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马溪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下辖西湖社 (也称村民小组) 、南岳社、位育社、西河社。姓氏主要为姚姓、黎姓和林姓。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马溪村历史源远流长,古祠堂要追溯到宋朝时期。村里祠堂、里巷、书舍众多,有两个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群,分别是西河社古建筑群和位育社古建筑群。民居为青砖,泥砖和土坯结构。建筑年代多为清末民初。

西河社古建筑群依山而建,为秀全街大村落。其村落纵横八列民居,各巷口均著巷名。从左至右分别为聚星里、自然里、庆云里、中和里、福安里、萃观里、仁厚里。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西河林姓,闽之莆田世系。据资料记载,其祖林宗泗为宋代进士,仕官入粤,官居大理评事。林宗泗生四子:长子思容,次子思礼,三子思义,四子思宁。思容、思宁居惠州府归善县平政司黄浦乡;思礼、思义成年后,于南宋年间自黄埔乡徙居此地。

近代的林氏名人有:林子明,清朝曾任花县县长;林子和,海关关税爷;林卓思,国民党十九陆军团长;林宝宸,广州郊区农会主席;林辉年,国民党163师师长;台湾国民党军长林寿年、旅长林旺等。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林氏宗祠最为富丽,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为村民捐资所建。其时衿耆集酌,议建宗祠,定式每两官银捐银贰大圆,每丁捐银壹两,另帮工五日。宗祠落成祀典后,凡子孙轮值乘棚者,捐银贰两伍钱作宗祠修缮之用。乾隆十四年,宗祠倾坏,复行重建。同治九年重修。宗祠坐东朝西,三间三进,另带后楼。面阔12.4米,深40.6米。前后石檐柱。前廊梁架有托脚,柁墩木雕戏曲人物,梁底雕花。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拱。墀头砖雕精美。石门额上阳刻“林氏宗祠”。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要说保存最完好,建筑装饰最精美的,要算是黎氏宗祠了。黎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七年重修。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镬耳封火山墙,碌灰筒瓦,灰塑龙船脊,彰显岭南建筑特色。墙柱上的人物和花草图案栩栩如生,雕工精细,可见古人的手艺十分精湛。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门口屋檐下的人物木雕图案很出奇。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黎氏宗祠左侧不远处的伯辉黎公祠,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有点萧条。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位育社古建筑群前的风水塘。这样的风水塘每个社都有,塘边都种有榕树,夏天供村民纳凉。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门额上的著名被凿掉,在这个村落最为常见,就算有的也大都是后来弄上去的,用红纸写好了粘上去的也有。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石狮、老屋、古稀老人,岁月流金的见证者。

南岳社姚氏各间祠堂也非常出彩,这里介绍裔广姚公祠、振全姚公祠和南渭姚公祠。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裔广姚公祠门额上方的书画很生动。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振全姚公祠华丽端庄,前庭宽敞,成为村民办酒席的最佳场地。祠堂前左右所立的旗杆石上写着“恩科状元及第”,是何等的荣耀和自豪!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广州马溪村:人才辈出,古祠堂、里巷、书舍大多保存完好

南渭姚公祠端立在道路旁边的丁字路口,祠堂前有棵大树,大树底下为南岳大街,可直接通往农贸市场。道路的另一边则是一个很大的风水塘。远观祠堂,青色的外观,给人静穆端丽的感觉。

村里还有西湖姚氏祠和广福等多间书舍,可见古时村民读书之风之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