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銀行數字化為企業賦能——侯偉榮、張挺如是說

隨著金融需求的“場景化、碎片化”,銀行金融服務加速數字化,銀行數字化轉型不斷推進,業界逐漸達成共識:數字化轉型是包含了戰略、組織架構、業務、渠道、營銷、風險以及IT建設等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銀行紛紛投入巨大的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型,移動化、智能化、數據化在更高效地獲客、活客、留客的同時,給客戶帶來更便捷的服務、更低廉的價格、更友好的體驗。《銀行家》課題組調研發現,在銀行數字化轉型實踐中,各銀行依託自身固有優勢,或單點突破以點帶面發展,或整體推動各業務線齊頭並進,湧現出各類典型案例。有鑑於此,特開闢本欄目,聚焦業內關注話題,預測銀行數字化轉型趨勢、分析衡量轉型效果、探討數字化競爭力評價,分享銀行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等等。敬請關注並分享您的觀點。

——銀行數字化轉型課題組

進入數字化時代,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創新技術紛湧迭出,對企業的組織方式和成長模式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隨著企業商業模式的重塑,企業財資管理部門的角色和職能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傳統記賬支付的職能部門變成經營中分析預測決策的支持部門,企業需要重塑財資敏捷力。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也要隨需而變,構建多渠道、多界面的新型服務模式和服務流程,由融資向融智升級。近期,招商銀行與安永諮詢共同推出《2018中國企業財資管理白皮書——數字化時代的價值重塑》,探討銀行服務如何融入企業的交易場景,協助客戶整合上下游資源,實現企業資金運作效益的提升。為此,《銀行家》對招商銀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侯偉榮和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戰略諮詢合夥人張挺進行了專訪,將其為企業提供開放、智能、互聯網化服務平臺的理念與讀者分享。

交易银行数字化为企业赋能——侯伟荣、张挺如是说

企業財資管理應時而變

數字化時代,企業的商業模式已大大異於傳統工業化時代,財資管理理念和模式都隨商業模式變化而不斷變化。企業財資管理正在發生哪些變化?銀行的公司業務如何應需而變?

侯偉榮: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企業的商業模式正在重塑,迫切要求企業財資管理重新定義金融和財務資源的利用方式,重構企業全球財資管理體系,為企業發展和戰略轉型發揮“主動價值創造”的作用。也就是說,主動價值創造型的企業財資管理需要從以往單一的“財務價值”定位向涵蓋“財務價值、經營價值、戰略價值”的複合型價值定位轉型。

財務價值不僅僅要滿足常規的收付結算、流動性管理和投融資管理,更要滿足數字化時代成本、效率、安全、便利、智能、靈活、定製等一系列要求。企業收付的場景幾近於全天候無間隙,收付筆數的峰值承載量可高達單日10萬筆,任何一個小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帶來巨大的、難以預計的連鎖效應。

經營價值方面,財資管理需要走向前臺,為業務發展提供前瞻的決策支持,這就要求企業避免孤立看待財資數據,而是結合業務數據,從企業全局來看,從“財務數據財務視角”向“業財數據經營視角”轉變。同時,數字化時代,企業的經營環境從上下游產業鏈擴大為整個經營生態網絡,它以更加開放與包容的態度接納生態網絡中的眾多參與者,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能夠通過企業財資管理獲取生態圈整合下的財金資源。

更重要的是,財資管理的價值將在企業戰略制定與戰略資源協同中日益凸顯,基於單筆業務的風險管控上升為著眼企業全局性和中長期發展的風險經營,這就是財資管理在“戰略價值”中的體現。

當然,數字化時代財資管理的三種價值定位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成熟,每一種價值的內涵不斷豐富,內在發展程度不斷深化,且彼此有機結合、迭代演進。

同時,互聯網、大數據、雲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變革與應用正在改變甚至重塑企業財資管理的手段,在降低成本、安全保密、移動便利、及時快捷、智能前瞻等方面為企業財資管理模式轉型和能力升級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這些頂級企業所掌握並運用的數字化財資管理技術和平臺亦成為它們的核心競爭力。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招商銀行與永隆銀行實現三方間的跨境人民幣匯款,報文傳輸時間由6分鐘降至秒級。

企業財資管理價值重塑面臨數字化技術、金融服務、人才團隊三大挑戰。銀行可以基於自身強大的金融投入和自主研發能力,創新應用區塊鏈、雲計算、霧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同時通過建立開放的生態系統,最大限度整合科技公司、諮詢公司等多方資源,通過創新企業SaaS應用及金融服務持續向企業客戶輸出銀行的科技能力和金融能力,幫助企業提升財資管理敏捷力,使得企業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財資敏捷力與異業賦能

企業財資管理價值重塑過程中,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建設?商業銀行在其中怎樣進行金融服務整合?

張挺:應對商業模式數字化變革的挑戰,企業財資管理的能力要求日益綜合複雜,這不僅僅是一個綜合化、體系化的能力要求框架,更需要結合數字化時代的內涵與特徵。招行和安永共同提出了“企業財資管理敏捷力模型”,由數據資產運營力、財金資源整合力、技術手段創新力、組織制度協作力和人才團隊精專力五大維度構成。

數據資產運營力。數字化時代,數據即資產。企業財資管理需要獲取符合標準的數據、進行有因勾稽的數據分析、制定及時前瞻的決策,從而發揮數據資產的最大價值。企業經營中的所有事件、物資、場景都可以被數字化、虛擬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經營、財務、風險等各個事件間的勾稽關係,並以結構化、全局化的方式予以展現,一切決策變得有據可依,並能有效規避信息不對稱下的暗箱操作。

財金資源整合力。在運營中,企業需要通過有效利用豐富的金融工具,及時獲取、合理配置並有機整合自身和經營生態圈中的財務資源和金融資源。具體來說,企業需要建立與戰略發展及業務增長相匹配的籌資計劃,獲取豐富融資渠道並建立合理的資金來源結構,在保障充分融資的基礎上,降低對單一融資來源和渠道的依賴,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除了應對日常經營及風險備付的資金需求外,還需實現圍繞主營業務的金融資產保值增值。最後,企業還需要通過運營智能優化、金融工具創新以及資源使用制度規範等方式,提高集團內部資金的使用效率。

技術手段創新力。當前技術變革日新月異,企業不僅僅要考慮新技術的獲取,更要將新技術與業務充分融合。這種融合不單單是企業財資管理系統或手段層面的結合,更是企業整體經營與管理層面的網狀連接、全局融合。例如,中國旺旺集團通過追蹤每一件貨物全生命過程,數據不僅用於銷售和市場分析,還能為盈利分析、成本分析、財務槓桿分析等提供建議。

組織制度協作力。數字化時代,財資管理部門的角色定位由被動的職能部門演變成主動管理的業務服務部門和關鍵資源調度部門,要求新型的財資管理架構能夠有效整合內外部資源,與業務及其他團隊進行良好的協同、配合,也就是要求企業財資管理架構具備敏捷、彈性、可擴展等柔性特質。

人才團隊精專力。企業財資管理的價值重塑要求人才團隊的能力邊界更寬廣、專業能力更精深。調研發現,領先企業財資管理人才結構已然由“金字塔型”轉變成“紡錘型”,即處理低值且大量交易的人員比重降低,而對能夠成為戰略業務夥伴角色的財務人員需求大增。同時,作為“業務左右手”的財資管理人員,一來需要橫向拓寬能力邊界,增加財資數據的分析與預測的能力,輔助業務與戰略決策制定,提升新技術應用、IT管理和數據治理能力;二來需要縱向深度學習會計、金融以及其他專業知識,能夠應用財務知識和金融工具應對企業財資管理中的各種挑戰。例如海爾集團的財務轉型,要求將財務人員不能只是數據的“顯示器”,還要做發現和識別問題的“過濾器”,更要做幫助經營部門解決問題的“加速器”。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不在於自身擁有資源的多少,而在於能夠調動資源的廣度和深度。那麼,如何以內部的有限資源撬動外部資源?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機構賦能,即所謂的“異業賦能”。數字化時代崇尚協同與共享,互聯網技術和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低成本、更靈活、更開放、更融合的服務和應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獲取外部賦能的成本。在這些外部機構中,諮詢公司、商業銀行、外部軟件公司等專業機構都是企業天然的合作伙伴。

異業賦能四大領域

異業賦能本質上是銀行批發業務中的交易銀行業務數字化為企業客戶帶來的價值。那麼,異業賦能包括哪些領域?交易銀行是否已有成功的實踐來支持企業財資管理轉型?

侯偉榮:一是金融賦能。如今,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科技突飛猛進,金融市場日趨複雜。我們發現,企業即使擁有自金融能力,也需要善加利用外部專業金融的產品和服務,這就是金融賦能。

數字化時代,銀行也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主要圍繞著解決方案綜合化、業務佈局國際化、金融服務場景化、渠道建設平臺化以及資源整合生態化展開。數字化技術使得銀行能夠更加靈活地組合各種產品;能夠跨越地理邊界限制,提供全球化的服務;能夠深入到每一個交易場景;能夠通過線上平臺搭建多方溝通渠道;能夠通過線上手段高效整合技術方、資金方和需求方的資源。

招商銀行交易銀行作為全行公司金融板塊的平臺部門及產品部門,緊緊圍繞客戶需求,深度融合科技與業務,以科技敏捷帶動業務敏捷,對外以客戶的財資管理願景為服務目標,融入企業的交易場景,協助客戶整合上下游資源,實現資金運作效益和效率提升。“財資管理雲平臺CBS6”是招商銀行“一體兩翼”戰略定位中批發業務領域的創新實踐。

我們從平臺、產品、解決方案三個維度打造和輸出創新業務,構建覆蓋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跨境金融、貿易融資、產業供應鏈金融、企業財資管理等多渠道、多界面的新型服務模式和服務流程,針對基礎客群及產業客群分別打造了開放、智能、互聯網化對客服務平臺。

例如,招商銀行的一個公司客戶是典型互聯網企業,其平臺化的業務模式整合了大量線下的服務提供方和

消費者,這帶來了非常獨特的支付結算需求,如大量(每日達上萬筆)、小額(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急迫(大量24小時內必須完成的加急支持)。招商銀行深入調研後發現,該企業尚未形成統一的資金管理與運作體系,致使沉澱的閒散資金無法有效集中,交易數據無法有效積累。針對這種情況,招商銀行以“CBS+多級現金池”組合服務為支點,創新併成功落地綜合現金管理服務項目,開發了具有大數據量、高時效性、系統自動化等新功能的資金管理系統,為其打造了多渠道、多層級、多維度、個性化的“一站式”精細化財資管理體驗,也為其他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的服務需求提供了藍本及模板。

張挺:二是諮詢賦能。“人才團隊專精力”要求企業財資管理人員團隊的橫向綜合能力和縱向專業能力同步加強。然而,一來人才的可獲得性難以保證,二來構建所有的能力亦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因此來自外部專家智庫的諮詢賦能就價值凸顯,以彌補企業自身能力的不足和缺失。外腦智庫在財資管理規劃與設計、管理體系建設、新政策解讀、制度規章優化、流程梳理與優化等多個方面都將產生極大助力。銀行、諮詢公司、財務軟件公司及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因其在各自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是目前企業財資管理服務的主要提供商。

互聯網經濟經過十幾年跨越式發展,極大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與交易習慣,而且這種變化正向企業端滲透,推動消費級互聯網向產業級互聯網邁進,並孕育適合企業商業模式的財資管理服務轉型。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發揮其在垂直領域的資源整合優勢,以供應鏈金融切入,逐漸延伸到企業理財和諮詢服務,深挖數據價值。

商業銀行則立足傳統金融服務渠道的優勢,重點強化科技實力,推動前沿科技在企業財資管理服務中的廣泛應用。而且,金融機構均將提供融智服務與以前的融資服務相配套,以戰略高度構建諮詢能力的對外輸出。

三是數據賦能。數字化時代,企業能夠獲取的數據正以指數級增長,對企業數據獲取、處理和分析應用的能力要求也日益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構想與實施過程中,也需要外部諮詢機構輔助確定自身的數字化戰略,並進行數據相關能力的建設;同時也需要借用專業數據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更快、更有效地推動數字化轉型戰略的落地。

多樣化的數據來源與商業場景以及海量數據的獲取,將支撐企業在財資管理領域進行更多探索和應用,如戰略決策、投融資量化決策、風險建模等。無論什麼產品,企業都需要建立數據分析團隊,明確商業需求和場景,並進行日常的分析和應用。

侯偉榮:四是科技賦能。調研顯示,超過半數的CFO認為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關鍵新興技術是影響企業財資變革的主要原因。在信息化時代,企業大多已借力科技完成了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進入數字化時代,隨著創新技術的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技術開發的壁壘不斷提高,基於互聯網或雲技術的應用更為便捷,企業得到外部合作機構的科技賦能顯得更為普遍。除了傳統的科技公司外,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均深入地進入這個領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選擇。

銀行以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為核心,但越來越多的銀行也開始發力金融科技,從客戶視角出發,提供更全面、更綜合的財資管理服務。

招商銀行2017年開始將自身定位為金融科技銀行,並以此作為發展戰略對標金融科技公司,融合傳統商業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在以“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為目標的金融科技戰略引領下,招商銀行不僅提供應用層級的金融產品,還幫助企業構建底層系統架構,以更優的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幫助構建企業財資管理信息系統。例如,招商銀行企業SaaS雲平臺能夠基於金融服務,深入客戶應用場景,打通客戶、招行以及其他應用廠商間的壁壘,實現金融服務與SaaS應用的完美結合,實現生態共贏。最終通過提高業務流、資金流、信息流在結算與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分析之間的協同效率,滿足客戶全價值鏈需求。

未來,招商銀行將持續發揮交易銀行平臺優勢以及專業的金融服務能力,逐步打造企業財資管理外部賦能的產品與服務體系,從財資管理雲平臺到豐富的SaaS產品、從嵌入場景的數字金融服務到“自金融”能力建設,再到金融諮詢服務提供,招商銀行將與企業一起努力,不斷創新數字化時代銀企合作模式。

招商銀行田惠宇行長曾撰文提出:“科技終究只是工具和手段,客戶才是一切商業邏輯的起點。”銀行業務數字化也要根植於客戶需求,想客戶所想,解客戶之憂。在此基礎上,從服務、產品、系統、數據、組織五大維度提升數字化能力,建設便捷優質的服務模式、綜合一體的產品體系、智能穩定的系統架構、海量豐富的數據資源、靈活創新的組織機制。在服務上,通過智能客服、人臉識別等數字化手段,提升用戶體驗;在產品上,通過微服務等技術實現插件化產品組合,增強產品合力;在系統上,通過雲架構增強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在數據上,通過大數據手段,挖掘數據價值,實現智能風控等新型服務;在組織上,通過團隊合作,獲取持續創新的動力源泉。五大維度相互疊加,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賦予銀行業務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