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在今下還有意義嗎?是什麼?

人話簡史


我們現在的社會真的太缺少克己復禮這種精神。這是儒家為天下人提出的做人要約束自己行為的要求。然而在經濟飛速發展今天,時下卻個人主義盛行,一切都是唯我獨尊,有些人打著競爭的幌子去做不仁的事。一些人為了能達到個人目的不惜採取任何下作的手段。給社會造成傷害。孔子二千五百年前講的克己復禮是講的為人之道。這就是說個人的一切行為要合乎禮數,要約束自己和它人一樣不要出格,剋制自己不要有過高的慾望。人們都要做到克己復禮。只有這樣的話人們才能夠更加團結,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所以說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對於時下治理我們的社會約束人們的行為還是很有必要的。



海雲天


那就看這個“禮"是什麼內容了,如果是孔老二說的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及禮教,那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是開歷史的倒車;如果是“初心"和“使命",那就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了。


高挺真


對“克己復禮”的理解由來已久。基本分為兩大觀點:一是孔子講的“克己復禮”的“復禮”是 “恢復周禮”;一是“克己復禮”屬於修身養性的道德倫理的範疇,應從“修身之學”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這兩大觀點所解釋的“克己復禮”,對今天仍有現實的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理解“克己復禮”在今下的意義,我們先從“恢復周禮”和“修身之學”說起。

“克己復禮為仁”。

一、“恢復周禮”。

“恢復周禮”,是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認識“克己復禮”的。“克己復禮”這句話是孔子春秋戰國時期,到許多國家遊說時說的。在孔子《論語》中能見到這句話。

當時孔子看到天下大亂很著急,認為這樣不剋制自己,繼續下去,國家會走向混亂與崩潰,因此,他提出了“克己復禮”。孔子所提的這個“禮”,指的是周朝的“周禮”即典章制度。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大家剋制自己的行為,恢復“周禮”,以符合或有利於“周禮”。這是歷史事實,是“克己復禮”的時代背景。

孔子為什麼要提出“克己復禮?”因為,在他心目中周朝的典章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只有“恢復周禮”,國家才能太平,不至於出現戰亂不堪的局面。

“克己復禮”在《論語》中完整的句子是:“克己復禮為仁”。對這個“仁”如何理解?這是關鍵。應該說這是孔子對當時社會的獨特見解,這裡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制度對於社會,對於人類或人們的福祉,有著非常重要的根本的作用;二是剋制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行為有利於好的制度的“恢復”或重新建立。這就是“為仁”即仁義,這才是孔子“克己復禮為仁”,“恢復周禮”的“為仁”,維護統治階級禮制與鞏固其地位的真實思想與目的。

修身養性。

二、“修身之學”說。

“修身之學”是站在修心養性的倫理道德角度上去認識的“克己復禮”。這一說有望文生義之嫌,拿著孔子《論語》中的原話“克己復禮為仁”的“為仁”的“仁”字來說事。

“修身之學”脫離了孔子說這句話的時代歷史背景,用一個“仁”字來講“為仁”。說“克己復禮”是一種修行,與孔子那個年代沒關係。“克己復禮”的核心是講“為仁”的“仁”,講仁義道德。衝著這個角度去理解與解釋也無可厚非。

“修身之學”的立意出發點還是好的。人要學著剋制自己,這樣做本身就是一種修養,接人待物要有禮數,不能亂來,用以剋制自己身上的劣跡,做對社會對他人有情有義的仁義之事。用這種“修身之學”去做事處世,對自己也是很有好處的,起碼心中坦然,沒做對不起社會和他人的事,也就是說沒做虧心事,反而弘揚了知書達禮傳統文化,仁義道德的奉獻精神。

三、“克己復禮”在今天的意義。

“克己復禮”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政治上的警示;二是道德品質修養的提示。

“克己復禮”有歷史時代的政治背景,這句話主要指的是政治。這是根據當時說出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那麼,這句話放在今天,在政治上仍然適應。這句話在警示人們,在政治上一定不能走回頭路,不能再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去了。

現在舉國上下,在弘揚傳統文化,其中就有“仁”之思想。大家團結一心奔小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禮。

“克己復禮”是為人處世,要講道德,學會剋制自己,不能有浮躁心理,不講禮節,淡薄人情,相互攀比,自我膨脹,而是要腳踏實地加強道德修養,做好自己的工作,生活環境再怎麼變化,也要用“克己復禮”的“修身之學”去淨化自己的靈魂。

無論對“克己復禮”是“恢復周禮”說還是“修身之學”說,都能顯示出“克己復禮”在今天社會和人們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總之,“克己復禮”在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克己復禮”能提醒人們在政治上時刻堅持不走回頭路;在生活上剋制自己,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持文明禮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