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企業三季度業績亮眼,後備母豬需求旺盛,四季度或創下新高

伴隨前期豬價上漲,近來陸續發佈的三季報顯示,養豬上市公司大多利潤增幅較大。作為肉類替代,雞肉價格的上漲同樣讓養雞上市公司獲益不少。

養豬企業三季度業績亮眼,後備母豬需求旺盛,四季度或創下新高

中信建投期貨養殖產業研究員魏鑫認為,生豬產能的恢復,大企業有一定的資金優勢和抗風險能力,中小散戶在豬瘟下出現一定程度的去化,是正常現象。未來生豬產業的發展方向,仍是產業化、集約化。

生豬產業將維持極高景氣度

10月29日,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2019年第43周(即10月21日-10月25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53.40元,環比漲14.3%,同比漲186.1%。

生豬、仔豬價格的快速上漲,帶動豬肉價格的大幅增加,從而推高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CPI上漲2.5%。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1.3%,影響CPI上漲約0.49個百分點,約佔CPI總漲幅的兩成。牛羊肉、雞鴨肉、雞蛋這五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解讀稱,這是消費領域價格結構性上漲。不過,由於近期多部門陸續出臺政策措施,全力支持生豬生產,投放儲備豬肉,價格漲幅收窄,漲勢有所趨緩。9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9.7%,漲幅比上月回落3.4個百分點。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認為,目前,生豬產能恢復較為積極,特別是大量肉用三元豬轉為種豬,明年三季度母豬產能有望逐步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不過,豬肉供應增加將至少需要等到明年四季度後才會逐步好轉。因此,2020年上半年,生豬產業甚至禽類產業都將維持極高景氣度。

養豬企業三季度業績亮眼,後備母豬需求旺盛,四季度或創下新高

養殖業三季度利潤爆發性增長

伴隨豬肉價格上漲,養殖利潤也呈現增長,生豬超過2500元/頭,利潤率超過百分百。

根據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發佈的三季度季報或預報,三季度利潤均呈現大幅飆升。

比如,溫氏股份1~9月公司營業收入為483.08億元,同比增長18.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85 億元,同比增長109.84%。

牧原股份在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3.87億元,同比增長296.04%,實現扭虧。

正邦科技2019 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5.6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0.5億元,同比增長42.90%。第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3.25億元,同比增長43.81%。

天邦股份第三季度盈利3.79億元,前三季度盈利1000萬元,實現扭虧。

魏鑫分析,總體來說,大部分前期虧損的養豬企業利潤實現大爆發,已經盈利的企業,盈利得到了快速增厚。這主要因為,二季度到三季度,整個生豬價格都處在較好的上升趨勢當中,按照成本來測算,二季度大部分的豬企出場價格都已經逐漸實現從虧損到盈利,三季度基本都進入了大幅盈利區間。

目前,由於國內生豬產能銳減,政府及企業積極恢復產能,市場對後備母豬需求旺盛。市場人士甚至高呼:得母豬者,得天下。

養豬企業三季度業績亮眼,後備母豬需求旺盛,四季度或創下新高

林國發稱,後備母豬價格較年初飆升了8倍。目前,100~120斤的後備母豬價格,達到了8000~8800元/頭,如果是肉轉種的雌性小豬,銷售價格達到5000元/頭,都是供不應求。

此外,由於持續的高豬價,養殖企業普遍選擇壓欄。目前,按照250斤出欄,生豬養殖利潤達到2800元/頭。如果自繁自養並壓欄至300斤,養殖利潤將超過4000元/頭。

當前,根據季度報披露,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信息稱,根據實際供需情況,適當延後生豬出欄,增加生豬出欄體重。該部分生豬產能將在下個季度釋放,因此,四季度生豬養殖企業的利潤將較三季度大幅增長。

從第三季度業績來看,養雞上市公司利潤也是驚人。益生股份前三季度營收23.86億元,同比增長152.56%;淨利潤14.69億元,同比增長996.05%。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456.21%。公司預計2019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20.11%至533.89%。

民和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103.4%;實現歸母淨利潤12.5億,同比增長800.7%。

魏鑫稱,預計四季度各養雞盈利或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