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都擁有超高的傻x速率

我們曾經在《不可能的三角》這篇文章裡談過做決策時的“放棄完美”心態,即選擇中沒有完美滿足三個相斥選項的滿分答案。

很多讀者在留言中問,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做一個相對較優的決策呢?

我覺得,鍛鍊更符合邏輯的“反直覺思維”,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知乎上,有一個超過千萬瀏覽的問題:在你的專業裡,有什麼基礎知識是和普通人的認識不相符的?

點贊數很高的一條中,答主說他的統計學老師舉過一個“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Correlationdose not imply causation)”的例子,研究表明火災中出動的消防車越多,傷亡人數就越高。

這個結論與我們的直覺剛好相反,難道消防車越多,火情不是應該更快得到控制嗎?為什麼反而死傷人數多呢?

但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推斷出來,因為更多消防車意味著更嚴重的火災,因此往往造成的傷亡也更慘重。

由於大腦的默認設置,直覺成了我們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東西,但也是這個百萬年進化而來的“自帶軟件”,讓我們經常做出錯誤、不謹慎的決定。

認清思維陷阱能幫我們在職場中提高決策質量,避開一個個隱性大坑。

而時常“反過來想想”,則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幫助你取得成功的好思維。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37度2。愛坂本龍一,愛可口可樂,愛做夢。用文字開啟另一個平行世界。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拒絕自我欺騙

像頂尖牌手一樣清醒和剋制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負責的某個項目的數據很漂亮,你會傾向於相信自己準備充分、各個環節完成度高。

但如果效果不理想,就只會怪運氣不好,領導沒把目標定清楚,市場下行等等,而不會承認是自己實力不夠。

這種陷阱又叫“自利偏差”(Self-SevivingBias),簡言之,就是在遇到成功時將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遇到失敗時推卸責任和自我欺騙。

追求絕對理性工作的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們,找到世界頂級賭王之一的撲克牌手AnnieDuke,邀請她分享“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迅速做出最好的決策”。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Annie Duke表示,能否克服自利偏差,是區分頂尖高手和普通選手的必要條件,相比之下,技術和運氣反而不是關鍵。

“最差的決定也可能在運氣的幫助之下贏錢,而最好的決定也可能因為時機不對而輸錢,好和壞不能以結果來定義,必須分清究竟是我的技術好還是運氣幫忙,這點非常重要。”

所以不論輸贏,每局牌結束後Annie都會迅速回溯剛才的比賽,總結自己在決策過程中成功之處和犯過的錯誤。

這種思維可以被借鑑到生活中的每個場景,我們都可以像頂尖牌手一樣清醒和剋制。你只需要反過來想想,以下三種方式對思維進行訓練:

  • 一是放棄慣性思維。

時刻警惕又進入自我欺騙的怪圈,拿不準的時候,多向周圍的人諮詢意見和反饋,收集各種角度的意見,樣本意見越多,越能拼湊出接近客觀的信息。

  • 二是先跟後帶。

顧名思義,接收到意見時,先接受,別反駁,先跟隨再引導。

這是教練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因為人總是傾向於第一時間否決首次接收的對自己不利或引起不適的觀點。

但是,正確做法是,Never Say No,永遠先說Yes。

先說不,你就已經關上了任何可能改變的大門;先說yes,你才能真正沉下心思考:這個觀點究竟想表達什麼,它是真的為了幫助我還是diss我?

  • 三是學會向內看,暫時把尊嚴放一邊。

喬布斯說:我特別喜歡和聰明人一起工作,因為最大好處是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

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說聰明的人沒尊嚴。

聰明人顯然知道尊嚴為何物,但他沒時間去維護: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們必須加速改善和進步,尊嚴和麵子這時就顯得沒那麼重要。

尊嚴不能當飯吃,但如果某個建議或批評真讓自己進步了,那就是真賺了。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今天的你有沒有反思過

昨天的自己是不是傻X?

如果你整天嚷嚷著要學習,要進步,最好先把一個問題想清楚:如何衡量自己的學習成果,確保自己一直走在進步的路上?

畢竟“進步”這種虛擬狀態,既沒有實物產出,也很難向自己、向他人證明你真的有在努力。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時間長了你會拷問自己,“我到底都學了啥?”,“我真的有變強嗎?”,如果沒有確定答案,會感覺挺挫敗。

混沌大學的李善友提供了一個解決辦法———提升你的“傻X速率”。

他在一次課上說到:檢驗自己有沒有成長的關鍵就是當你回頭看過去的自己,覺得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跟傻逼一樣,就說明你進步了。

只要你不斷地發現以前的自己錯得很離譜,間隔時間越短,說明你成長得越快。

股神巴菲特的搭檔和軍師查理芒格也曾說過類似的觀點:

“如果哪年你沒有破壞至少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麼這一年你就算白過了。”

我們平時評論起別人的缺點來都頭頭是道,但最難發現的其實是自身的弱點。

當你的傻逼速率趨近於0時,可能正是你感覺最歲月靜好的時候,但同時也是你最接近被社會淘汰的時候。

But!如果老在同一件事情上犯錯誤,速率提升得再高也是沒用的。

《十三邀》裡,許知遠採訪王石:

許知遠:是什麼成就了今天的你?

王石:我有一個原則,就是同一個錯誤我只允許自己犯一次。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是的,這個速率模型存在的意義在於鞭策你越走越高,而不是在愚昧的深淵裡用同一個姿勢反覆掙扎。

不斷提升認知能力、試錯,然後,不再犯同樣的錯,才是

傻逼速率的正確打開方式。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不要做錯事

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我們常常被教育要dream big,去暢想,去展望,去嘗試,才能過上期待中的生活。

這種想法確實很積極,正能量,但人的苦惱不就在於,處在迷茫期時,對自己想要什麼並不明確麼?

這時候,不如換個更“接地氣”的角度思考:

只要不做錯事,好事就會發生。

避免說胡話、做蠢事,盲目跟風,其實就自動幫你完成了90%的幸福生活規劃。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這種看似消極,逃避,放棄的策略,其實是種很有價值的思維工具,被古羅馬和中世紀的思想家稱為“否定神學”(我們無法說清上帝是什麼,而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

生活中也很常見,大多數人可能說不清自己想要什麼,但你一定明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

如果你問剛畢業的大學生,他想找份怎樣的工作,由於缺乏實戰經驗和感性認識,他可能支支吾吾半天說不清。

但如果你問他不想做什麼,他一定有很多可講的:不要996,不要變態老闆,不要戲精同事,不要過多喝酒應酬,不要一眼能忘到頭的職業生涯等等。

按這個排除法去找,即使沒有明確規劃,也保準能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其次,有計劃地關閉生活中的“消極面”,是通往幸福的真正鑰匙。

投資行為中,投資者經常會談到“積極面”和“消極面”,“積極面”中列舉一切可能出現的積極結果(如豐厚的利潤和可觀的前景),而“消極面”中則是所有可預想的不利結果(如資不抵債,破產)。

有趣的是,最成功的投資者並不會熱衷於研究“積極面”出現的可能性。

相反,只要“消極面”被排除,剩下的結果自然是積極的。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試想一下,如果一位投資者每次都能夠避開破產、資金鍊斷裂或難以抵消欠債等不良結果,那麼反過來,他一定就可以擁有可期的前景。

我一個發小是這樣攢錢買房的。

剛畢業時工資低,他想著節流,於是下了記賬軟件吭哧吭哧記錄每筆花銷,沒2月嫌煩,再也不記了。

後來他一想,記賬不就是為了控制不必要的開銷?那就把不該買的東西記下來就行了,這很省事啊。

結果他就堅持記錄想買而不該買的東西值多少錢,每到月底,看著自己因為關閉慾望而省下來的大筆資金,內心別提多滿足了。

因此這個習慣也得以堅持下來,最終幫他攢夠了第一桶金。

同理,我們總說要尋找快樂,過得開心,去哪找?

迴避可預測的痛苦就到達快樂的起點了。

http://kuaibao.qq.com/s/20190311A0UPYP00?refer=spider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459753

《清醒思考的策略》,[德]羅爾夫▪多貝里,中信出版集團

真正的聪明人,都拥有超高的傻x速率

直覺讓你犯過什麼錯?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37度2。愛坂本龍一,愛可口可樂,愛做夢。用文字開啟另一個平行世界。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和影視截圖,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