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眼看時間進入11月,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不少市民發現,豬肉價格經過國慶期間相對平穩的時期之後,如今價格又出現漲幅,不少消費者們不禁連呼“吃不起豬肉了”,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豬肉價格還會不會漲?豬肉價格何時才會出現回落?

 豬肉價格持續高位

31日上午,記者走訪了西門菜市、樂群菜市,瞭解到當天菜市的豬肉價格基本都在30元/斤以上。

西門菜市豬肉行的攤販楊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前夾肉、五花肉的價格為30元/斤,仔排的價格更高,達到40元/斤,豬腳價格也從十幾元上漲到了二十幾元。“現在豬肉是一天一個價,大家都覺得豬肉貴,買的人少了很多,有時候25塊/斤都有人嫌貴。”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樂群菜市的攤主蔣女士表示,與上週相比,本週每斤豬肉的價格又上漲了5元左右,和往年相比更是翻了近3倍。“五花肉、前夾肉現在35元/斤,後腿肉32元/斤,仔排45元/斤,就連純肥肉也賣到了十六七塊,唯一沒漲價的就是下水。”

比起普通豬肉,黑毛豬的價格則更高。樂群市場專賣黑毛豬肉的毛先生表示,價格較低的五花肉售價也突破了“四十大關”,而排骨則賣到了五十多塊,肋排售價最高,為57.8元/斤。同樣,超市的黑毛豬肉也佔據了價格高位,記者在灕江路南城百貨看到,生態黑豬瘦肉、五花肉、前腿肉、豬大骨、肉排等價格從41.8元/斤到58.8元/斤不等。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微笑堂、沃爾瑪等大型超市,瞭解到豬肉售價均為30元起步,腱子肉、小裡脊、前排、肋排的售價都超過40元/斤,其中,沃爾瑪的優選肋排售價高達75元/斤。工作人員表示,優選肋排比普通肋排骨頭小、肉更厚實,儘管價格高也有部分市民願意購買。“有些人不那麼在意價格,今天上午還有人買了7斤。”

受到豬肉漲價的影響,蛋餃、豆腐圓子、叉燒等食品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樂群路一家叉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一個月前叉燒售價為40元/斤,現在上漲至53元/斤,越來越貴的肉價讓門店客人大大減少。

市民感慨“少吃肉吧”

走訪過程中,記者聽到很多市民在問完肉價後紛紛感慨“太貴了,根本吃不起肉了”。家住太平路的劉阿姨告訴記者,隨著肉價上漲,她買豬肉的頻率也逐漸降低。

“以前每次都買一兩斤,現在就買幾兩,20塊錢買的肉只能吃一兩天,之前100塊能買七八斤豬肉,現在連3斤都買不到。”劉阿姨說,儘管其他肉類價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比起豬肉還是便宜不少。“現在我們都改吃魚、吃雞了。”

市民黃先生也表示,價格上漲後,他幾乎很少吃豬肉。“晚上七八點之後,一些超市的肉類會打折,如果真要吃的話,我一般都會這個時候去超市買,但剩下的肉很少。”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不僅市民叫苦連天,不少攤販也感到苦不堪言。好幾位攤販告訴記者,如今賣豬肉基本都是虧本的,只是虧多虧少的區別。

蔣女士說,每天到攤位問價的顧客不少,但真正買的人並不得多,以前她每天大約能賣兩三頭豬,但現在只能勉強賣一頭。“如果都零售,就虧得少一些,如果是批量供給飯店就虧得比較多,我們市場有很多豬肉攤現在都不開了,反正都是虧本,不如休息。”

“現在殺豬的價格大概是26元/斤,黑毛豬更貴一點,而且因為太貴了很多人都不吃了,所以銷量也減半,我每個月都要虧5千塊左右。”毛先生無奈地表示,近幾個月,原本的同行有不少已經轉行。“我現在也在尋找雞、鴨、羊的貨源,如果價格不回落,估計更多肉販都會轉行。”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節後肉價節節攀高

國慶黃金週7天,市民們看到,豬肉價格雖未回落,但還算是平穩,但在國慶後,一度盼望著豬肉價格出現降幅的消費者們等來的是肉價的逐漸上漲。

國慶後至今我市的豬肉價格漲幅如何呢?記者從桂林市發改委近段時間的價格監測數據看到,以桂林人最喜歡購買的豬血排為例,10月1日綜合市內12家市場監測到的平均數據為每斤32.92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價每斤20元,同比上漲64.60%;10月7日監測平均數據為每斤33.42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價20.25元,同比上漲65.04%;10月14日監測平均數據為每斤35.50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價20.50元,同比上漲73.17%;10月21日監測平均數據為每斤36.83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價20.50元,同比上漲79.66%;10月28日監測平均數據為每斤40.50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價20.50元,同比上漲97.56%。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到,短短一個月,僅豬血排價格漲幅趨勢已經達到每斤貴了近8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直逼翻番,而其他前腿肉、五花肉、梅頭肉的價格,相比去年同期均價更是從10月1日的110%左右,漲到到了10月28日的150%左右。

豬肉價格的走高,也帶高了其他肉類、禽類的價格,從市發改委的監測數據來看,10月1日,每斤牛肉市場均價每斤47.67元,10月28日市場均價47.58元,看起來環比還略降了0.36%,但實際相比去年同期均價每斤36.50元,漲幅也達到了30.36%。白條雞的市場均價,10月1日為每斤14.67元,10月28日為每斤15.25元,環比增長7.62%,相比去年同期均價每斤10.04元上漲了51.89%。三黃蛋的市場均價則從10月1日的每斤6.96元,同比上漲3.73%,到10月28日,市場均價同比上漲4.98%。從監測數據來看,相較大部分蔬菜價格的穩步回落,豬肉及肉禽蛋類的價格均呈現上漲飄紅之態。

 數據:其他肉禽價格穩定蔬菜價格回落

與豬肉價格走高相比,其他肉、禽類價格變動不大,相對還算穩定。從市發改委的監測數據看,10月1日,每斤牛肉的市場均價47.67元,到10月28日,市場均價為47.58元,環比還略降了0.36%。白條雞的市場均價,10月1日為每斤14.67元,10月28日為每斤15.25元,環比只略增長7.62%。三黃蛋的市場均價則從10月1日的每斤6.96元,到10月28日市場均價只同比上漲4.98%。

從監測數據看,大部分蔬菜價格相對平穩,不少蔬菜價格則出現回落,從10月28日的監測數據看,相比前段的蔬菜價格,上海青市場均價每斤2.58元,環比下降1.90%,同比下降8.83%;苦麥菜市場均價每斤3.29元,環比下降3.80%,同比下降14.10%;萵筍市場均價每斤2.94元,環比下降7.84%,同比下降15.03%。

年內是否有望止漲?

豬肉價格漲幅擺在眼前,對於消費者來說,肉價是否還會繼續上漲,價格何時回落正是最關注的問題。壞消息是豬肉價格年內基本無法實現回落,好消息是市發改委、農業、商務、市監等多部門已經在聯合擬定“豬肉保供穩價”措施,力爭保障豬肉供應,緩解豬肉價格上漲。

豬肉價格為何遲遲不降呢?記者從市發改委、農業部門瞭解到,除了眾所眾知的非洲豬瘟導致大批生豬受到感染的影響,還有就是環保政策引致的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規模化養殖升級導致生豬養殖散戶大量退出,豬肉供給量下降,此外,新一輪的生豬養豬週期處於“青黃不接”的現狀,進口豬肉佔消費比重僅是少量,難以彌補產量的缺口,所以也依然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經歷過上一輪的非洲豬瘟等原因的影響,新一輪母豬補充存欄需要12個月,仔豬育肥出欄則需要約6個月,這個週期保守估計需要18個月。從今年初生豬受到影響開始計算,按這個週期,短期內,豬肉價格可能仍將保持高位,最少要到2020年下半年之後,豬肉價格才有望出現明顯的拐點。

從廣西農業部門公佈的信息來看,一線養殖企業受高盈利驅動,近期疫情較平穩區域的養殖戶信心明顯增強。一般4月到7月是疫情高發期,到9月後疫情會進入相對平穩期,這也為生豬產能恢復創造條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肉牛出欄較去年同期增加39萬頭,肉羊出欄增加212萬隻,家禽出欄增加3.05億隻,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4.3%。上半年豬肉進口81.9萬噸,增長26.4%,預計後期還有增加餘地。

最高賣至75元/斤!桂林豬肉價格繼續攀高,市民吃不起菜販要轉行

入秋後,隨著消費高峰臨近,豬肉價格高位運行,新措施也密集出臺。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明確五大舉措,包括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地方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保障豬肉供應、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8月30日,全國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強調各地要嚴格按照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要求,堅決完成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任務;要千方百計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積極發展禽肉等替代品生產,加大凍豬肉儲備規模;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保持物價總體穩定,落實豬肉保供穩價措施,適時啟動對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從中央到地方,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生豬生產恢復正在穩步進行,市民消費者們還需保持一定耐心,靜候豬肉價格回落的好消息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