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博士退学,只能想想而已

读博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有的三年,有的四年,也有的七八年。在这期间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挫折,比如科研不顺、与导师发生矛盾、同辈压力、经济压力……

前不久Nature子刊发过一篇研究,说硕博研究生的抑郁与焦虑情况比普通人群高6倍。所以读博士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萌生退学的想法,但是能踏出这一步的却少之又少。Science在今年也发过一篇博客文章说:“It’s OK to quit your PhD”,配的是一个跳伞的图片,充满玩味。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退学之后,逃离了学术圈的压力,生存压力接踵而来。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境,没有父母权利的支持,光靠魄力和勇气来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并且,博士的头衔也是一种荣誉和尊严,真正想退学的人大多数也不是只想混日子过的人,退学就意味着学术梦想的破碎。存在于进退两端的挫败感,也并不是退学能解决问题的。

那些博士退学的人最后到底过得怎么样?这是很多博士生都感兴趣的问题。

@PITD阿虐 在这里分享一个90后记忆里的故事,那个分别从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三次博士退学的极客——王垠。

谁是王垠?

维基百科资料:

程序员,曾先后从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的计算机博士项目离开,受到一些网友关注和媒体报导。早年因为宣扬使用 Linux 在网络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王垠[yín],四川大学97级本科毕业,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直博。期间曾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工程专业就读,主要进行集成电路布线算法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因《完全用GNU/Linux工作》一文和对TeX的推广等“非研究成果的业余东西”而出名。在只剩一年就要博士毕业的时候,他申请退学,并将1万7千余字的“退学申请书”(题为清华梦的粉碎)公布在网上,引起舆论界一时对教育体制、理想主义等的热议。

所以,从2001年到2012年,他读了三次博士,也退学了三次,到最后以“双硕士”的身份去了业界。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从清华大学退学

2005年9月22日,王垠在水木社区论坛上发表了《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其中痛斥国内高等教育弊端,引发舆论的广泛讨论。

网帖中自述清华一直是他的梦想,但是高考语文只考了96分,最终以两分之差落榜清华,机缘巧合去了四川大学读本科。在川大他的感受是同学太差劲、课程太僵化、老师太落后,其中两次想要退学,大学期间通过疯狂自学,最后直博去了清华。

到清华之后,他的感受是“清华还是一样的上课方式,大部分课也是很多人一起上,一起打瞌睡。老师也是照本宣科,我居然发现他们其实跟川大的老师没什么区别。

@PITD阿虐 把这篇网帖分词之后,做了一个词云图,可以发现关键词主要围绕的是:paper/论文、导师/老师、学生/同学、博士、等等……一个理想主义者受不了刷论文刷专利这种“灌水”的生活,受不了没有激烈讨论的“研究”,也受不了“勤勤恳恳”不够“聪明”的工作模式,最终退学了。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从康奈尔大学退学

在王垠准备从清华退学的时候,就一直在跟Donald Knuth教授写信。在他读本科的时候,他就联系过这个教授,因为找出Knuth书里的错误而得到两张支票和一些礼物,极大地鼓舞了他对计算机的兴趣。同时Knuth也是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先驱者,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排版系统TeX和METAFONT的发明人,也可以说是他的偶像了。但是Knuth回信却是说——“你先找精通中国文化的长者谈谈”。

从清华退学之后,王垠考了GRE和托福,最后去到了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不到两年,他又发表了退学声明:《Cornell 感受》和《我为什么离开 Cornell》。

这所常春藤名校给他的感觉是:“美国教育其实很大部分是商业性的应试教育,而外国研究生基本上是用来骗本科生钱的廉价劳动力”。

这次退学声明的词云图不太一样,因为他发现美国的大学也一样应试教育。他不喜欢被上课,也不喜欢自己上课的时候别人不能跟上他步伐的感觉。他觉得巨大的作业和应试压力,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自由,找不到真正潜心研究的环境。如果不乖乖听课写作业,不好好做助教,奖学金就会被剥夺,于是他又退学了。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从印第安纳大学退学

从康奈尔大学退学之后,王垠去了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UB)。虽然印第安纳不如康奈尔那么出名,但是一开始他在这里找到了快乐。

因为康奈尔这类的名校在他看来,只是一门生意。以“牛校”的名声吸引你进来,进来之后又不教你,而是让你拼命写作业以及参加最偏门的考试。最后通过层层考验,做出了成果,就给你学位,给你荣誉。所以学校什么也不用干,你最后自然要说“我的学校很牛”,功劳也都归到学校头上。

而在印第安纳,他感觉Dan Friedman 和 Kent Dybvig给了他爱因斯坦式的教育:像是珍贵的礼物,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教会王垠的东西,让他不再在乎任何“牛校”的博士学位甚至教授职位,不管是康奈尔、斯坦福、伯克利、麻省理工、还是哈佛……

但是四年之后,他又退学了。这一次退学不是单单对一个学校的吐槽,而是对整个学术圈的失望。他发表了《对博士学位说永别》的博文,认为博士学位是学校和学术界作为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无形锁链”。其中直指学术圈三宗罪:思想的监狱、论文的游戏、政治的泛滥。

但是他认为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博士学位,而是在寻找更重要的东西,而且那个东西已经被找到了。所以他的“博士生涯”其实完成了它的使命,基本上可以圆满结束了。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王垠彻底退学之后

在彻底告别学术圈之前,王垠在谷歌实习过两次,都是四个月。随后发表《王垠:我和Google的故事》,他认为谷歌是埋没人才的机器,而它的“创造性”的名声,却让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埋没。他想做的是创造性甚至颠覆性的工作,但是当他真的想要“从头”做起,却发现重重的阻碍和压力。

最后一次退学之后,他先后去了三家小公司Coverity,Sourcegraph,和Shape Security。因为在谷歌这样的巨头,他感觉不到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他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无论走到哪里,那个地方就随之而改进,没必要去谷歌受气。

这三家公司里,他在第一家工作了7个月,发现这里是“一个既有高技术含量,却又极其吝啬而压榨的公司”而离职。在第二家公司做了7个月,第三家公司做了1年10个月之后,他去了微软。

随后发了一系列博文:《微软感受》、《一个人的罢工》、《微软的秘密离职协议》……工作了10个月之后最终从微软离职,留下了“遭微软全球封杀”的江湖传说。

微软离职几个月之后,他在博文《关于离开美国的决定》中写道:

来了美国十年了,基本上受了十年的罪。开头受了美国教育的欺骗,以为在美国能够静心的做研究,然后以为在美国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哈佛,斯坦福之类的学校尽培养一些商人和政治家,吹牛的本事大。利用别人的劳动和发明,把功劳挂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以成为“成功人士”。

2017年又发表博文《我对中国人的信心》:

这种信心不只来源于我们的聪明才智,它更多的来源于我们千年以来传承的美德:诚实,勤奋,谦虚,热爱生活……

2018年7月,他加入英特尔(上海)。博文更新也更加频繁,甚至还开了个微博账户……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王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不断跟生活死磕的人。虽然他的有些言论引起过争议,但是让我们感动的还是那种孤独的自负与高傲。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碰撞,有时候浪漫,有时候残忍。王垠的这种孤傲也曾经激励过很多人,即使也同样有很多人拿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他,甚至还挖苦他是不是没买房……

关于他的传说,也许就像下面这个知乎用户的答案一样,逐渐隐于世俗,回归生活……

从清华、康奈尔、印第安纳连续博士退学的天才,最后怎么样了?

那些想退学的博士生们,看完这个故事也许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但愿你们不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