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最近一直在關注貴州12大特色生態產業發展方面的消息,其中第一個就是茶產業。茶產業是貴州傳統的優勢產業,發展情況怎麼樣?能否全面衝刺全國第一?還有多少路要走?

貴州茶在全國有啥優勢?

進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以來,茶就是我們中國人生活中極為重要的東西。

2018年中國茶葉國內銷售量就達到191萬噸,而當年全國的茶葉產量261.6萬噸(幹毛茶),換句話說,中國產的茶葉,大部分都被國人消費了。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主要產茶的省份有18個,2018年茶園面積4395.6萬畝,佔世界的60%,產量佔世界的40%以上。把貴州茶擺進全國來看,出一個什麼位置呢?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 第一,從種茶歷史來看

貴州種茶的歷史非常悠久,因為茶本就發源於貴州。茶發源於雲貴高原是業界認定說法,更具體的說,就是發源於貴州。

1980年就在貴州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顆“茶籽化石”,世界茶源地,貴州“乾淨茶”,延續千萬年,從古走到今,你能說貴州種茶的歷史不悠久嗎?

  • 第二,從自然條件來看

既然是世界茶源地,必有其得天獨厚的地方。事實正是如此,貴州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的氣候特徵,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此外,貴州省境內多以喀斯特地貌的山區為主,土壤透氣性好,富含各種有益健康的礦物質,因此,誕生了我國唯一以省級為單位的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貴州綠茶。

  • 第三,從茶葉品質來看

自古以來,貴州茶葉的品質就是頂級一流的。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中便有記載:“(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這個記載表明,黔地不但產茶的地方很多,而且品質極好。

以貴州綠茶為例,茶水浸出物含量40%以上,比國標高6個百分點;氨基酸含量4%,比國標高1個百分點。

今天在貴州茶,依然是品質一流。湄潭、鳳岡、普安等9個縣成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佔全國示範區總數的1/4。貴州向世界捧出的,是一杯健康的“乾淨茶”。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 第四,從種植面積來看

茶園面積全國第一。到2018年底,貴州茶園面積752萬畝,連續6年全國排名第一,佔全國種植面積的17.11%,形成了黔東北、黔西北、黔東南、黔中、黔西南五大產業帶。

這個第一,是近些年才衝上來的。10年前,貴州的茶園面積僅有102萬畝,全國排名第十。從第十到第一,種個茶貴州也在後發趕超,平均每年以65萬畝的速度在增長。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2018年茶葉種植面積前10位

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全國重點產茶省份茶園面積前10名,資料來源中國茶葉流動協會,其統計貴州2018年茶園面積為684.3萬畝(實際752萬畝),依然是第一。第二雲南為666.8萬畝,第三四川為545.1萬畝。

  • 第五,從產量產值來看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2018年幹毛茶產量前10位

2018年,貴州茶園投產561萬畝,幹毛茶產量19.93萬噸,位居全國第六。產量第一福建40.16萬噸,第二39.81萬噸,都是貴州產量的兩倍;第三湖北31.44萬噸,第四四川29.5萬噸,第五湖南21.36萬噸。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2018年幹毛茶產值前10位

幹毛茶產值全國第一。

2018年貴州幹毛茶產量只有19.93萬噸,但產值281億元卻居全國第一。產值第二的是福建257.36億元,第三四川246.04億元,第四浙江206.25億元,第五湖南186.17億元,第六雲南164.61元。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來梳理對比一下,看看貴州茶有沒有躍居全國頭把交椅的潛力。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通過上圖,我們很容易看出,在面積、產量、產值三個方面,貴州搶佔了兩個第一,雲南搶佔了兩個第二,四川搶佔了兩個第三,福建搶佔了一個第一、一個第二。

雖然幾家咬得比較緊,但貴州茶的比較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可以說,我們已經坐上了全國茶產業的頭把交椅,但要全面衝刺全國第一,還有一段路要走!

——產量必然上去。貴州還有近200萬畝茶葉都是近年才種下的,還沒投產哩!未來幾年陸續投產,先期投產的進入豐產期,貴州茶葉的產量和產值必定持續上升,這個基礎後勁的優勢很強。

——品質好價值高。產量雖然第六,產值卻是第一,為什麼?只有一個解釋,貴州茶能賣上好價錢,這是貴州茶品質好的體現,品質好才能價值高。以此觀之,貴州茶麵積、產量、品質的領先,必然全面坐穩全國第一的交椅。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貴州茶的差距在哪兒?

找差距,是為了補短板。貴州茶要全面躍居全國第一,我們要看到優勢,增強自信,勇往直前。在此過程中,我們更要看到存在的劣勢,把差距找出來,把短板補起來,把產業強起來,真正實現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的轉變。

貴州茶產業的差距在哪裡呢?

  • 第一,品牌叫得不夠響

全國十大名茶,貴州僅佔一席。十大名茶主要有五種說法,其中三種說法包含貴州的都勻毛尖,也就是說都勻毛尖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但貴州缺乏更多在全國叫得響的茶葉品牌。

下面是收集到的貴州各地的一些茶葉品牌,你知曉幾個?

貴陽:羊艾毛峰、開陽富硒茶、清河翠芽......

遵義:湄潭翠芽、遵義紅、正安白茶、綠寶石、小葉苦丁茶、鳳岡鋅硒茶......

六盤水:水城春、九層山、保基茶葉......

安順:安順毛尖、高原茗珠......

畢節:烏撒烤茶、奢香貢茶......

銅仁:梵淨翠峰、姚溪貢茶、石阡苔茶......

黔東南:雷山銀球茶、侗鄉雀舌......

黔南:都勻毛尖、貴定雲霧茶......

黔西南:普安紅、萬峰綠、八步紫......

2017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排行(單位:億元)

  • 第二,茶業大企業不多

貴州有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達到4990家,但是大多數規模都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茶葉加工方面,品牌運營企業比較缺乏。這個自不必多說。

  • 第三,產業結構比較單一

主要就是種茶、摘茶、製茶,茶葉深度開發,茶文旅整合等還有許多值得深化的地方。

全面衝刺全國第一,貴州茶還有多少路要走?怎麼走?

貴州茶如何邁步從頭越?

針對前面提到的貴州茶業存在的一些差距,在努力補短板、謀趕超。

2019年春天的時候,貴州掀起了一個草產業發展的宣傳高潮,這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貴州一鼓作氣推薦茶產業發展的一次造勢行動。

就在這個春天裡,遵義市遵茶集團宣告成立,目的是推進遵義茶產業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供應鏈轉型升級,向著建成全國茶產業第一市的宏偉目標進發。

從銷售上看,貴州茶葉已經邁開大步走向海外市場。2018年貴陽海關共檢驗檢疫出口茶葉2834.6噸、貨值6200.2萬美元,茶葉出口國家從傳統的中東向北歐、東南亞、美國轉移,茶葉出口產品類型包括綠茶、紅茶、黑茶等。

從品牌建設上看,貴州綠茶、貴州紅茶、貴州抹茶、貴州黑茶等核心品牌正在樹立,各種品類的貴州茶的品牌價值正在形成。

有理由相信,傳統積澱深厚、開發後勁十足、正在跨越發展的貴州茶,千億產值的目標將加速實現,不僅能全面躍居茶產業全國第一,還將健步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