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苜蓿安全越冬问题一直是我国北方苜蓿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近几年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其越冬性倍受人们关注。低温对苜蓿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它不仅影响苜蓿的分布,而且也影响苜蓿草地的可持续利用。近几年,由于低温而引起的苜蓿冻害使我国苜蓿生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越冬问题虽然是长期困扰苜蓿生产的老问题,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北方苜蓿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苜蓿发展迅猛,它已成为制约我国北方苜蓿草地成功建植和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呼伦贝尔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无霜期短,春天常出现倒春寒,对苜蓿的大面积种植始终存在着危害。1999年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播种6万亩紫花苜蓿(13个引进品种),2000年冬天出现少有的严寒气温,12月份开始出现-40℃的气温,持续了30多天。2001年春天所有的苜蓿没有返青,全部冻死,这一事件给呼伦贝尔市发展草业特别是苜蓿产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呼伦贝尔市这样的高寒地区能否再种植当地牧草中所缺乏的豆科牧草(主要是苜蓿),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后,苜蓿种植大户开始关注苜蓿在当地的引种驯化过程,小区试验、中间试验。近些年随着“振兴奶业,苜蓿先行”对苜蓿产业的政策倾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对苜蓿种植的热度,种植面积也正逐年增加。国审品种、引进品种也逐渐在呼伦贝尔地区安家落户。

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然而,特殊年份的出现仍对这些早已落户多年的苜蓿“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呼伦贝尔站对呼伦贝尔地区苜蓿种植企业、种植大户苜蓿越冬进行了实地调研。

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呼伦贝尔地区苜蓿的种植主要以呼伦贝尔农垦分属的农牧场为主,机械化程度高,大面积作业。此次调研涵盖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所有种植苜蓿的农牧场10万余亩(三河、上库力、特泥河、陶海、谢尔塔拉、莫拐、牙克石、绰尔河农牧场)、华和公司(15万亩)、鄂温克阳波畜牧业公司(4.2万亩)。目前,这些调研对象种植的苜蓿主要有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中资一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公农一号苜蓿、WL168等。

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从调研结果看,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在所有种植区域,平均越冬率为63.8%;中资一号杂花苜蓿(区试品种)平均越冬率为81.3%;公农一号平均越冬率为45.0%;肇东苜蓿平均越冬率为20.0%;WL168平均越冬率为13.3%。国审品种在当地表现出较好的越冬性。分析越冬率的原因,一方面是苜蓿品种选择问题,今年大家逐步意识到国产品种的优势,加之地方政策导向,正逐步由进口品种向国产品种转变;另一方面,种植理念问题,适时收获和留茬高度直接影响次年越冬,本地区苜蓿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国家或者地方项目的支持,种植企业主要以追求当年直接经济效益为主,造成留茬过低、刈割偏晚,是本地区苜蓿不能安全越冬致命性因素。

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苜蓿越冬情况调研

草都微信公众号:zhongguocao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