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多浪漫的一句話,可是,看完整場電影我只感受到了一種壓抑的真實。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演的很好,周也演的也很好,所以更能展現出現實的鮮血淋漓。

我是97年生人,今年6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過兩三個月。自認為少年之心不老、成年之情初現,想分別從少年人和成年人兩個角度分別談談校園欺凌現象。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少年總是把成年人的世界想的太複雜,成年人總是把少年的世界看得太單純。

論少年人:“好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壞孩子”一直是壞孩子嗎?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魏萊,有一張無辜的臉,時常帶笑、成績優秀、家境良好、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我想,絕大部分大人都會覺得這是個好孩子吧。可是這個孩子同樣擁有野獸般冷漠的眼神,撕扯別人衣服、欺凌別人取樂時同樣帶著好看的笑容。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另一個極端是小北,一個小混混,沒有父母的管教、沒有上學、沒有人問他疼不疼,時常打架、有案底。可是,他保護了陳念,無關利益,在一開始甚至無關愛情。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陳念,其實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考上好大學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後來成了她和小北共同的力量源泉,即使被欺凌侮辱到忍無可忍也從未放棄。說到底,這是兩個年輕卻傷痕累累的靈魂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人性,是複雜的。而少年的人性,更帶著多變和衝動。電影裡,我看見了少年的懦弱與勇敢、猶豫與堅毅、在乎與漠視、悲傷與安慰。也許,那裡有我們曾經的影子,只是我們把不好的都忘了。

論成年人:整部電影,雖然對成年人著墨不多,但是反饋出的信息足以讓每個成年人反思己身。

魏萊爸爸,因為孩子復讀,一年不和孩子說話。只接受孩子的優秀,不孩子的失誤,所以,不完美就不配享受爸爸的疼愛,是這樣嗎?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陳念媽媽,躲債、將上高中的孩子獨自留在家裡面對隨時上門逼債的債主,只幻想以後的美好,對孩子承受後的壓力、欺凌一無所知。如果沒有小北,可能下次回來,她看見的就會是陳唸的屍體,和片頭跳樓的女孩子一樣。

審訊的女警察,很有意思,是一個懷孕的準媽媽。可是,從她身上沒有看母性的光輝,折射出的是成年人特有的固執己見和輕描淡寫。“為什麼不找警察?”“你們要是相信大人更多一點就不會出這樣的事了!”,多理所當然的話。

話是沒錯,可是對陳念來說,一切的變本加厲不就是從告知了警察校園欺凌的真相開始的嗎?胡小蝶已經自殺了,她死前從沒報過警嗎?她死後警察的調查起到遏制校園欺凌的作用了嗎?

少年的你:少年人的善與惡,成年人的罪與責

失望,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做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真可怕。做警察,不能帶有私人情感,但是要有同理心。

電影中的陳念,還算幸運,有小北跟在她的身後。那現實中的其他孩子們呢?他們如果受欺負了,怎麼辦呢?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不可取,一味忍讓也不可取,需要的父母、學校、警方、社會的關注。校園欺凌,是社會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