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中国高铁将用“中国轴”,美网友:我们永远赶不上中国

从没有窗户、简陋无比的“闷罐车”,到内部有空调、软沙发的“和谐号”,再到无线上网、智能遥控的“复兴号”,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壮丽转身。

突破瓶颈,中国高铁将用“中国轴”,美网友:我们永远赶不上中国


中国高铁

近年来,中国高铁不断创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中国正在研发的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列车,可在全球各地不同轨距和基础设施标准轨制的轨道上运行,极大满足跨国运输需求,有效提升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通互联水平。

而如今,又一则利好消息传出,据《科技日报》10月6日报道,“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高铁将用上‘中国轴’”!国庆节期间,从洛阳轴承厂(以下简称洛轴)现场传出,洛轴目前已完成时速250公里以及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轴承产品设计、工艺研究及样品制造。

突破瓶颈,中国高铁将用“中国轴”,美网友:我们永远赶不上中国


产品也顺利通过了120万公里耐久性工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新一代的“中国轴承”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状态完好,符合各种严苛的标准要求,顺利突破了这以往一直卡着我国高铁脖子的重大技术瓶颈。

洛轴已正式打通了高铁轴承研制技术通道,开始具备了高铁轴承量产的基本条件。

主轴是精密光学坐标镗床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轴承内、外套的径向摆动误差,绝对不能超过千分之二毫米,在高铁列车高速运转前进的情况下,轴承的温升要确保始终不能超过15℃。

这种要达到高标准严格要求的轴承,之前只有德国等西方少数国家能够制造,而如今终于被洛轴捅破了最后的一层纸。

突破瓶颈,中国高铁将用“中国轴”,美网友:我们永远赶不上中国


洛阳轴承厂

洛轴是1954年新中国布局的第一批工业企业,曾经创造了我国轴承行业的多个辉煌时刻,并多次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轴”成功代言。

早在1982年9月27日,洛轴研制的B3—706、707等精密坐标镗床轴承,荣获了国家金质奖。

这也是轴承行业迄今唯一获得的一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而洛轴发明研制生产的这两种规格轴承价格,仅为购买外国同类产品的1/7。这两种轴承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精度轴承制造技术,正式跨入世界最先进的行列,从此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外汇资金。

更为重要的是,介于华为、中兴等民族品牌的遭遇,我们也更为注重国产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的重要性,既能够避免在关键时刻,不被其他国家别有用心的势力“卡脖子”,停止供货直接断粮,发生停止供货直接断粮的被动局面;也能在重要节点上,不至于被人故意供应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产品或者是人为设置后门导致泄密事件频发高发。

高铁,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与共享单车)之一,更是成为中国走向全世界的一张醒目名片。

国之重器,中国高铁,这不仅是一种中国速度,更是一种沉淀厚重中国底气的象征!就在刚刚过去的10天国庆长假,广铁集团共发送旅客195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9%,在整个国庆黄金周总运输量,更是达到了超1亿人次的惊人数量,累计发送旅客1.38亿人次,同比增长5.4%。

突破瓶颈,中国高铁将用“中国轴”,美网友:我们永远赶不上中国


中国高铁

面对此情此景,美国网友发出惊叹: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中国。而印度网友则报以苦笑:印度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

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高铁将最大程度地改变传统的城市概念、时空概念,对人们的生活已经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俄罗斯纪录片《中国速度》中的统计,从北京到上海,路程时间每节省一分钟,就能为中国经济带来将近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同时也顺势带动沿线地区商业和旅游业涌泉式的井喷发展。

在未来,重新安装了“中国轴”的中国高铁也将继续走出国门,随着将来欧亚铁路网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成功搭上中国高铁的顺风车,就将彻底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