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昔日貧困村如今變花園

10月15日—17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脫貧攻堅大型直播報道《最後一英里》欄目組走進綿陽市三臺縣,將直播主會場設在該縣協和鄉紅花園村,向外界展示昔日貧困村的華麗蛻變。

地處偏遠的小山村為何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紅花園村有何特別之處?讓我們走進該村一探究竟。


三臺縣昔日貧困村如今變花園


  歸雁返鄉 產業扶貧助增收

已是深秋,沿著平坦的柏油路前行,一座座農家小樓掩映在碧樹翠竹之間。山林蔥蘢,霧靄氤氳,山間的產業園若隱若現;新村聚居點依山而建,碧水泛波,青瓦白牆的小樓倒映其間,讓人恍惚置身於一座靈秀不失自然的美麗花園。

紅花園村是三臺南路片區較為偏遠的鄉鎮,地處深丘地帶,全村人口1786人450戶,由於受地理條件限制,該村基礎設施落後,加之缺乏支柱產業,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是省定貧困村,全村有貧困戶53戶153人,2014年人均收入2248元,2015年,紅花園村被納入綿陽市農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成為36個核心村之一。


三臺縣昔日貧困村如今變花園


“一人富不是富,人人富才是真的富裕。” 看到家鄉的落後面貌,在外創業的三臺縣政協委員陳志勇毅然回到家鄉,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整村流轉紅花園村的土地,採用“公司+科研院校+基地+電子商務+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領群眾以產業脫貧致富。

陳志勇認為,紅花園村處於深丘地區,三市交界,有著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通過認真分析和考察,他成立了綿陽梓商農業科技集團公司,採用“企業+科研院校+基地+電子商務+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奔康。

在陳志勇的帶領下,公司確定了“紅花園·養心谷”四川原味田園旅遊扶貧為核心的建設項目,項目涵蓋生態健康農業示範園和原味田園康養旅遊區,包括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養顏水果種植區、客棧打造等內容。經過近4年時間的發展,佔地面積2500餘畝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養顏水果種植區、林下養殖跑山雞區和佔地面積1000畝的生態觀光農業區、農家休閒客棧等項目已初具規模。

如今,“紅花園·養心谷”四川原味田園旅遊扶貧建設項目涉及農戶1300戶,帶動群眾4000餘人,通過土地租金、基地園區管理、基地園區用工、農產品銷售分紅等形式享受收益,基地內542戶農戶,實現戶均增收2350元。

擺脫貧困 村民日子美又甜

“在牧場裡上班,不但有勞務收入,還能分紅。”在該村紅牛牧場,正在飼餵種牛的王應春告訴記者,以前大夥兒靠種點水稻玉米生活,想掙錢只有外出打工,現在村子裡不但有了好產業,還有企業了,大夥兒家門口就能就業了。

在家門口“上班”讓50多歲的王應春有點兒“不適應”。牧場裡的活路輕鬆自在,每個月2000多的收入,讓她覺得日子是“越來越甜”。

年存欄母牛200頭,產牛仔180頭,出欄肉牛1000頭的紅牛牧場是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希望。“紅花園村海撥較高,環境優美,而且這裡的坡地適宜種牧草,是飼養肉牛的好飼料。”陳志勇介紹,飼養肉牛解決了部分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就業問題,還可以解決周邊鄉鎮農戶的秸稈焚燒問題,一舉多得。

站在牧場裡,卻聞不到牛糞便的氣味兒。據介紹,牛糞尿通過沼液發酵池處理,將為果蔬基地提供養分和肥料。為了讓村民們致富增收,公司還建立牛博士科普館,免費傳授專業養殖技術,讓老百姓散養肉牛,再由公司統一回收,年出欄量可到達2000頭以上,預計收入達1500萬元以上,農戶可實現增收6000餘元。

在紅花園村,鮮綠的蔬菜、生態優質的稻米和村民生產的土特產品完全不愁銷。公司構建的“雲端363電子商務平臺”讓新鮮的農家果蔬走出山村,走向全國。為了助推雲端363的線下銷售,公司開發了“田中米”鄉村宴席全國連鎖項目,村民們釀製的“郪府洞藏酒”、新鮮蔬菜瓜果、富有民族特色的川菜“九大碗”和自產牛肉製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三臺縣昔日貧困村如今變花園


“現在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小別墅,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你說日子巴不巴適。”王應春樂呵呵地說,除了務工、土地入股分紅,她還準備養幾頭牛賺點“養老錢”,把日子過舒坦。

在該村像王應春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更讓她們感到開心的是,昔日偏僻的山村隨著交通道路、水利等設施的改善後,鄉村旅遊也火爆了起來。集生態、康養於一體的“養心谷”、“鄉村客棧”吸引了慕名前來的遊客,在秀美山水間呼吸清新空氣,在特色民俗中盡情敞開心扉,在休閒娛樂中體味歲月靜好……村民們也實現了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從業者的次第轉變。

隨著脫貧攻堅的穩步推進和‘三變改革’的深入實施,群眾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更多的外出務工者也會走回來,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陳志勇表示,不久的將來,山清水秀、靜謐悠然的紅花園村,一定會成為村民創業就業的福地、遠近遊客嚮往的世外桃源。(張春 傅遠偉)


發現三臺——發現真實的三臺


平臺法律顧問:四川弘風律師事務所

劉勇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