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溧阳“1号公路”以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为出发点,以“三山(南山、曹山、瓦屋山)两湖(天目湖、长荡湖)”为中心,对内串联起天目湖、南山竹海、曹山、瓦屋山等重点景区和市域200余家乡村旅游点,对外联通周边宜兴、高淳、溧水、郎溪、广德等县(市),融入了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元素, 是溧阳的“生态1号”“旅游1号”“文化1号”和“富民1号”。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1号公路跨山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1号公路遇湖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1号公路穿林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1号公路过村

2018年初,溧阳市在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推动更高水平建设溧阳“1号公路”,开展深化溧阳“1号公路”建设工作,强化对“1号公路”沿线整治,我院积极参与到“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建设,派驻项目组深入调研“1号公路”, 编制了《溧阳市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规划》,对串联“瓦屋山—曹山慢生活休闲旅游片区”及“天目湖—南山养生度假旅游片区”重要片区资源的沿线风貌进行统筹梳理,整治提升沿线村庄、设施等综合环境。

规划聚焦特征,注重落地,优化行路观村空间形象,取得了沿线村庄风貌优化、特征显化、乡土强化等成效,提升沿线村民生活品质,展现沿线文化底蕴,凸显沿线乡村风情。

行路 • 优化沿线自然景观环境与设施

为了加强“1号公路”沿线和自身景观资源的融合和开发利用,规划进一步优化沿线乡土自然景观,并在沿途设置了休闲驿站、景观台等设施,兼具休憩观景、停车等功能。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优化沿线乡土自然景观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松岭休憩驿站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姚家休憩驿站

观村 • 提升综合形象

01

彰显本地文化与乡土技艺

为营造良好的形象界面,沿路村庄界面的整治在保留相应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地域文化内涵,并引导利用当地乡土材料。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重要界面建筑院墙整体改造效果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村口标识结合当地石材改造效果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彩钢棚乡土化改造效果

02

路边零散小微空间与建筑整治相结合

为加强“1号公路”沿线村庄与周边零散小微空间的整体视觉感官,统筹优化沿线建筑、院落、菜地等综合环境,营造乡土有序、疏密有致的路域空间形象。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院墙结合垂挂植物乡土化改造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路边菜地规范化整治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宅前屋间道路乡土化整治

结语

溧阳“1号公路”经过持续深入的建设,融入了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元素,不仅打通了溧阳全域旅游的交通脉络,成为溧阳与外界文化、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更承载着溧阳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成为一条推动乡村振兴、引领百姓致富的兴路,一条唤醒城乡记忆和温情的心路。

城乡视角:“1号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助力溧阳乡村振兴

我院亦将持续跟踪服务,结合溧阳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工作,高位统筹、系统谋划,为溧阳“1号公路”的持续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融自|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小栗|涛涛不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