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准备赢国考,上岸前辈无私分享公考心得

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国考体会,参加2018年国考,初试成绩150.4分,面试成绩85分,综合成绩80.1分。报考岗位:菏泽开发区国税局。当时我统计的我的行测模考记录,80分以上的有4次,70分以上的居多,70分以下的也有一部分,最高的拿过86分,这应该是巅峰时刻的状态。有句话叫“求其上者得其中”,如果想在考场上拿到70分以上,我们就要具备拿80分的能力,贵在平时练习!我的国考目标,行测定的是85分,申论是70分以上,总分155。行测没有达到预期,但申论稍微拟补了一些,最后的总分150.4还是比较满意的。

早准备赢国考,上岸前辈无私分享公考心得

(一)行测方面

1.要有大局观。

因为行测考试不是求得满分的,是求得高分的,只要在有限的2个小时内拿到更多的分数就可以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总分占100分中的将近80%,这三大模块一般认为是行测拿高分的关键,想拿高分的话,只有多加练习,再多加练习,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因为“熟能生巧”,这三块要做到80%甚至90%的正确率,这样就已经拿到了63-72分。常识判断主要考察平时的积累,当然也有一定的做题技巧,咱们公务员考试吧这个公众号会提供很多提高常识分数的课程和资料,在复习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可以听一听看一看,只当是歇歇脑子,做套题时能拿到50%以上的正确率基本就可以了,程度比较好的可以保证70%左右的正确率,这样可以拿到7-10分,当然能力更强的同学可以加大对自己的要求。对于数量计算,大部分都是类似于一些小学奥数竞赛题,难度是有的,但只要时间足够,一般都能解答出来,我一般15道题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可以。可惜考场上给不了我们那么多时间,只能用一些做题技巧来做题,能算的算出来,算不出来的就连算带蒙,数学一般能保证40%-60%的正确率就比较正常了,这样可以拿到4-6分。当然这都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下,也可以说是刚开始准备考公的同学的奋斗目标,即使最后一两个模块没有达到这样的正确率,这样算下来也可以拿到70-80分,程度好的可以拿80多分,甚至成为90分以上的大神。这是我最想对大家说的心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自己再琢磨琢磨。

2.要练习套题。

套题可以做历年的国考、联考和山东卷、河南卷这样的质量比较高的真题,山东卷、河南卷也和国考题型、难度比较匹配,不建议做江苏的题,因为偏难而且题型不大一样,也不建议做广东和中西部地区的题,因为有些过于简单。所以在大量刷套题的同时,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做“好”题,做 “对”题,也就是做合适的题。

3.分阶段提高。

前期可以以一周为检测点,周周要看到进步。但到了中、后期可能就会遇到“瓶颈”期,这个时候不要害怕,从65分再往上提分,就要联想到“破茧成蝶”的痛苦,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哲理,懂得“浴火”才能“重生”的真谛,这个时期不是简单地练练题就能提高,而是自己要学会总结,学会有自己的读题方法、做题技巧以及做题顺序,老师的方法这个时候可以只作为参考,不可循规蹈矩。比如我之前是按照试卷顺序做题,但中期我是按照常识、言语、判断、资料、数量的顺序做题,但后期我根据自己做题的感觉和特点,把顺序调整为言语、判断、资料、常识、数量,这里就反映出我在第一条提出的“大局观”,把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三大模块做好,常识看命,数量看时间。学会灵活变通,学会自我调整,形成自己的做题模式。

早准备赢国考,上岸前辈无私分享公考心得

(二)申论方面

早准备赢国考,上岸前辈无私分享公考心得

1.小题多拿高分。

除了作文以外的几个题都可以统称“小题”,小题又可以分为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一般单一题要拿到80%-90%的得分率,综合题难度较大拿到70%即可,公文题要拿到80%左右的分数,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的最终得分拖后腿。前面提到,申论并不是练得越多就越能考高分的那种,但是一定要保证绝对的练题量,在考试前至少完整地做完十套以上的题,包括写作文。因为精力有限,其他的真题或者高质量的模拟题可以采用“看题”的方式,至少要多见更多的题型,看更多的参考答案及做题方法、答题模式。因为国考还是比较喜欢创新的,这样比较大范围的“看题”可以提高我们的眼界,同时做好应对各种题型,尤其是新题型的心理准备,避免在考试时遇到新题而不知所措。

2.大题保住基分。

大题也就是写作题、作文题,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不跑题。不跑题就可以拿到基准分,但要想拿高分,也要学习一些方法性的东西。比如我在参加国考时的主题就是谈谈城市建设的“有”和“无”,具体这是指什么,意愿参加公考的同学私下自己了解一下,我在这里谈一种思路,当遇到谈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像“黑和白”,“人间和天堂”,“道德和法律”这样的主题,一般在分论点中分成三部门来论述,“有和无”就可以“谈谈有”、“谈谈无”、“谈谈有和无”,先各自谈一下两者,深入分析,再结合谈一下二者关系,建立逻辑联系。这样绝对不会跑题,也会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文章架构,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在内容充实方面,一定要结合材料中的案例,同时联系实际,谈一些材料中没有的案例,充实升华文章内容。要把申论文章当成议论文来写、把主观的作文当成客观的题目来做,有方法、有套路、有架构,保证作文拿到25分以上的基分,这样至少保证申论的分数不会低。

3.字体最好漂亮。

最基本的要求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卷面整洁、字体工整,这确实是最基本的,如果卷面张乱、字体潦草,申论一般不会得高分。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把字写漂亮,就会锦上添花。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凡是申论取得70以上分数的,字体都是相对比较漂亮的,当然并不意味着字体漂亮就一定可以得高分。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早准备赢国考,上岸前辈无私分享公考心得

大学里面不乏个别十分优秀的同学,他们在大一,甚至是上大学之前就做好了自己的大学安排以及以后的职业规划,这些同学就是我们常常说起的,又羡慕崇拜的“学霸”、“考神”们。但大多数都是从大一的懵懂,到大二的彷徨,再到大三的不知所措,不知不觉转眼间就到了大四,面对考研考公或者是就业的选择,变得更加的迷茫。我之前是一个比较喜欢向学长学姐求教的人,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我走弯路、走错路。现在也是一名大四学生了,我也给学弟学妹一些忠告,希望能帮到你们一点什么。

1.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大三下学期到毕业前这段时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不管你在前两年半的时间做的好还是做得差,只要剩下的一年半做好了就能有一个好的毕业去处,就会给大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2.认清自己、相信自己

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不要为了考公而考公。如果决定考研,要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意志毅力来综合考虑,选好一个专业,不要一味选择好考的专业,也不要过于注重“985”学校的光环,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如果决定考公,就要大概了解自己的性格、习惯适不适合做一份稳定但又相对单调的生活。做了决定就要义无反顾,拿出破釜沉舟、不留后路的勇气和决心,一次性达成自己的目标。

3.一个开始、一个坚持

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抑或做其他的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开始行动的决心、一种坚持下去的毅力。中间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是考研的疲惫乏味期,是考公的瓶颈束缚期,肯定会很难受、很疲惫,这个时候除了要学会通过运动、与人沟通或者其他方式自我调节外,还要有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要坚持,如果坚持不下去我就不会成功!坚持、坚持,我可以!其实所谓的“疲惫乏味期”、“瓶颈束缚期”更是“机遇挑战期”、“成败转折期”,坚持下去就成功了一半!其实考公并不难,只要功夫下到位,就真的没问题!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也算是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