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神犬——藏獒

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番狗、龍狗,產自於青藏高原,六千年前被人類馴化和人類相伴至今。藏獒獨有的神武的外形,開闊的前胸,碩大的頭顱,十足的兇猛,出色的表現,高貴的王者氣質,是舉世公認的最古老、最稀有大型犬種,被譽為“東方神犬”。

東方神犬——藏獒

藏獒在中國現在是全民皆知的犬種,得益於馬俊仁中國田徑的教練和藏獒之父王佔奎。他們在藏獒的宣傳上起到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藏獒是在1969年美國探險者從喜馬拉雅山帶回去的,這種馬可波羅筆下“體大如驢,奔馳如虎,吼聲如獅,儀表堂堂”的藏獒,他們以前只聽過沒見過,這回終於親眼看到了活物,紛紛為之怦然心動,並在美國流行了起來。這個時候的國人消息還是很閉塞,大部分並沒有聽說過這種狗。真正進入國人眼線的是1983年,臺灣當紅小鮮肉張佩華從美國買了一隻藏獒並帶回臺灣,這隻叫喬克的藏獒花了他120萬臺幣,相當於一部戲的片酬,能在臺灣買一幢樓房。當紅明星加上一條天價狗,無論哪一點都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藏獒在臺灣迅速走紅。巨大的利潤吸引了中間商,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到了大陸,想在大陸尋找到這一致富門路。

東方神犬——藏獒

1985年,當福建商人拿著幾張藏獒的照片找上在河南經營狗場的王佔奎,一頭霧水的

王佔奎並不知道,多年以後自己會成為“中國藏獒之父”。機緣巧合之下,王佔奎從一個西北勞改回來的同鄉那裡看到了照片上的狗,並瞭解到了這種狗的來龍去脈。於是1986年春,王佔奎第一次進了藏區。王佔奎走了整整兩天,終於尋得幾十只藏獒,並帶回內地。

東方神犬——藏獒

1998年,王佔奎主動找到媒體,講述了以西藏、東方神犬、驚險坎坷的為關鍵詞的尋獒故事。同年9月4日,大河報發表《千里尋藏獒,中原聽咆哮》,把王佔奎塑造成一名不畏艱險入高原,發掘推廣藏獒讓更多人認識的義士。而“金牌教練”馬俊仁在這一年做了中國藏獒俱樂部主席。馬俊仁利用其名人效應,不僅把熱度炒上去,還把自家一隻藏獒,喊到連他們自己都想不到的4000萬天價。

東方神犬——藏獒

面對鉅額利潤,多麼瘋狂的事情都可以發生。各地的豪華車隊,披紅掛綠迎接天價藏獒。泡沫終有破碎的一天,藏獒經濟的崩盤使得被資本拋棄,無家可歸的藏狗遊蕩在高原並高原災害。

藏獒有著強健緊繃的貓形腳,站著就像粘在地上牢固,天生就有種警衛的氣質。它的身長比肩高稍微長一點,頭部寬闊突出,有著寬大的後頭骨,眼睛深邃、微斜、杏仁狀,該獒的口鼻有些寬且整潔,方方正正的感覺。這種狗的典型形象是一個警覺的模樣,尾巴有厚厚的毛,卷尾在腰背上形成一個圈狀以平衡頭部,外部鬃毛厚實,粗壯的外毛髮和絨絨的下部毛髮,尾巴和腿部都覆蓋著厚厚的毛。藏獒被毛黑色、棕色、藍灰色和純白色,純白的比較稀少,可以有或者沒有鐵鏽色斑塊,還可以有各種金黃色的漸變色。

東方神犬——藏獒

藏獒從形態上看,有虎頭獒和獅頭獒,兩種獒在鬃毛上有明顯區別。從地獄上來看,一般分為青海獒和西藏獒,在雲南,西川與西藏接壤的附近也有獒犬,各地形態略有區別。但是在藏獒風行的這幾十年,商人為了追求利潤,培育出了許多不合格品種,豬獒——一種走路都喘氣的所謂獒犬,還有神經質獒犬,易怒並襲擊人的獒犬。

一個品種的形成,加入過多的商業因素,就會使得其方向變得不可預知。理性才能使得我們的東方神犬重回我們的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