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大家都知道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秩序,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女子”对于“男人”的从属地位,而就算是这样许多礼学家们似乎还感到意犹未足,从而又制定出了更严苛更明确的规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从四德。”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意思就是说,女子在没嫁人的时候要听父亲的,嫁了人就听丈夫的,丈夫死了就听儿子的,反正都要听男人的——可谓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封锁,不给女人一丝一毫能独立自主的机会。

什么?你说那我干脆不嫁人不就完了么?这只能说是现今时代新女性的权力,在封建社会之中,奉行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标准,这不结婚又哪里来的后代呢?所以女子必须嫁人,如果超过一定岁数还没有婚配的话,那政府就要强行干预,直接给你“安排”对象了,反正女人单身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单身。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而且不光是中国,就算在外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恩格斯就曾指出过,“从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一事实中看到了其后一切强权制度 , 一切令人反感的经济关系在历史上和概念 , 也看到了这一压迫现象本身。

所以在封建社会之中,女性的命运可谓极其悲惨,诸如“三从四德”之类对她们的一道道桎梏把她们压迫的喘不过气来,如果你敢稍稍反抗的话,就将会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压!

而《水浒》的作者施耐庵老爷子显然就是男权制度的铁杆拥护者,所以《水浒》之中的女性角色本来就不多,而且几乎清一色的不是淫妇——如潘金莲,潘巧云,贾氏,阎婆惜,就是悍妇——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几乎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今天我们就分别以潘金莲,阎婆惜和扈三娘这三位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女子,来分析一下当时的“男权”是如何来压迫女性的。

潘金莲——不平等婚姻

《水浒》之中的所谓的“淫妇”角色不少,但若论名气之大,影响范围之广,绝对非潘金莲莫属,她甚至都成了后世不守妇道的女子的代名词。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但是实际上,潘金莲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自愿的,更加谈不上平等,我们来具体看看原文中如何描述。

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从这里我们知道,潘金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侍女,然后因为漂亮而被男主人意图非礼,由于她不肯得罪了主人,所以主人就把她许配给了当地条件最差的武大郎以作报复。

而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第一,潘金莲的原生家庭应该很差,所以才被父母卖到了有钱人家做侍女,从这里就能够看出父母对于子女(

尤其是女儿)的绝对支配权。

第二,那个男主人看到潘金莲很漂亮,所以就想要非礼她,可见她就像是一件货物一样,可以被主人随意“使用”,幸亏她告诉了主母这才保住贞洁。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看出,潘金莲其实原本是个勇气和贞洁兼而有之的女性,后来发生的事情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做出的改变和反抗

第三,那主人没有得手后怀恨在心,竟然自作主张的就把潘金莲许配给了武大郎,而在这件事中潘金莲根本就没有任何拒绝的权力。

这一方面说明潘金莲的父母完全是以最大限制的卖了她,以换取最高的价格,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主人对使女的绝对支配。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而武大郎又是什么条件呢?

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而且武大郎是卖炊饼为生,绝对属于社会的底层人士——我们当然不是以貌取人,更何况身高相貌出身等也不是武大自己所能选择的,但是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潘金莲和武大郎这段婚姻,男女双方的条件显然是极其不般配的

而最后发生的一切,潘金莲固然也有一定的责任,但究其根本,还是所谓的男权制度对女性强行要求的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不合理要求所导致,如果在婚姻自由的环境下,潘金莲和武大郎几乎没有结合的可能性,后面的一切也就根本不会发生了。

阎婆惜——“小三”的悲哀

同为所谓的“淫妇”,但是阎婆惜和潘金莲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她并非宋江的原配,而是外室——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小三”。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他那阎公,平昔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
岁,颇有些颜色。三口儿因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此郓城县。

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这阎婆惜同样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只不过比潘金莲幸运的是她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需要靠着她来养老,因此并没有把她卖给别人做使女。

后来宋江仗义疏财,帮阎婆惜发送了病死的父亲,她母亲见宋江又有钱又有人品,就死缠不放,硬是让宋江娶了阎婆惜做了外室。

宋江是个厚道人,给了阎婆惜母女不少银钱,但是他本人无论年纪还是相貌都不合阎婆惜的意,再加上他在这方面也不看重,才被张三给偷了鸡,和阎婆惜做到了一处。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但是这里知道这情况后的一句心里话却很耐人寻味——“

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

这里就能看出,这种“外室”是根本没有任何权力的,甚至男人连她是否对自己“专一”,自己是否戴了某种颜色的帽子都不是十分在意,平时除了钱以外也肯定不会考虑她的感受。

所以阎婆惜当然也有不对的地方——作为“小三”她缺乏该有的“职业道德”,但说到底也是个可怜的女人,若有办法的话,她又何必厚着脸皮跟着宋江,做个没名没分没有未来的人呢?

扈三娘——“兄权”的牺牲品

和上面那两位不同,扈三娘并非“淫妇”,也没有做错什么,完完全全就是男权制度的牺牲品。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其实扈三娘的条件远比潘金莲和阎婆惜好得多,她是扈家庄庄主之女,勉强也算富贵人家的女儿了,她父兄对她也十分宠爱,原本订的未婚夫是祝家庄的三公子祝彪——单从条件上来说倒也是门当户对,颇为般配。

但是后面由于祝家庄和梁山的矛盾,扈家庄也被动的被卷了进来,最后一番大战之后扈三娘被捉,扈家庄投降,祝家庄则是被梁山一扫而空,要不是钟离老人的话差点被满口仁义的宋江给屠庄。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而这时候宋江却做了一件十分缺德的事情,他一边认了扈三娘做义妹,另一边却暗中指示心腹小弟黑旋风李逵带人去屠了本已经投降而毫无准备的扈家庄,从而导致扈三娘没有了娘家人做主,而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这时候宋江这个“义兄”就理所当然的接过了她的婚姻支配权,强行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小弟——猥琐,矮小,好色,无能的矮脚虎王英。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这里可见宋江对于权谋之术的精通,他深知这个年代女性的婚姻支配权首先是属于父母——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就是长兄,然后才阴险的玩了这么一手,用扈三娘的终生幸福做筹码,来为自己收买人心。

红尘君说

由上面我们可以就看出,《水浒》中的三个角色潘金莲,阎婆惜,扈三娘,分别从三种不同女性的身份,充分的诠释了当时男权制度的严苛和冷酷,从各个角度毫无死角的压迫着女性,让她们根本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

从《水浒》的女性角色,来解读封建社会男权制的全方位压迫

注意,我这里用的是“男权”而不是之前比较常见的“父权”,就是因为其外延更加广泛,男权既可以当做父权来行使,同时也能够作为兄权或者主人权或者其它的权力来灵活使用。

其实《水浒》之中的其余女性角色——比如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杨雄的老婆潘巧云和侍女迎儿,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等等,身上也都有类似的枷锁,只要我们从“男权”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话,也能够得出类似的结论。

所以这些女性,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不可能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力和自由,只能被动的接受所谓的“幸福”——比如最后唯一幸存且被封为“东源县君”的顾大嫂,这已经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极致了


参考文献:

《水浒传》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关于男权制的笔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