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垃圾分類,近期成了比較熱門的一個詞。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會產生數量驚人的生活垃圾。以下這個場景是我們每天早晨上班,經常在小區裡見到的。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小區垃圾

我們每天產生的這些數量驚人的生活垃圾,你知道都怎麼處理的嗎?我國的生活垃圾處理,通常有三種方式,最常用的是填埋,還有就是焚燒發電,第三種是堆肥法,正規的名稱是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城市有機固體廢物的方法。

垃圾填埋處理雖然處理成本低,但是需要佔用大量土地。同時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對空氣、土壤和水源造成較為嚴重的汙染。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垃圾填埋場

堆肥法聽起來是最為經濟和環保的垃圾方式,其實不是,因為要使用堆肥法來處理垃圾,首先要對垃圾進行分揀、分類,堆肥之後仍需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垃圾堆肥廠

垃圾焚燒發電這種處理方式,在我們的印象裡覺得會對空氣造成二次汙染。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隨著科技的發展,垃圾焚燒時產生的汙染物質,正在不斷降低。這種高溫無害化,土地資源佔用較少,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且有熱能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正在成為世界各國處理生活垃圾的首選方式。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垃圾發電廠

既然垃圾焚燒發電正在“佔領”著全球,所以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核心設備,垃圾焚燒鍋爐就顯得特別重要。你不知道,就是這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心臟”——垃圾焚燒鍋爐,並不是哪個國家都能製造出來的。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垃圾發電廠的原理圖

很多人會覺得不就是一個焚燒垃圾的鍋爐嗎?有什麼難的。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它的技術難點。由於垃圾焚燒時會產生高溫,所以對鍋爐的耐熱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採用超高耐熱性能的鋼材,這種超高耐熱性鋼材的生產,是一個技術難題,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

生產鍋爐的超高耐熱性鋼材已經是技術難點,而鍋爐汽包(亦稱鍋筒)無法使用機器完成,必須手工焊接,這項手工焊接技術更是難點中的難點。

比如,75t/h流化床生物質秸杆鍋爐,高溫耐熱鋼P91材料焊接。P91材料碳當量高,焊接冷裂紋傾向大,焊縫綜合力學性能要求高,對焊接操作工藝、對焊工操作技能要求高。當今世界掌握這項焊接技術的技師屈指可數,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工匠。

我們今天認識的主角名叫曾國蒼,他是南通萬達鍋爐有限公司容器製造部手工焊組班長。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生產車間裡的曾國蒼

今年34歲的曾國蒼,來自山東的一家普通農村家庭。曾國蒼從山東荷澤職業技校畢業後來到了南通萬達鍋爐有限公司公司,一直奮鬥在焊接生產第一線。

憑著自己的踏實肯幹的一股子闖勁,一個普通的農家技校小夥子,短時間內掌握了焊條電弧焊、鎢極氬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埋弧自動焊等多項尖端焊接技術。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焊接崗位上的曾國蒼

由於P91鋼材特殊,必須將工件加熱到205到300攝氏度之間焊接。這一高溫,烤得手都無法靠近。為了突破P91材料焊接的技術難關,曾國蒼主動請纓帶領員工,利用氬弧焊脈衝功能,很好地控制熔池的流動性和焊透性,僅在電焊手套中戴一副小棉手套,焊完兩根焊條,就拿風扇吹吹降溫。但為了保證焊接質量,減少接頭,他強忍高溫炙痛,焊完一整條焊縫才歇口氣。最終以100%合格率完成了此次任務。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焊接工作中的曾國蒼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事,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功夫。”這是曾國蒼一直以來的座右銘。

85後農民電焊工,撐起了“冷門”垃圾發電裝置焊接“心臟”的重任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曾國蒼

剛剛34歲的曾國蒼就已榮獲“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南通市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一位農村孩子,成長為令人尊敬的大國工匠,其中的努力和付出的汗水,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曾經有人問過曾國蒼,突破不了技術時想沒想到過放棄,曾國蒼的回答是“既然做了,就做到有始有終,要不之前的付出的那些努力,不就浪費了嗎,不想那麼多,往前做就好了

關注“勞動者故事”,瞭解更多勞動者的故事,從別人身上,找到自己進步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