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水保”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荒坡變成“當家地” “瘦地”變成“生態田”

梓潼實施“水保”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实施“水保”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邊坡地”種滿致富果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荒坡變成了‘當家地’,‘瘦地’變成了‘生態田’,土地、水、氣候等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近日,記者在梓潼縣仁和鎮柏果、檬椏、天樂等高山村看到,水土保持項目區內田間道、生產路、機耕道,四通八達,村民們正在搶收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隨處可見一派豐收的喜悅景象。

“項目區經過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後,土壤理化性質得到很好改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大大增強,坡面徑流得到較好控制和疏導,水土流失大大降低,水土資源合理利用!”梓潼縣水利局局長楊光勇介紹說,梓潼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蝕為主,5·12“汶川”大地震後,全縣水土流失面積877.24平方公里,佔總面積60.75%。流失面積主要分佈在深丘區和低山區。特別是地震造成地表結構不穩定,發生大面積的水土流失。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完成石雞河、龍洞河、雙河、長梁河、響水河五條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任務,涉及14個鄉鎮63個行政村,全縣累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53.95平方公里,累計投資逾3億元。

近年來,梓潼縣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出臺各種考核辦法及獎勵措施,從管理、資金、技術等多方面支持水土保持項目建設。在項目立項、前期規劃工作中,注重項目調研,廣泛徵求鄉鎮村社意見和建議,聽取當地群眾需求是什麼?希望解決什麼問題?建設後起到什麼效果?滿意度如何?同時,突出抓好“五個結合兩個看兩重視”:即項目建設與把青山變金山相結合,與精準扶貧、水利扶貧、水利大會戰相結合,與項目區水利基礎設施現狀相結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當地產業發展規劃相結合,與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幸福美麗鄉村建設,改變群眾百姓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看當地黨委政府、村社對項目實施的重視程度,看幹部群眾的迫切願望和積極性。確保實現規劃佈局合理,發展前景長遠,建設實施效果明顯,示範帶動面廣,群眾滿意的建設目標。高度重視工程建設期間質量,打造優質放心工程,高度重視工程後期管護,延長使用年限,杜絕重建輕管現象出現。

與此同時,梓潼縣還加大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工作,堅決做到“四個一批”即“約談一批、曝光一批、掛牌一批、處罰一批”,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生態紅線意識、建設單位的法律責任意識,有效防治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

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縣水土保持項目實施後,項目區年蓄水能力增加60萬立方,保土能力增加6.3萬噸,植被覆蓋率增加到50%以上,惠及農民73081人。同時,還通過大戶、業主建成蜜柚、金寶李、桑葚等產業基地,發展了一大批食品加工廠和旅遊、農家樂等新興產業,帶動貧困人口2114人實現脫貧。(敬守俊 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斌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