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我們都知道,《少年的你》火了,徹徹底底的火了...

被撤檔,被刪減,被爭議,被猜測,又忽然定檔…終於成功逆襲…

6天票房超過8億,豆瓣評分最高點達到了8.7分,之後理性回落到了8.4分...

這部真實反映校園暴力的國產電影,讓觀眾深深震撼…

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然而,電影上映這些天,很多人跟我說,電影挺好,但觀影體驗太糟糕了!

這怎麼說?

搜了下微博,原來,很多人都在吐槽: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確實夠糟心的...

剛入戲,就被粉絲歡呼拉了出來…

本來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硬生生的讓忽閃忽閃的手機屏幕給憋了回去…

挺沉重的電影,活活看成了粉絲聚會,就差熒光棒和燈牌了…

當然這鍋,不全是粉絲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還有很多人,還沒來得及去電影院,就已經被朋友圈劇透了,因為這些人的騷操作:屏攝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屏攝:指觀眾在觀看電影時用手機或相機將屏幕上的影像進行拍照和錄製。


我打賭,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出現過這樣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隨便搜一下微博,也是各種屏攝曬圖,動輒九宮格。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還有人連刷三場,為拍到片中的經典臺詞歡呼雀躍…(很同情這三場的其他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我是不理解,這種高糊畫面拍到有什麼意義?

難怪有網友吐槽:感謝SB屏攝的,全部連起來,我都把電影看完了!

還有人說:《少年的你》就是一場空間+朋友圈+微博屏攝大賽。關鍵我還有很多學電影編導戲文的朋友們,大家都不懂嗎?

甚至,某些微博大V還帶頭“作案”,底下評論區竟然也沒有多少人出來糾正。

比如,這個把屏攝的圖做成連環畫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還有這種,直接拍視頻劇透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尼瑪劇透18秒,18秒啊!(放出來的是18秒,天知道到底拍了多少)

必須科普一下,我國2017年頒佈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指出: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中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錄音錄像者,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所謂的錄像,就包括這種小視頻。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電影官微都說話了,呼籲不要屏攝


可法規是法規,真的執行起來,難度非常大。

在大眾的眼裡,屏攝沒什麼大不了的,每當熱門電影上映,微博微信就常常是大型屏攝現場。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有時候,屏攝的動機也挺單純的:想跟好友分享一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用語言文字生動表達,所以即便是高糊畫質,也還是比說話發文字,更能抒發情感。

這一次還有偶像因素,畢竟是粉絲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易烊千璽,花痴一下怎麼了…

有人說:我又不做盜版,拍幾個小視頻怎麼了?

還有人說:我拍了不發朋友圈,這總沒問題了吧?

更奇葩的是,有人非要槓,說自己拍的短視頻發到網上,能幫電影宣傳。

但是,影院禁止屏攝,一方面是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另外,這種行為是會影響到其他人的觀影體驗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現在很多電影票背面都有觀眾須知,買了票就得遵守


一閃一閃的手機屏幕,咔哧咔哧的拍攝聲音,還開著開閃光燈的…

這是看電影呢,還是攝影大賽?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其實,許多國家和地區,對屏攝的監管力度要大得多。

比如,在日本,屏攝行為最高可罰款1000萬日幣、判10年;

在中國香港,最高可處5萬港幣罰金及監禁3個月;

在中國臺灣,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罰款2萬新臺幣;

我必須說,以我自己在香港的觀影體驗來說,別說拿手機拍照了,幾乎沒有人中途拿手機出來,也沒有聽到過電話響…

2017年,某電影自媒體從業者,參加香港電影節,在觀影中屏攝,直接被保安請了出去,繼而被電影節取消了採訪資格...

這哥們,算是為我們中國內地電影自媒體同行長了臉,真想為他點個贊…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然而,電影院裡的不文明行為又豈止屏攝…

大家都知道,每當一部電影引發觀影狂潮,我們的電影院裡,都少不了這些奇葩觀影行為:

比如,遲到...

不僅遲到,還要舉著手機電筒找座位。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比如,手機不開靜音,突然響起,光明正大的接聽,大聲講電話,彷彿就在自家客廳...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比如,大聲聊天劇透的。

對劇情指手畫腳,每個人出場、每一句臺詞都要評論一番…

還總有這樣的情侶,女的什麼都要問,男的不停的解說,好像什麼都懂,從拍攝手法到人物行為動機分析,但你要是仔細聽,也就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女的卻常常會說,你好棒喔,懂好多喔。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還有吃東西的,還是腸粉、麻辣燙這種,天知道他們是怎麼弄進來了。

嗑瓜子,嗑得滿地都是的…

甚至還有點了外賣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抖腿的、踢椅背的,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縫紉機轉世...

還有帶著孩子去看,縱容孩子在電影院裡跑來跑去,大叫大鬧的。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有網友說,有一次他遇到一個爸爸帶小孩看《摔跤吧,爸爸》,孩子不喜歡看,爸爸於是掏出手機,讓兒子玩王者榮耀,還是外放,音量賊大…

我真的奉勸各位家長,帶孩子看電影之前,多做點功課好嗎?哪些電影自己的孩子能看,哪些不能看,心裡沒點數嗎?

咱們國家沒有電影分級,但自己的娃,你得長點心啊!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我也親身在《血戰鋼鋸嶺》《紅海行動》《芳華》現場,見過四五歲的孩子被血腥畫面嚇哭的…

也在很多全英文日文場次,看到孩子們一臉懵逼,最後失去耐心,滿地跑,要不然,就是父母逐句讀字幕,解說全程…

但凡看過《少年的你》的簡介,且有基本常識的家長,就應該明白,這片真的不適合低齡兒童。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這位網友把我想說都說了)


另外,把沒斷奶的嬰兒帶進電影院這種,簡直可以歸為觀影迷惑行為大賞之首。(當然,有人覺得那些屏攝3D電影的才是。)

網友說得好:他們在電影院裡什麼都幹,就是不能好好看電影。

這屆影迷真的太難了,只不過想安安穩穩看個電影,定了檔的也可能撤檔,引進了還得刪減,好不容易上映了,還要忍受這些同場的巨嬰奇葩。

懟他們吧,他們反過來罵你,比你可兇多了,不懟吧,自己憋到內傷…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易烊千璽粉絲後援會呼籲拒絕盜攝


觀影禮儀,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都是些最基本的東西,我本以為,這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我們不應該用整整一篇推送來科普。

但是大量在電影院裡的不良體驗,讓我發現:看電影這件事,是需要學習的。

“不會”看電影,說到底,就是沒有公德心。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這些年,電影院越來越高級,拍攝技術越來越先進,屏幕越來越大,座椅越來越舒服…

但有些人的素質,一直在原地踏步。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不是說,你花了錢,就可以在影院裡為所欲為。

在電影院裡,每個觀眾都有不受他人影響、不被冒犯的權利。

每一個人進了電影院,就必須遵守規則:不大聲說話、儘量不遲到、不頻繁查看手機、不屏攝,觀影后不劇透…

實在想發朋友圈,可以上電影官微或豆瓣,下載預告片、宣傳海報,那些圖,比拿手機對著屏幕拍的美多了。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在此,雖然知道很難,也還是呼籲每一位不堪打擾的觀眾,拿出勇氣來,當面指責那些打擾到你的傢伙。

也許一次兩次沒用,但只有當大家團結起來、堅持不懈,才能讓那些人做出改變。

讓觀影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是所有人的願望,但實現這個願望,除了靠更有效可行的法律法規,更要靠大銀幕前的每一個人。


恕我直言,有些人真不配做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