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美瑞勁敵,B級轎車新秀,跌跌不休的亞洲龍為何不吃香了?

鶴遊煙


亞洲龍作為一臺合資品牌中型轎車市場上的新兵,本身產品力可以說非常強勁,和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ES同樣出自於TNGA架構下的GA-K平臺,在尺寸方面,這臺亞洲龍也要比凱美瑞大不少,4975mm的車長和2870mm的軸距讓這臺亞洲龍無論是身形氣場還是空間在同級別車型當中都是佼佼者。

可就是這樣一臺車在今年7月份之前還能保持每月6000臺以上的銷量,到了8月份之後每個月銷量就開始向下銳減,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亞洲龍現在淪落到這種情況的呢?

亞洲龍的問題出在哪兒

同門的凱美瑞9月份賣了17316臺,而亞洲龍只賣了4692臺,明明同樣的平臺同樣的技術,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首先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在車型選擇上了。眾所周知,初期上市的亞洲龍是沒有2.0L車型的,相比凱美瑞,亞洲龍只有 2.5L自然吸氣以及2.5L油電混動兩種動力可以選擇。而按照凱美瑞目前的銷量構成來看,其每個月混動版車型的銷量在一兩千臺左右,剩下來的銷量2.0L和2.5L車型幾乎是一半一半,也就是說在9月份凱美瑞差不多有6000-7000臺的銷量是2.0L車型,而亞洲龍當時還沒有2.0L車型,也就白白把這批入門消費者給拱手讓人了。

其次就是定價比不合理,亞洲龍和凱美瑞都有2.5L自然吸氣車型,其中亞洲龍有兩款2.5L車型,分別是官方指導價20.88萬元的進取版和官方指導價24.48萬元的Touring尊貴版,而凱美瑞則有三款2.5L車型,分別是官方指導價21.98萬元的2.5G豪華版、22.28萬元的2.5S鋒尚版以及25.98萬元的2.5Q旗艦版。

儘管凱美瑞的2.5L頂配車型定價比亞洲龍高,但是鑑於購買頂配車型的一直是小眾群體,因此這部分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在低配車型這一塊,亞洲龍卻出現了比較大的定價失誤,雖然入門車型更便宜,但是在入門車型和頂配車型之外,亞洲龍並沒有中間配置,試問誰願意購買一臺連倒車雷達都沒有的中型車呢?而相比之下,凱美瑞的2.5G豪華版配置卻非常齊全,裸車預算在22萬左右的消費者自然就被凱美瑞吸引過來而放棄亞洲龍了。

亞洲龍未來還有重新“上位”的機會嗎

從目前來看,亞洲龍的“出師不利”和皇冠並沒有可比性,畢竟在產品力方面,皇冠已經垂垂老矣,而亞洲龍則非常出色,同時,亞洲龍作為一臺中型車的市場定位也沒有任何問題,目前來看亞洲龍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在了車型配置上。

其中,上個月上市的2.0L車型已經部分解決了亞洲龍的問題,有了2.0L的車型之後,亞洲龍可以重新吸引一大批消費者的目光,但是按照現有的車型配置來看,亞洲龍還是有不小問題的,首先就是2.5L車型的可選擇餘地依舊比較小,其次就是2.0L車型的入門售價還是不夠低,最低配的亞洲龍居然比凱美瑞整整貴兩萬元。這兩個問題同樣會讓亞洲龍的相當一部分客戶群體繼續流失。

亞洲龍並非沒有機會,只要未來繼續增加2.5L車型,讓22-23萬元裸車預算的消費者有可選的餘地,同時拉低入門車型配置和售價,吸引相當一部分從緊湊型車選車意向向上靠攏的消費者,做到了這兩點的亞洲龍就可以重整旗鼓,再次向凱美瑞以及雅閣的市場地位發起衝擊。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豐田亞洲龍本就不應該熱銷,凱美瑞的熱銷只能說明消費市場的平均水平仍舊偏低。

亞洲龍有三個動力版本,特點分別如下。

1:低配版2.0L&CVT組合,發動機最大功率131kw、峰值扭矩210N·m、最大扭矩轉速4400轉爆發,動力儲備對於一臺B+級轎車而言基本就是個笑話,實際表現連二線的1.5T多點電噴發動機都不如。在動力極差的前提下變速箱又使用了傳動效率很低的CVT,這一版本的性能水平比麵包車也好不到哪去,同時還要忍受CVT在冬天的不熱車不能升檔的麻煩以及高油耗,指導價19.88-23.98萬的價格絕對是智商鑑定價。

2:高配版2.5L&8AT組合,發動機最大功率154kw、峰值扭矩250N·m、最大扭矩轉速5000轉爆發,這臺發動機的動力水平已經能達到了1.5T直噴發動機的平均水平了,水平不算太差。變速箱換裝8AT手自一體級別還算合格,百公里加速成績也能到達10秒左右了。

然而這一版本的價格達到20.88-24.48萬,同樣的價格可以選擇到7秒擋破百的君越和帕薩特,8秒擋破百的凱迪拉克XTS以及進口林肯MKZ甚至是捷豹XEL這種後驅轎車,這些車的性能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達到2.5L亞洲龍城市道路13~14L/100km高油耗的並不多哦,2.5L的凱美瑞實測城市道路油耗也得在這一範圍內,誰說日系車節油估計是真的沒開過中大排量的日系車,給個理由放棄這些中高端性能轎車而選擇低端代步日系車吧。

3:ECVT油電混合版指導價22.68-28.98萬,這套混動系統的優點是能夠節油,缺點是性能平平。節油主要是入門級和消費級汽車的主要話題,在接近30萬的偏中高端汽車中應該聊性能和品質,所以這臺車的定位就錯了。

同樣的預算可以選擇到不少優秀的性能轎車,比如操控感不錯的後驅捷豹XEL,或者新晉上市2.0T&10AT的凱迪拉克CT5,前後五連桿加前驅的奧迪A4L,增加預算一步到位選擇30萬級的A4L四輪驅動版,喜歡特殊品牌的話還可以看一看沃爾沃S60L,這些哪臺不能把亞洲龍和凱美瑞按在地上摩擦?亞洲龍的冷門是理所應當,凱美瑞面對君威和邁銳寶2.0T版也沒有品質可言,商務氣質又不如邁騰帕薩特的330Tsi和380Tsi,這種車的存在就是錯誤,僅此而已。


本文由天和Auto撰寫,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天和Auto


其實主要還是亞洲龍車型配置定價的問題導致的。凱美瑞月銷量約1.7w臺左右,其中混動約2000臺左右。剩下的銷量2.0和2.5基本平方。2.0就不說了,畢竟主打的是20w一下市場。看看2.5凱美瑞,基本主力車型也就是2.5豪華,旗艦版銷量應該很小。也就是說,一個月大概有六七千臺的銷量,是22w左右的兩款2.5貢獻的。其餘七八千臺銷量,是低於20w的2.0車型貢獻的。混動只貢獻了2000臺銷量。

在來說亞洲龍,雖然看似2.5車型起售價比凱美瑞低,20.88w。但是凱美瑞21.98w的豪華版,配置比較合理,齊全了。亞洲龍2.5丐版,配置比較低,雖然便宜1.1w,但是你能接受這些缺失的配置嗎。買這個級別的車,估計不會在意哪1w元都要,還是想要差不多的配置。但是亞洲龍2.5除了丐版,下一款配置就要24.5w了,這個價格就有點太高了,快接近凱美瑞旗艦了,消費者又覺得太高了。本來應該是最值得購買的2.5豪華(22.48w),卻被取消了。

亞洲龍定價最合理的是混動豪華,23.98w和凱美瑞混動一個價,配置上差別不大,都是一些錦上添彩的小配置。所以你是更看重那幾個小配置,還是更喜歡大半號的車身呢。

後來亞洲龍出了2.0車型,定價又明顯偏高了,只比2.5車型便宜了幾千元,看看人家凱美瑞,2.0和2.5豪華差價2w,你這個差價幾千元,2.0還取消了主動懸掛,明顯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車型,22w的售價區間,給了2.0的兩款車。這個明顯沒有之前預測的22.48w的2.5豪華性價比高了。而且選擇2.5車型的,大多也是因為接受不了2.0的那個cvt變速箱的。

那麼問題就很清楚了,如果你裸車預算22w左右,那麼你可以買凱美瑞2.5豪華。但是亞洲龍開始這個區間沒車,後來這個區間給了2.0的兩款車。那麼你是選2.5凱美瑞還是2.0亞洲龍呢,我覺得很明細,大部分會選2.5凱美瑞。如果你預算24w多,那麼你可以選凱美瑞混動或亞洲龍混動,還有亞洲龍2.5汽油尊貴,當然大部分人,可能會在混動兩款車裡選擇了。這個時候可能更多人選了亞洲龍,但是看看凱美瑞混動銷量,你就明白了,這個人群收少數派,所以亞洲龍銷量也上不去。選凱美瑞2.0車型的,都是預算有限的,不超過20w的,根本不會考慮亞洲龍了,因為售價比凱美瑞高太多了。

所以亞洲龍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定價不合理,如果把定價22.48w的2.5豪華補充上,銷量或許會有起色。當然如果2.5這個定價,那麼久逼著2.0車型需要整體售價下調1w左右才合理,不然只有幾千元差價,你還會買2.0+cvt嗎。所以按照目前一氣的定價,亞洲龍銷量最好的,一定是混動,2.0車型要麼優惠1w以上,不然不會有多少人選擇的。


明日必輝煌


亞洲龍是豐田旗下的一款戰略車型,也是被寄予了厚望。但是從銷量來看,亞洲龍還是有些令人失望的,一月也就五千左右的銷量。相比動輒就有月銷量一萬五千多臺的凱美瑞來說,微不足道。為什麼亞洲龍銷量上不去呢?


第一,太醜。

相比凱美瑞,亞洲龍確實不太符合國人的審美。你說它尺寸很大,但是卻不夠沉穩。你說它運動,又不很激進。年輕人不太喜歡,年齡偏大一點的消費者也不很喜歡。與其他車型,雅閣、邁騰、帕薩特等相比,要麼不夠年輕,要麼不夠沉穩。

第二,競品太多。

亞洲龍的競爭對手太多,太強悍了。自家有凱美瑞、ES,還有本田雅閣、大眾帕薩特、邁騰等,都是絕頂高手,並且這些對手早已深入人心,剛剛上市的亞洲龍還是有些嫩了,其需要被認可還是需要時間積澱的。除了主流中級車給予亞洲龍壓力之外,別克君威、君越,雪佛蘭邁銳寶等極高性價比的中級車也會搶走一部分訂單。



第三,產能不足。

亞洲龍產能不足,是銷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亞洲龍年產量在8.4萬臺左右,一月也就是有7000臺的產量,供不應求。在供不應的情況下,低配車型幾乎買不到,4s又搞起來加價提車的套路,讓人厭惡。


最後,如果一汽豐田能夠好好經營亞洲龍,那麼亞洲龍會和凱美瑞一樣受歡迎,這套組合拳將會很強硬,畢竟亞洲龍產品力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不好好經營亞洲龍,那麼可能會步入皇冠、銳志的後塵。事在人為,亞洲龍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小強說說車


還是定位的問題,亞洲龍其實本身整車並沒有明顯的升級換代,然後價格的定位也沒有特別的合理,消費者現在的購車習慣已經脫離了跟風還有盲目看牌子的階段,亞洲龍的性價比不高,又沒有其他的突出的技術優勢,銷量自然上不去。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市場不認可的車子,再怎麼吹噓都沒用!


polyy


車是好車,關鍵還是價格。我到4S店去,一分錢優惠沒有,心理上過不去。我轉身去提了A4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