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書的三個內容,分別是陪伴、解碼和鼓勵。

陪伴

在豆瓣高分電影《克萊默夫婦》中,父親克萊默忙碌於工作和兒子之間,顧此失彼,導致兒子比利憤怒地發出“我恨你”的心聲。

“搬起磚我抱不了你,放下磚我養不起你”成了無數為了孩子而疲於奔命的父母的真實寫照。可是,父母的“傾情付出”就一定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嗎?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說:“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童年只有一次,愛要伴隨左右。對於成年人來說,愛或許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在孩子的世界裡,愛就是他的全部:誰接送他上下學、誰在他需要時及時出現、誰給他講故事,他就知道誰在愛著他。就如兒歌中所唱: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陪陪我。

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個性修正的黃金期,在此期間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如何做到高效陪伴呢?

第一,全情投入。親子陪伴切忌一心多用,十分鐘的全心投入比邊刷朋友圈邊陪孩子幾個小時敷衍了事更有效。

第二,安排特別時光。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無論是飯前的家庭成員每日分享,還是一次短期出遊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解碼』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作者認為孩子的行為不當無非是缺乏知識、意識或者有效技能的行為。換言之,他們做出的只不過是與其年齡相匹配的行為。面對孩子的“暗語”,如果只是單純地命令、責怪或無視,都將帶來長遠的弊端。

對此,父母要學會做“密碼破譯員”,破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孩子行為不當的四個錯誤目的,分別是:

001 尋求過度關注;002 顯示權力;003 報復;004 自暴自棄。

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會以不做家庭作業來獲取關注(嘿,看看我,你們看我),顯示權力(我就不做,看你們能把我怎樣)或者尋求報復(在你們心中,分數比我還重要。你們讓我傷心,我也要讓你們傷心)又或者表示無能為力(我根本就不會寫)。

掌握了孩子的錯誤目的,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積極暫停。在發生衝突時,平衡好情緒,短暫離開片刻以便給彼此一個情緒緩衝區。

第二,目的揭示。採用“會不會……?”的句式尋找根源。比如,“你不想寫作業,是不是因為不會寫呢?”

第三,對症下藥。找到根源後,父母就可以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比如,如果孩子是為了尋求關注,可以交給他們一個小任務。

孩子的行為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廬山真面目”,則是他們為了尋求價值和歸屬感的心理需求。只有做主動型、學習型家長,才能在實踐中找到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路。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鼓勵』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親,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兒,讓我們彼此關照,共同成長”。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對女兒如是說。

儘管父母之於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但作為人生的第一任導師,父母最大的使命莫過於在孩子人生早期為他們播下愛與信任種子,使他們能在未來獨當一面。

鼓勵,就像春風細雨滋潤孩子的心田,讓自信的種子在心靈的沃土之上,不斷長成參天大樹。 哪怕孩子表現不佳,我們依然能夠通過共同學習,一起合作來給予彼此鼓勵。

如何贏得合作呢?可以試試“合作四重奏”,下面以孩子考試不理想為例:

001 表達理解:你這次考試考差了,心情肯定不好,對嗎?002 感同身受:看到你不開心,媽媽也感到難過。003 坦誠看法:分數低讓你難過,說明你很好學,真棒!其實媽媽以前也會為考得不好而難過哦!004 關注方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次考試考得不好的原因,好嗎?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時務必區分開與讚揚之間的差異。請對比下面兩句話:

A:好孩子,你這次拿了一等獎,我真為你驕傲。B:這次比賽你認真地準備並獲得了好成績,你感覺怎麼樣?

很明顯,第一句是讚揚,第二句是鼓勵。雖然讚揚也能促進和改善孩子的行為,但必須謹慎使用。孩子可能會因此而變成“討好者”,容易把自信完全建立在“他信”之上。而鼓勵的落腳點則更注重在強調孩子的付出以及自我感受上。

總結一下,高效陪伴讓孩子感受關懷與力量;解碼不良行為背後的語言,讀懂孩子的內心;愛的鼓勵,為孩子播下自信的種子。

其實,沒有人生來就是優秀的父母。董卿說:“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個這樣的人。”親子教育是一次攜手旅行,孩子的健康成長之旅也是父母不斷自我完善地探索。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優秀的父母都這麼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剽悍晨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