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吻》與李連杰好萊塢功夫片的尷尬

李連杰在好萊塢主演的幾部電影,評價都不高。擔當反派的《木乃伊3》成為木乃伊系列中評價最低的一部;與成龍組成夢幻陣容的《功夫之王》在國外倒是獲得不少好評,但在國內觀眾眼裡太過不倫不類;與傑森·斯坦森合作的《遊俠》,呂克貝松編劇、與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的《狼犬丹尼》,以及《龍潭虎穴》《宇宙追擊令》等電影則一股子好萊塢流水線的味道,平平無奇的很。

他的動作片風格乾淨,利落,動作毫不拖泥帶水,但是整部電影下來,總感覺李的氣質和好萊塢的這些量產片不符。2000年前後的這些李主演的動作片,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子,李的形象也始終停留在一個木訥能打的內向中國特警上。大部分的故事走向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都是好萊塢量產片的水準。


《龍之吻》就是這類功夫片的其中一部。李連杰試驗的特工劉劍受命前往巴黎幫助警察局偵破當地毒品走私集團。由於任務極度敏感,上級並沒有告知劉劍具體的任務細節,然後就是常見的特工電影橋段——被誣陷、被追殺、最後主角殺出重圍,最終反殺。

《龍之吻》與李連杰好萊塢功夫片的尷尬

《龍之吻》在動作戲中加入了針刺穴位的元素,也算是讓他的角色終於多了一點點個性吧。片子的武打動作非常漂亮,是李一貫的快和狠,讓人看了相當有快感,但是怎麼說呢,除了幾場打戲之外,整部電影可謂是一無是處——人物形象塑造得莫名其妙,反派壞得莫名其妙,李連杰好的莫名其妙,總之這部電影沒有人物背景,也沒有人物情感鋪墊,我們也很難理解一個像片子中反派那樣暴躁的傢伙怎麼會活到現在。

片子的編劇裡有呂克貝松,電影最後李連杰孤身進入警局搶蘿莉的橋段也讓人想起《殺手裡昂》裡面的經典情節。另一個看點在於特工與妓女身份的女主角之間相處的反差——說到底,這完全是一部拍給美國人看的功夫片而已。電影按照外國人對武術的想象加以塑造,使得電影有一種類似《殺死比爾2》的氣質。喜歡武術的老外們,用自己的幻想增加了武術的內容,他們心裡武術的神奇,對中國人的態度在這類電影完全體現了。

《龍之吻》與李連杰好萊塢功夫片的尷尬

李連杰在國內拍的電影裡,多多少少會有自己的靈氣。但在好萊塢,他總給人一種冷血機器的印象。戲路的固化,外國人對功夫明星的狹隘認識,大概也是他沒能在好萊塢更加成功的原因吧。

李連杰最成功的電影,還是留在了那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在黃飛鴻系列、《精武英雄》、《笑傲江湖》等諸多電影中,他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而在好萊塢迴歸之後拍攝的國產大片卻同樣少了靈氣。不過《霍元甲》《投名狀》《龍門飛甲》等電影雖然在當時口碑不算好,如今回過頭來審視的話,倒是更值得一箇中肯的評價,這三部電影的評分在筆者看來都是偏低的。

《龍之吻》與李連杰好萊塢功夫片的尷尬

並且至少這些電影的問題,並沒有出在李連杰的身上。除了打戲之外,我們往往會忽略李連杰作為演員的基本功,其實在那些不那麼偉光正英雄的角色上,反而更能看到這種深度,比如《霍元甲》前期那個跋扈的武師,《投名狀》裡那個複雜的大哥。回過頭來,李連杰如今的老去淡出,還是相當可惜的,況且,那個劉德華、李連杰、金城武共同出現在同一部電影的年代,也不會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