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回憶“萬寶之爭”:從那之後,我就知道要服軟、服輸

“如果太圓滑,那這個人的路就走到頭了。”就算69歲了,王石還是王石,依舊率性、大膽,面對媒體金句頻出。

2015年,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併購與反併購攻防戰拉開序幕。這一日後被稱為“萬寶之爭”的股權爭奪戰,持續多年,也被許多人視為王石人生最艱難的關口。但他本人並不這麼看。他說:生意上的事情,再難沒有難過1983年;心靈上的衝擊,再大沒有大過2008年。尤其後者,才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

那一年,“拐點論”事件讓萬科的業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接踵而至的“捐款門”事件更讓他的聲譽跌到了谷底。王石承認,這兩場風波,對他的思想觀念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他的人生也從那時起,悄然發生了改變。

離開萬科後,王石一刻沒停地繼續“折騰”著,登山、滑雪、賽艇......甚至還練出了人魚線。“沒老的時候,覺得老很遙遠,你一定會老,但不是現在。其實一點不遙遠。”王石承認自己老了,他也承認,自己最終的結局一定是被“淘汰”,但在此之前,他依舊壯心不已。

作為16年的資深賽艇運動愛好者,他選擇從賽艇這項小眾運動切入,創辦“深潛學院”。經過三年的發展,深潛已經在四座城市擁有4家深潛中心和5家賽艇俱樂部。作為“校長”,他希望將自己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以及關於運動、宗教以及人生的思考,傳遞給深潛的企業家群體。王石告誡學員,企業經營規模做大、利潤增長不應當成目標,而是結果。

現在,他依舊維持在萬科期間的作息,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2點入睡,期間工作、健身、閱讀。除深潛外,他的第二個計劃是大運河品牌,這是一個力主打造城市經濟、體育、文化交流的品牌計劃,王石認為,中國有京杭大運河,中美洲有巴拿馬運河,埃及有蘇伊士運河,全球有名的運河有70多條,“大運河”品牌不僅僅侷限於中國,也不僅僅包含水上運動。他還反思了傳統的“飲食文化”,期待在未來十年內改變國內的飲食習慣;更大的夢想是,打造一家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中國民間NGO組織......

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選擇,他從未後悔走上如此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道路。但他亦有遺憾:在創業的時候,給家裡的精力和時間都不夠,花了太多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了。

近日,現任遠大科技集團聯席董事長王石新作《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藉此機會,澎湃新聞對話王石,聊萬科、聊人生、聊未來。

王石回憶“萬寶之爭”:從那之後,我就知道要服軟、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