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潛規則-以退為進,眼光要放長遠

孫子兵法有以攻為守之計,反此而成處世之以退為進,所謂兵者詭道也。馬克思曾經說過,當反讀黑格爾之辯證法,為人處世亦可反讀兵法,何也?處世之不同於兵法,兵者一鼓而成其勝負,而為人處世卻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才有“失即是得、成已是敗”之說。

態度潛規則-以退為進,眼光要放長遠

生存之道,在於講究處世法則。有位名人說過,退一步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可見,退一步,並不是膽怯的表現。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能夠退上一步而取得勝利的戰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人生在世,能屈能伸,如果只能伸,那麼不論什麼,都會有一定的限度,遲早會崩潰的。

許多時候,以退為進吃虧的並不是自己,圖一時的瀟灑卻換來一輩子的後悔,這樣的“兵出無道”是行軍的大忌,所以歷來運用“以退為進”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不在少數。昔年勾踐忍臥薪嚐膽之苦,韓信忍胯下之辱;藺相如“不欲與廉頗爭列,引車避匿”。他們知暫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退而有序,進而有為,可謂深諳進退之道。

當然,不僅在戰爭中,這一原則在為人處世上仍然可用。人生中退後一步並非不好,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那就更完美了。當然,“前進”與“後退”並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慾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的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也是前進。

一個人在做人處世上,必須要能謙恭禮讓;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必須要懂得以退為進。空氣越經壓縮,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軍人作戰,有時候要迂迴繞道,轉彎前進,才能勝利。有些時候,我們要想成就一件事情,懂得低頭,會更有利於成功。

態度潛規則-以退為進,眼光要放長遠

有一年,在比利時某畫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美國畫商看中了印度人帶來的三幅畫,標價為250美元,畫商不願出此價錢,於是唇槍舌劍,誰也不肯放鬆,談判進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惱火了,怒氣衝衝地當著美國人的面把其中一幅畫燒了。美國人看到這麼好的畫燒了,當然感到十分可惜。他問印度人剩下的兩幅畫願賣多少錢,回答還是250美元。美國畫商見他毫不鬆口,又拒絕了這個價格。這位印度人把心一橫,又燒掉了其中一幅。美國畫商只好乞求他千萬別再燒這最後一幅。當他再次詢問這位印度人願賣多少錢時,賣者說道:“最後一幅畫能與三幅畫同樣價錢嗎?”結果,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後一幅畫竟以600美元的價格拍板成交。

當時,其他畫的價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間,而印度人這幅畫卻能賣得如此之高,原因何在?首先,他燒掉兩幅畫以吸引那位美國人,正是採用了“以退為進”的戰略,因為他“有恃無恐”,他知道自己出售的三幅畫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燒掉了兩幅,剩下了最後一幅,正是“物以稀為貴”。這位印度人還了解到這個美國人有個習慣,喜歡收藏古董名畫,只要他愛上這幅畫,是不肯輕易放棄的,寧肯出高價也要收買珍藏。聰明的印度人施展這招果然很靈,一筆生意唾手而得。因此在商談中,賣方很想出售自己的商品,而買方則會提出種種藉口,以達到自己的最高利益,此時,以退為進的戰略便會大奏奇效。

當然,要想成功地運用“以退為進”的策略,還必須把握好分寸,不打無準備之仗。心中沒有十分的把握而輕易使用此計,難免弄巧成拙。如果那位印度人不瞭解美國人喜愛古董的習慣,不能肯定他一定會買下那最後一幅畫而去燒掉前兩幅,如果最後美國人沒有買那幅畫,印度人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追悔莫及。

你後退一步,按照你所掌握的對方的心理,肯定對方願意採取令你滿意的行動,這樣,你的以退為進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態度潛規則-以退為進,眼光要放長遠

以退為進,不僅是一種經營策略,也是一種生存競爭的策略,更是一種處世的大智慧。只知前進不懂後退,無法獲得圓滿的人生,只有懂得“以退為進”的哲理,才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游刃有餘。一位不善交際的博士,畢業後拿著計算機專業的博士證書到人才市場上求職,竟沒有一家公司聘用他。後來,他在求職時索性不再出示學歷證書。不久,有一家電腦公司願意聘他為程序輸入員,這對他來說顯然是大材小用,但在工作時,他仍幹得一絲不苟。後來,老闆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了學士證書,老闆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適應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經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富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書,老闆見後又提升了他。又過了一段時間,老闆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有目的地詢問他。這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書。 由於老闆對他的水平和工作能力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因此毫不猶豫地再次提拔了他。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怕被別人看低,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被人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面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在你的成功中一次又一次地對你刮目相看。可若被人看高了,剛開始人們也許會覺得你很了不起,因而對你寄予種種希望,可你隨後的表現如果讓人一再失望,其結果自然愈會被人看不起。所以說,以退為進,不失為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一種哲學。

在現實生活中的為人處世,採用以退為進的策略,無論對人對己,都是有必要的。當你的心情因一件小事而變得鬱鬱寡歡、洶湧澎湃的時候,當你的心靈因小小的矛盾而變得動盪、不能自在的時候,何不忍一忍,往後退幾步,那麼,你的心情便能很快變得風平浪靜,海闊天空了。這樣,不是讓你更方便“前進”嗎?

退,體現的是一種寬容。如果說大海因寬容而變得浩瀚,陸地因寬容而變得生機勃勃,天空因寬容而變得遼闊。那麼,人也會因寬容而變得高尚。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歡迎,受人尊敬。“退幾步”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順利。只要你肯“退”,你將更輕鬆地沿著社會的階梯向上走,向前進。

態度潛規則-以退為進,眼光要放長遠

要記住,以退為進,眼光放長遠,是一種大智慧。退,不是一種畏縮,不是一種妥協,恰恰相反,它是一種練達的生活態度和一個人“進”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