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和生命科学迎来高景气周期,10年或者更长,不要错过投资

这周外出,去参加了一家投行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医疗和生命科学峰会,所以本周的复盘我就不谈大势和行业的问题了,谈谈一些收获以及此行的一些感受。感受放后面,直接说干货。

医疗和生命科学迎来高景气周期,10年或者更长,不要错过投资

核心一句话:医疗行业的景气周期,至少还要十年。这次峰会参加的人包括类似百济神州(比恒瑞牛逼多了)总裁吴晓滨、港交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信立泰总经理叶宇翔等在内的很多医疗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方、创业公司的老总,发言的人,就超过了70人;讨论的很多东西不是大而化之的冠冕堂皇的事情,全是行业内的方向和业务技术讨论。我担心我听不太懂,我就拉了阿亮(中科院神经学博士,可惜离职全职投资)一起去,虽然最后还是云里雾里,但是真的启发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中间还跟另一朋友跟华兴资本的谢屹璟聊了很久,我回头把要点分享给大家。2天的峰会听下来,几个知识点:1、大分子是未来各家投资的重点;2、PD-1有期待;3、医疗检测和医疗器械是明年IPO环节的重要领域;4、医疗行业未来10年的景气周期大大超过TMT行业;5、海归派实力太强了,开始成规模回归;6、创新药道阻且长,国内对医药的基础研究根本跟不上,目前的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及时跟进国外同行的动作,比如PD-1;7、AI+医学影像突破很快,很快就会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大致这些。

然后谈谈一些感受和思考。

一、两组CPI差异的背后

11月1日,财新公布了他的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数值为51.7,而9月这一数值为51.4,提上了0.3个百分点,而且这个数值是2017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9月份是前7个月的新低)这一数字公布后,刺激很大,因为就在一天前公布的统计局10月制造业PMI仅为49.3,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市场情绪普遍不高。具体的分项数据,类似新订单指数、成品库存指数等等,就不说了,咱不是经济学家,咱就是一普通投资者,了解最主要的部分就好。为什么两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呢?简单说来,就是两家在指数测算的样本成分、成分权重、加权取舍等等,这些不一样,最后得出来的数值不一样;其中最大的差异还是样本成本,官方的CPI取样是3000家大中型企业,财新CPI取样是430家中小型企业。而财新制造业指数是怎么来的呢,他是由Markit公司编制的,是目前为止全球独立领先的金融信息指数,2015年8月财新传媒取代汇丰银行获得冠名权。

医疗和生命科学迎来高景气周期,10年或者更长,不要错过投资

那么这个差异背后说明了什么呢?我的感觉就2个字:变革,传统行业苦苦支撑,龙头效应;新兴行业慢慢接替,开始有中小企业改善,当然,大量的传统中小企业都消失了。

二、进博会和广交会的兴衰接替

医疗和生命科学迎来高景气周期,10年或者更长,不要错过投资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国际博览会就要在上海开幕了,而第126届广交会正好与11月4日结束。据说,第二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就达到了3万平方米,共有64个国家(含中国)、3个国际组织参展。进博会是目前我们国家在贸易领域最高级别的布局了,在这之前是广交会。广交会的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英文: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缘起于广州,所以简称广交会。这个始于1957年,每年春秋2次的广交会,仅截止到第123届,累计出口成交约13237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

那么进博会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最大的一个点,内需取代出口成为最大的市场化,从名字上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强调的是一个进口;而广交会的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实际上更强调的是出口。所以,以前投资思考的很多基点要变化,不是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怎反馈和影响到国内;现在更多应该想想,我们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需求,可以带来什么的机会。

三、在华籍美人和睡在绿皮车硬座下中存在

峰会开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在整个2的峰会上,我观察了一下,大家都很忙碌,台下来认真学习的估计不多,基本就是业务沟通和资本方的商务沟通。会经常看到两个中国人在用英文聊天,所以我说是华籍美人聊天,并无羞辱的意思,他们用英文沟通,肯定有一个人是外籍或者外企的高管,整个峰会里海龟很多,另外一个,每个人的穿戴都很得体、职业,外貌颜值非常高。会议的第二天我就赶车去北京,因为几个朋友约了一起吃饭,我还很想见见他们;但当天晚上我还要回家,好多事情要处理,所以又买了当天的绿皮车往回走,结果没有补上卧铺,在硬座车厢坐了一宿。车厢里浓郁的味道和每个人的疲态,跟香格里拉的会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有一个哥们钻到我座位底下睡觉,他老婆在旁边坐马扎看了一宿,爱你的女人,要珍惜)。我也一宿没睡,我想,这就是真实的中国,既有体面的人去为了事业拼搏,去探索推进未知世界,也有人每天为了生活,四处漂泊;这种巨大的反差背后又有什么启发呢?就一个,还是富人的钱好赚。

医疗和生命科学迎来高景气周期,10年或者更长,不要错过投资

早上在香格里拉喝茶装13,晚上窝在绿皮车当狗。

说完了,而我这一趟行程,真的就是应了题目:在两个平行的世界穿梭。虽然说了,今天的复盘就不谈大势和行业情况,但是毕竟明天就要开盘了,还是说一句吧。我看下来,虽然市场在频频吹暖风,北上资金还是义无反顾的不断流入,但大资金迟迟没有动作,除了等待年底分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估值还是不够便宜,好行业太贵,不贵的行业迟迟不见复苏,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保留一定比例的空仓出来,什么时候大资金动作了,什么时候再满上,有个7成左右的仓位就已经很高了。第二句,行业,未来几年还是存量竞争,而存量竞争的行业估值普遍在合理以上(除了银行),比如房产、白酒、消费品这些;如果只是追求平均收益,不如去跟投我的悄悄盈组合,一样取得不错的收益,还不需要担心个股风险;所以,与其配置他们,不如去等待高景气周期的行业估值归回,哪些呢?医药CRO\\CMO,5G和科技板块。说完了,祝大家周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