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練習該如何提高,懇請各位老師指導?

雪山飛狐超人


行草練習該如何提高?

根據我10多年教學實踐,我建議從王羲之的字入手,具體從這三個方面去操作:

第一、結合王羲之的手扎,練習筆法。

王羲之的手扎比較少,就那幾個行書如《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初月帖》等,專注點比較集中。

具體訓練方法,以筆法為目的,可以把這幾個手扎複印放大,先描紅到臨寫,整體感知訓練;

再精挑20個左右的字,以橫畫、豎畫、撇畫、捺畫、鉤畫分類,細心揣摩,起筆時的切、頂、壓,轉折時的提按、翻轉,以及結尾時的提按,頓挫揉回等動作。

第二,結合王羲之集字《聖教序》,練習字法。

用筆和結字是古人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聖教序》解決了王羲之其他字帖中字量不足的弊端,在具體訓練上,採取先局部再整體的方法。

局部訓練指把字進行分類:

1、按偏旁部首分類,右邊的偏旁反文旁、立刀旁,左邊的偏旁如單人旁、絞絲旁、提手旁、土字旁、牛字旁、王子旁等等;

2、按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等分類;

3、按空間收放進行分類,如左放右收、上收下放、上左收右放、上放下收等;

4、按字態正欹分類,如右正左欹、上正下欹、左正右欹、下正上欹等。

整體訓練法指進行整頁和通篇臨寫。

整體臨寫時也要每次有重點的訓練,如這次側重注意收放,下次側重注意正欹等。

第三,大量的創作訓練。

學以致用,大量實踐,是提高書法水平最有效的辦法。

在使用中我們會把學過的字法和筆法使用上,對於不會的筆法和字法就會印象深刻,這樣臨寫練習的時候目的性就非常強。

初學行書的朋友,你可以按這三個方法堅持兩個月,就可以感覺到明顯的成效。

大家關注張學禮書法,每日為你分享書法學習方法


書法張


根本的問題,更是最複雜的問題。就像“如何練好書法”一樣,籠統到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

學書法,尤其行草,對線質、字法、行氣、章法、墨法、神韻等要求更高。根據自己多年的心得,千萬別自己一個人悶頭臨帖,一定要找個老師做指導。

書法不外乎三個方面:筆法、字法、章法。如果說字法和章法,可以通過臨帖可以學到的話,而筆法,一定不是自己能學到的。就是想靠自己努力去一點點體悟,不說時間得多長,如果在理解上方向走反了,那結果就慘了,下的功夫越多,離目標就越遠。

舉個小例子,下面的圖是王羲之《遠宦帖》的局部,剛好是兩個一樣的字“足下”。左邊的起筆轉折為逆入平出間雜露鋒,字形圓潤;而右邊的明顯用了切筆翻轉,字形稜角分明,這就是筆法的變化。這只是筆法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學習如果有老師帶領,不僅方向正確,提高也會更快。當然找到合適的老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當然以上的建議,是針對深入學習書法的而言,如果只是想把字寫的端正漂亮的可以不用這樣投入。


趙國林


行草筆法,介於楷與草之間的書體,即有 草字筆法,有楷書筆意,實際接近行楷與草之間。

這種書體的寫法,必然了掌楷書筆法,又有草書技法。

掌握一定的草書符號,用連筆,省略的筆畫,簡易的書寫形式,與楷書相間雜的書寫形式。

中庸之氣質,性情稍有跌宕起伏,書寫快慢都有,慢如穩健,快則放縱,如此有了灑脫和蕭散淡遠。行雲狀。

行草是經常為書家垂愛的書體,其中筆意中和灑脫。書寫便捷,一般在書札比較多,隨意所運,不拘束,不窠臼,能夠寫出自己的風雅。也容易為觀者識讀,欣賞。其中因為意法之間,法多於意,因此韻之致彰顯。

從中端倪書法功力。同時能夠掂量楷則八法與性情起伏的景觀。

如何提高行草的書寫,老生常談,臨寫草書帖,從晉開始,學行草,其中王獻之的行草,接近今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