員工很親近的這樣一個人。”對於一些大疆員工而言,看待汪滔心裡更多的是畏懼。“最好離他遠一點,說不定你離他近了看你不爽。”

如果橫向對比一些企業家,比如雷軍很喜歡和小米的員工一起過年過節,汪滔則從不會有類似的舉動。“他就是最厲害的那個人,他看我們這些人可能都不屑一顧的。”這是在《中國企業家》的相關報道刊發之後,一位大疆員工的內心真實感受。

上述大疆員工對於老闆的畏懼,也源自汪滔一貫強勢的管理風格。

時間回到2006年,和汪滔一起創業的兩個同學由於工作和學業選擇,很快就脫離了大疆,汪滔隨後在社會上招聘了三四位員工。他對這些員工難言信任,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是,汪滔會要求員工寫時報,彙報自己每小時的工作內容。由於汪滔強勢的個性,加之公司缺乏早期願景和成熟的商業模式,大疆成立之初就內部紛爭不斷。

大疆開始不斷流失員工,有些人覺得汪滔很苛刻,在股權分配上很小氣。到了2009年,創始團隊的所有成員幾乎全部都離開了大疆。汪滔在2015年接受《福布斯》採訪時曾坦言,他可能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完美主義者,當時也讓員工們傷透了心。”

汪滔與前員工的不歡而散還曾發生在高管上。2011年8月,汪滔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曼西市舉辦的無線電遙控直升機大會上結識了科林·奎恩,後者是一名航拍手,同時也是大疆的用戶。當時汪滔有意拓展北美市場,於是順手推舟邀請科林加入大疆北美分公司,科林獲得北美分公司48%的股份,負責大疆在北美地區的銷售和部分英語國家的營銷工作。

科林堪稱營銷天才,他為大疆想了那句著名的口號“未來無所不能”(The Future of Possible)。他還藉助明星資源在社交媒體上宣傳禪思雲臺和 “大疆精靈”無人機,讓很多普通消費者認識了大疆。

科林一開始與汪滔的關係不錯,汪滔曾回憶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銷售員,他的一些想法有時讓我深受啟發”。也部分得益於科林·奎恩的營銷工作,2013年,大疆推出的Phantom 無人機(大疆精靈)在北美市場大獲成功,不過兩人的關係卻開始漸行漸遠。

科林·奎恩在社交媒體上自稱是大疆的CEO,還將所有開發“大疆精靈”無人機的功勞攬到了自己身上。更糟糕的是,他還在汪滔未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答應了大疆與GoPro的合作,根據合作協議,GoPro將獲得三分之二的利潤,這是性格強勢的汪滔絕對不可能容忍的。面對這位失控的美國高管,汪滔很快做出了反擊。

2013年底,在雙方關於股權賠償的談判未果後,大疆鎖定了北美分公司所有員工的電郵賬戶,並將所有客戶訂單重新導向中國總部。2014年初,許多大疆北美分公司的員工遭到解僱,奧斯汀辦事處的資產也被清算。科林隨即將大疆告上了法庭。科林和很多遭解僱的前員工後來加入了大疆當時的競爭對手3D Robotics,這家由《連線》雜誌前主編克里斯·安德森創辦的明星公司,曾一度是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最大的威脅。

除了因為強勢的個性與員工不歡而散,與前高管打官司,前高管加入競爭對手公司等糟心事,汪滔還需要處理形形色色的商業間諜活動。

大疆的成功一度讓無人機創業變得火熱,熱錢湧入的同時很多山寨廠商也都希望在這個行業分一杯羹,一些公司試圖非法得到大疆的設計。汪滔曾處理過的內部員工洩密事件中,一位因為沒有得到足夠股份而離職的員工賣過山寨大疆的飛行控制器,另一位離職員工則把大疆的設計圖紙帶走後賣給了競爭對手。

汪滔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在管理上,他在2015年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如今我做的更多是管理工作。至於我最喜歡的產品,我不得不依賴於我的同事。”

但是,經歷了洩密事件的汪滔在信任上受到了傷害,很難再完全信任自己的員工。

為了防止敏感信息洩露,大疆會為內部員工單獨配發工作手機,對員工的電腦和郵件也嚴加管控。一位在大疆工作多年的前員工向騰訊《深網》講述了自己的離職經歷,他上午9點左右收到公司的離職通知,緊接著就發現自己的電腦和郵件已經無法登陸,他當時甚至還未籤離職協議。在媒體的相關報道中,類似的遭遇並非罕見。

此外,這位認為“世界笨得不可思議”的企業家對員工的能力也保持懷疑,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有時,他們開發產品過慢,我都不知道我是否應該批評他們。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正在做一些愚蠢的事情還是在偷懶,或者他們正在做正確的事情併為之努力。”

上述在大疆工作多年的前員工還向騰訊《深網》透露,對於業績未達標的負責人,汪滔會毫不猶豫的將其替換,比如汽車業務的研發團隊。汪滔現在不再要求員工寫時報了,但是強勢的管理風格並沒有改變。

這種強勢有時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一位大疆經銷商曾向騰訊《深網》透露了一個細節,大疆做農業無人機之後,一位地方上的農業口政府負責人要去大疆考察,牽線的人向大疆提出,這位負責人去了之後通融一下不要在門口出示身份證登記了。最終,這番預先的提示沒有起到作用,該負責人被門衛攔下檢查身份證,場面一度尷尬。

2015年年初,汪滔想出了“激極盡志,求真品誠”八個字,把它視為企業文化的內核。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無疑是由創始人決定的,汪滔的辦公室門上寫著兩行字——只帶腦子,不帶情緒。技術出身的他鮮少與公眾接觸,偶爾言辭激烈卻一直表現出極致的理性,只是這種個性延續到企業管理上時,便給人強勢和高傲的印象。

同樣,汪滔對外部投資機構也表現的很強勢。大疆在2018年4月初的最近一輪股權融資中,採用了競價這種超乎尋常的融資方式。根據大疆設定的競價規則,投資機構必須首先認購一定比例無收益的D類普通股,才能獲得B類普通股的投資資格,D類股本質上是一種“無息債”。

大疆當時表示“公司過去的現在都沒有明確的IPO計劃”, 而從大疆為投資機構設定的退出方案中也能看出它的強勢。大疆給出的退出機制是,三年鎖定期之後,投資機構可要求大疆進行回購,或由投資機構進行舊股轉讓。具體到回購上,投資者可要求大疆回購其持有的D類股票,但是回購價格按照投資成本價。同時,大疆將有權選擇是否按照最近一期官方估值回購投資者持有的部分或全部B類股票。大疆行使該項回購權時,投資者有義務將回購的股份按照最近一期官方估值出售給大疆。

大疆考驗:業績還能飛多久?

大疆一貫的底氣來自良好的財務數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大疆營業收入為17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6%;淨利潤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2017年,大疆消費級無人機的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0%,消費級無人機業務佔大疆營收總額的85%。大疆在去年四月份的融資文件中披露,其2012年至2021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預計超過90%,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預期則超過70%。

所以儘管條件苛刻,而且大疆上市時間未定,但依然有近百家投資機構在上一輪融資進行了競價,首輪競價結束,認購金額超出較計劃融資額近30倍。為篩選出合適的投資者,大疆不得不開啟第二輪競價。

強勢的內部管理、高傲的對外態度,這些在大疆的高速增長面前都不是問題,可一旦公司增長受阻不得不轉型以尋求突破時,很多長期被高速增長掩蓋的問題就會顯露。

據IDC數據預計,到2023年,無人機市場的整體規模僅約為334.1億美元,具體到大疆主要營收來源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就更少了,這意味著大疆發展面臨明顯的瓶頸。

2017年,各地陸續出臺的“禁飛令”導致無人機的使用場景受限,無人機的銷售增長也隨之變緩。無人機廠商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各細分領域,從2C轉向2B成為必然趨勢。大疆也意識到,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進入穩定期後,必須快速佈局企業級市場。

大疆成立了行業應用部,面向不同行業提供專業解決方案,根據具體案例研發產品,再由專門的研發團隊為客戶提供支持。

然而,大疆在行業級無人機市場的佈局沒能像在消費機無人機市場一樣順利。在大疆2017年175.7億元的營收中,消費費級無人機業務的營業收入為149.3億元,行業級無人機銷售額為26.4億元;2016年,兩者營收分別為78.26億元、19.57億元。消費級無人機90.1%的營收增幅遠高於行業級無人機的34.9%,前者佔總營收的比例從2016年的80%上升至2017年的85%。

也就是說,大疆對消費級無人機主業的依賴反而加重了。

另外,在可能媲美航拍、最有前景的農業無人機這個細分領域,大疆面臨主要對手極飛無人機的競爭。儘管過去幾年裡,大疆延續了此前的競爭策略,憑大體量,只要極飛發佈新品,就發起一輪大降價,但是2017年,極飛還是超過了大疆,成為農業無人機細分行業第一。這是大疆以往所向披靡的“神話”首次受挫。

騰訊《深網》從接近大疆的知情人士處得知,大疆內部判斷行業級無人機市場並不會在短期內爆發,大疆無人機目前在這一市場也仍處於從試點到普及的階段。

大疆2B市場的銷售KPI與消費級市場有所不同,而更大的考核壓力在消費級市場一側,一方面是消費級市場比較穩定,大疆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消費級市場給大疆帶來的收入和利潤都比較可觀。

然而,大疆在其主導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也並不能高枕無憂。一位2019年初從大疆離職的前員工向騰訊深網透露,2018年下半年開始,大疆訂單量出現明顯下跌。大疆2017年年終獎普遍為6~7個月工資,而2018年年終獎僅為1~3個月。年終獎的大幅縮水也折射出了大疆遭遇了困境。

大疆目前還未公佈2018年的營收和利潤數據,但是作為消費級無人機霸主的大疆從2017年開始就感受到了行業的天花板,於是從2018年初大疆就開始了降成本運動,包括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後降成本項目在大疆內部的優先級越來越高。

隨著管理變革的持續推進,很多公司內部積壓已久的管理問題也開始顯露,其中供應鏈的貪腐問題和大疆的處理方式更是讓該公司一度站到了輿論的風口。

汪滔在給新員工的寄語中寫道“DJI(大疆)是一方淨土,只有純粹的創業和為夢想而生的藝術家。”這種理想主義的心境讓大疆保持了對產品和技術的極致追求,但是供應鏈採購這種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環節卻容易被忽視,伴隨著大疆的快速擴張,蛀蟲也同時滋長。

事實上,汪滔早已意識到供應鏈中存在的貪腐問題,他在2015年接受《福布斯》專訪時就曾提及大疆採購部門的問題,“供應鏈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回扣。每個月我們的採購量高達數千萬元人民幣,所以就算採購人員只拿1%的回扣,仍然是很大的一個數目。”也是在2015年前後,汪滔對採購流程進行了重點管理,然而貪腐問題並未消失。

2019年1月17日,大疆發出內部公告稱,在內部管理改革梳理內部流程時,發現在供應商引入決策鏈條中的研發、採購、品控人員存在大量腐敗行為。大疆在內部公告中稱,2018年,因內部腐敗問題,大疆預計損失超過10億元。大疆表示問題嚴重、移交司法處理的有16人,另有29人被直接開除。同時還在公告中公佈了涉及貪腐的人員名單。

但是部分前員工的說詞以及對媒體的爆料卻讓隨著事態的發展急轉直下。

1月17日,一位在貪腐名單中的大疆前員工隔空喊話大疆創始人汪滔,他在微信公眾號海倫星球《至Frank的一封信》中寫道:“抓典型可以,但也得講求實際證據吧。如果非要這麼做,那就是瞎搞。公告貪腐名單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被扣帽子的。”

這位曾任職於大疆採購部的前員工隨後接受《今晚財訊》採訪時透露,(2018年初大疆開始降成本後)由於採購部門降成本的進度比較慢,讓領導不滿。於是,到了2018年3月,原來採購部門的人就逐漸被開除。由於公司覺得之前的物料採購價格太貴,所以要求新的採購組必須把原因查出來。提出的要求包括:必須要給(貪腐)名額出來,不僅採購組,研發組等也要查。

而在大疆的離職員工群中,有離職員工表示“(貪腐名單中的)很多人應該是莫須有的”,“17年初說是招人招多了,19年初說是有人貪汙了。”另外,在一些大疆離職員工的爆料中,甚至將大疆的反腐運動歸結為大疆內部的派系鬥爭。

1月30日,大疆又發佈公開信,回應部分離職員工對公司反腐問題的質疑。大疆在公開信中表示,公司治理職務腐敗的工作一而再、再而三被挑戰:一些被辭退的涉事員工自我辯白,在公司內外添油加醋地散播謠言,將負責反腐內審工作的同事描述為派系社團,掩飾甚至美化自己的工作過失與不當行為。

無論是將涉貪員工移交司法機關或是直接開除,還是尚未被證實的內部“貪腐名額”,亦或是言辭激烈的回應被辭退的員工添油加醋地散播謠言,大疆在那場反腐運動中的鬥爭方式可謂決絕。

據騰訊《深網》瞭解,最新的進展是,大疆內部已將推進廉潔作為長效的體制建設,其反腐工作仍在繼續。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上,大疆創始人汪滔還提交了《關於加強企業員工廉潔從業建設的提案》,汪滔在提案中呼籲通過企業與政府的配合,在行業中建立“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的誠信檔案數據庫”。

大疆的高速成長暴露出種種問題,在應對的過程中,汪滔強勢的個性和深入骨髓的工程師思路被移植到了大疆的日常管理上,這就很容易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斷和決絕的鬥爭方式。

某種程度上,汪滔和喬布斯早期的公司管理風格類似,但無可否認,喬布斯的助手庫克在全球供應鏈等各個領域的管理經驗,也是蘋果商業成功的重要因素,那麼,技術出身的汪滔,是否也需要一位屬於大疆的庫克?

當然,在現階段,刮骨療傷後的大疆更重要的任務是維繫亮眼的業績增長數據。

騰訊《深網》從大疆內部瞭解到,大疆正在持續推進其在行業級無人機領域的佈局。隨著大規模春耕臨近,大疆此前發佈推文提醒農用無人機的老用戶要開始注意及其檢修保養,準備迎接農忙。而大疆新款農用無人機T16也陸續交付,大疆內部人士認為這款提供果樹模式的無人機為大量果園普及無人機植保提供了可能。

在行業無人機的另一大使用場景-電網巡檢方面,大疆目前和南方電網以及國家電網都已建立起了廣泛合作,大疆在不久前剛完成了一批提供給湖南電網的無人機交付工作,拉開大疆今年電網巡檢無人機交付的序幕,這有利於無人機巡檢的進一步普及。

大疆的無人機還出現在了近期的幾次應急救援現場,無論是媒體還是消防無人機,都能見到大疆的身影。這些都表明,大疆無人機的技術性能和可靠性依舊是其佈局行業級無人機的籌碼所在。

另外,相比於此前“禁飛令”等政策的負面影響,短視頻的崛起為消費級無人機提供了更多的使用場景。一位大疆內部人士認為,短視頻消費和製作的爆發利好大疆無人機的銷售。而從短視頻擴展到整個文娛市場也同樣如此,隨著整個文娛市場的崛起,作為生產工具的無人機也必將會迎來爆發。

整體而言,大疆在行業級無人機領域仍處於從試點到推廣的階段,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則面臨短暫的陣痛,但對於大疆來說,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更重要的是汪滔和他治下的大疆如何改變固有的工程師式的管理思路,來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內外矛盾以及快速變化的市場。


花點時間工作室


別鬧,大疆的質量。。。呵呵。

中國手機行業確實畸形,一直迎合大眾的心理,不停的激發你的購買慾。比如全面屏,比如高像素,尤其是曲面屏毫無意義。天天各種噱頭,彈射完了還得摺疊。是,這些東西是覺得新鮮,有購買慾,看起來高大上。可我們真的需要嗎?是朋友圈需要吧?是虛榮心需要吧?看不到一種平靜的靜下心來好好研究的狀態。

我以前什麼都用蘋果,後來覺得華為不錯,大到電腦小到耳機手錶都是華為。現在,我又迴歸蘋果去了,還是蘋果好,雖然沒有以前用心,但是用人家的東西還是能感受到人家的用心。

比如最近剛買了iPad Pro,跟也是我剛買的華為m6一比,還有華為最新出的藍牙耳機和蘋果最新出的耳機。簡直沒有可比性。並不是說性能方面,畢竟價格差那麼多。就是一種用心的感覺。華為太浮躁了。就更別提小米了。



安拉86106829


小米比這些還更low一些,小米只會貼牌,看看資本市場小米股票腰斬,資本不買山寨貨的賬,小米所有產品(不單指手機)都是第三方不知名小廠設計(給山寨作坊投點錢美其名曰生態鏈企業),第三方組裝,最後小米貼牌這是odm,蘋果和其他廠商是自己研發設計手機(產品外觀,內部結構設計研發,品控等等,米boy彆強調誰都不生產硬件,是誰都不生產硬件,但山寨貼牌米怎麼組裝都不管),第三方組裝這是oem,都跟小米有本質區別,米boy猴子懂了嗎?小米就是山寨貼牌貨,別再說蘋果也是富士康的了,給雷軍丟人現眼,山寨米能賣出去僅僅是因為便宜


小米山寨貼牌貨


我覺得說的有理啊,說白了目前還是買大批量零件組裝起來,甚至外形都是國外設計的。


書中自有黃金汙3


大疆的老闆雖然說的誇張了一點,但是也基本接近事實。多種智能手機的核心部件來看,CPU,內存和外部存儲,也就是俗稱的硬盤,包括GPU芯片。還有核心的拍照部分,以及高檔次的液晶屏。無一不是來自國外的廠家或者國外的公司。這個和it界的聯X電腦有一拼,被外界所說是硬件搬運工。但是隨著我們的國內品牌的手機做的越來越好,銷量越來越越大,價格越來越低,也可以看到我們國產智能手機的正在大幅度的進步。


高登科技


同意,只要捨得花錢,想要啥款式功能的手機都能在廣東搞到,不然當初的小米根本起不來


凸根伸蒂窟凹


你問我怎麼看?我仔細認真讀了他說的每一句話,愣是挑不出毛病啊。何況在這個勝者為王的時代,就昨天,一個賣手機賣情懷的被限制消費企業破產了。


蒙面天涯380


炒作呢,其實據內部消息稱,大疆創新將於2020年進軍手機行業。


甲岸繽紛


做企業還是要低調,這樣的評論是樹立對手啊,手機對大疆看來有影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