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揭秘!“学霸区”真正位置是这里

新学期伊始,排座位又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坏与座位有很大关系,甚至借用网络热词

“C位”来形容,仿佛孩子坐上“C位”,孩子就能够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孩子就可能成为学霸。

“理想座位”

真能实现爸妈理想吗?

"我们孩子个子小,可一定要安排坐前面啊!”"这孩子老走神,能不能给安排在前两排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也许能更专心听讲。”"我家孩子眼镜度数又上升了,老师可以把咱们座位调前一点吗?”"我们家孩子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都是因为他的同桌不好好学习影响他。”"我们家孩子和她同桌关系不好,上学期没少回家跟我哭鼻子,这学期,我一定和老师好好说说给她换一个同桌。”

乍听之下,爸妈心目中的理想座位,确实很不错,既照顾了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又能让熊孩子们秒变学霸。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班主任们异口同声地回答:NO!

孩子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位置前后没有必然的关系。

老师通常对全班孩子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关注前排的孩子,上课时也都是前后走动,不会只盯着前排的孩子看。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因为坐在老师跟前,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要在老师跟前好好表现,否则做什么小动作立刻会被发现。

如此一来,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守规矩,好好听课,肯定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


总之,坐前排到底能不能秒变学霸,关键还是看调换座位是否对孩子产生这种心理暗示。所以,理想座位的效果因人而异。

家长眼中

容易出学霸的“黄金座位”

有趣的是,第一排居然没有入选“黄金座位”。

原因是家长认为第一排靠近黑板,容易吃粉笔灰,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使用白板。

老师揭秘!“学霸区”真正位置是这里

不过,第一排没有进入“黄金位置”也有道理,老师一般不会在第一排停留。老师们说,家长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求坐中间靠前位置,最常见的接口是:近视

按照资深班主任的经验,学霸经常出没的位置其实在这里:

老师揭秘!“学霸区”真正位置是这里

为什么靠后排的位置反而是学霸聚集区?

许多爸妈觉得:前排孩子受关照,这个观点是个误区。老师在教室里转悠时,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时间略长一些。因为在后排老师站着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所以会多指点同学几句。

而且学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从低到高排的,相对来说:个子矮的同学,尤其是男生,自我保护意识会略强一些,有时不太容易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而坐后排的高个同学,似乎更阳光一些,听得进建议和意见,进步会比较快。

老师也说,这张位置图仅仅是相对而言,并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学里就没有学霸了。

对于排座位,老师们的建议是:

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绩好不好,和座位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看孩子的领悟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心里是不是憋着那股劲。

教室不同“地段”

对孩子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排座位”对于孩子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很多家长想的那么大。

对于座位的纠结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家长的焦虑。首先,现在解决了大班的问题,一个班里就三四十个孩子,“最后一排”也不过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师关注不到的问题。

其次,老师上课会有针对性地提问,也会走下讲台,孩子即使想在后排搞点小动作,老师也能及时发现。

如此看来,只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难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家长们,也不必太担心啦。

对于有视力问题的孩子

医生这样建议

坐后排的同学也有好处,坐得太靠前反而容易近视,低年级孩子坐5米以外对视力最好。

对于网传的“黄金座位”,眼科教授医生却并不认同。低年级的孩子都有一定度数的远视储备,坐得离黑板太近,远视储备消耗得越快,反而容易近视。

专家说,孩子的视力正处于发育阶段,坐在5米以外对视力是最好的,算起来也就是教室第四排往后的座位。

专家表示,坐在旁边其实没有关系,只要不是长时间固定坐在那里,就不会引起斜视。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教室的前中后排轮换着坐。

老师揭秘!“学霸区”真正位置是这里

不存在“学霸区”,大多学校座位一周一换

综合了多位班主任老师安排座位的方法,虽然各具特点,但都有一个共性,“学生们都没有固定位置,几乎一周一换”。多数班主任均表示,由于同学的座位都轮流更换,并且是科学搭配,所以不存在“学霸区”这一说法。

至于科学安排的依据,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按学生身高的高矮排座。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避免高个子挡住矮个子。

同时,还要考虑到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比如近视、斜视、弱视等。另外,也会按照学生们的性格特点排位,爱动的学生和安静的学生坐在一起,男生和女生交叉排位,起到互补作用。

老师揭秘!“学霸区”真正位置是这里

老师一般按什么原则安排座位?


一些常见的“座位编排”标准:

1

按学生的身高编排

按学生身高的高矮编排座位,这是老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一个小组中,将不同高矮的学生搭配适当,让个矮的学生排在前面,个高的学生排在后面,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做到一点,并且时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我是大个子我要照顾小个子,我应该在后面。坦白而言,这种思想方便排座,还教育学生要懂得谦让。

2

按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

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性千差万别,如果把性子较急,爱动的学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处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出现打架的现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说话、搞小动作的学生排在一组,这样就等于又给这些孩子提供了乱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教学和活动效果。

同时,教师在编排座位时,还要考虑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学生,要让这些“特殊”的学生在座位编排上就感受到心里上的尊重。所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编排座位,是为全班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长环境。

3

按学生平时的表现编排

在给学生排座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保证小组间的实力的“势均力敌”。这样的编排,小组与小组间的悬殊不是很大,有利于各小组间开展各方面的竞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内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有区别、有差异的学生相互搭配,可以调动优带差的教育资源,在小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以达到最终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学习环境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状态,但是学会克服复杂的学习环境也是同学们提高自我的一种历练。

一个班的面积是固定的,老师安排谁坐哪个位置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因此,学会服从安排也应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希望孩子能够更顺畅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课堂座位并没有严格的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而达到这个“合适”,需要的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信任和沟通。

所以,请家长们信任老师和你的孩子,老师会尽心尽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而你的孩子也有能力在他的“区域”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