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七旬老人择韭菜蒸包子,等老伴带着城里人后山挖野野菜回来吃


近日,摄影师在山西省晋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采风,在村子最西边有一个小巷,这里只有三户人家,一户人家的门口的箔子上晒满了柿子,屋檐下也挂满了柿子,门口的花椒地里也搭上了箔子,晒满了金灿灿的柿子,背后是层层叠叠的大山,环境清新又安静,还有阵阵的鸟鸣声在山谷里回荡。

远处一位大爷骑着电动自行车,怀里搂着铁锹从远处过来,看样子是下地刚刚回来,本来以为大爷住这里,想等大爷走近好打听晒柿饼的事情,可是大爷没有走多远就拐弯了。

和影友走进一家门口晒满柿子的人家,一进院子,看到一位大娘正坐在小板凳上择韭菜,看到我们,大娘赶紧一边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一边问吃了吗?喝水吗?

大娘姓郝,今年72岁,她说,今天是星期天,在城里工作的大女儿带着几个同事回来了,他们的同事想体验农村生活,想吃绿色环保的蔬菜,他们刚刚出去没有多长时间。

郝大娘说,老伴比她大两岁,今年74岁,女儿和同事想上山挖野韭菜,不认识路,老伴就带着他们上山去了,后山去的人少野韭菜多,他们十点多出发的,估计到下午二三点才能回来。

郝大娘说,他们挖的野韭菜拿回去择好、洗好、晾干,切上生姜、苹果块、辣椒,掺到一块捣碎,加上盐放在瓷坛子里腌上,冬天里吃,甜、辣、清香可口,味道浓郁是下饭的好菜。

影友看郝大娘在摘韭菜就问,大娘择韭菜干吗?大娘说,蒸包子,影友说你怎么不等他们挖回来野韭菜再蒸包子,大娘说等他们回来就饿了,再择韭菜就来不及了,现在还早,我把面和好发上了,把韭菜择好、洗好,水晾干,然后切好、再炒鸡蛋拌好,等他们回来就蒸好了,正好赶上吃。

这韭菜和芫荽都是门口自家地里种的,不打药,不上化肥,自家有小菜园,每次女子回来都给她带上各种各样的菜,你们不要急着走,等着包子蒸熟了,留下来一起吃。郝大娘说,她有5个闺女一个小伙子,5个闺女有3个上成了学,都出去了,在外面工作,孙子、岁女都上大学了,儿子没有上成学,现在和媳妇在外面开饭店,卖饺子、扯面。

郝大娘说,她们老两口种着20多亩地,大部分种的是花椒树,还有一些核桃和柿子,还种了一些麦子、油菜和芝麻,种的麦子磨成面,油菜轧成油,芝麻磨成香油,分成六份,给儿女们每人一份,自己种的吃着放心。花椒平常管理就我们老俩口,到花椒熟了的时候,忙不过来,就雇人摘,摘一斤3块钱,一年大概能落个五六万块钱吧。

郝大娘和我们说着话,说没有啥招待你们的,就走到厢房拿出来几个柿子给我们吃,大娘说,这是甜柿子直接就能吃,甜、脆还不涩。

在郝大娘家的墙上看到一块镜子,一看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的产物,郝大娘说,这是1969年她和老伴结婚时候买的玻璃匾,原来挂在屋里是装饰品,现在订在屋檐下的墙上当镜子用,以前有收古董的要买走,我说这是我们结婚的纪念品,给多少钱都不能卖。

我们和郝大娘告辞说再去别处转转,大娘看我们要走,不留下吃包子,就找来一个塑料袋把柿子装上,还给装了很多核桃,我们执意不要,大娘生气了,嚷我们,没办法我们拗不过大娘的一片好意只好拿上。

郝大娘把我们送出大门,我们也没有什么给大娘的,就提议给大娘多拍了几张照片,回去洗好了,下次再来给大娘带上。

郝大娘把门口晾晒的柿子一个个翻动一下,这样晾晒出来的柿饼更匀称,口感更好。

郝大娘把晾晒在竹竿上的柿条也翻动一下,她说,这些柿条是等柿饼晒好后,用来盖在柿饼上的,这样柿饼才能捂出霜,用柿条捂出来的柿饼霜好吃,柿饼霜还是一味中药,治疗口腔溃疡有奇效。

我们走出很远了,郝大娘还站在门口,一边和我们挥手告别,一边叮咛我们路上开车慢点,等柿饼晒好了,再来吃柿饼。祝福郝大娘老俩口健康长寿,儿女们事业有成!【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