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橋和支架有何不同?

816337459566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和冠脈支架手術是治療冠心病的兩種有效的方法。兩者的區別有哪些?

一、兩種手術開展的科室不一樣

1.冠脈支架手術

屬於內科手術,要住進心內科治療。支架手術一般對病人損傷比較小,術中只要局麻就可以,術後恢復也比較快,術後當天就能下地行走。

2.冠脈搭橋手術

屬於胸心外科開展的手術。對病人損傷比較打球,需要開胸做,而且要全麻。術後恢復也相對較慢。

二、兩者適用範圍不一樣

由於支架手術對患者損傷小,術後恢復快,因此對於冠心病患者藥物治療無效的通常首先都會進行支架手術。而且,隨著支架手術的不斷進步,以前很多支架不能解決的問題,可能都會慢慢的被攻克。

而冠脈搭橋手術更像是治療冠心病最後的方法,當支架治療失敗的時候,沒辦法才去進行冠脈搭橋手術。

三、兩者作用的機理不一樣

1.冠脈支架手術

如圖所示,冠脈支架手術是冠狀動脈堵塞後,先用球囊將堵塞部位擴開,然後再放進入支架,將堵塞的斑塊撐開,恢復血流供應。

2.冠脈搭橋手術


如上圖所示,紅色圓圈部位長斑塊了,堵塞了血管,導致遠端血管得不到血液供應。冠脈搭橋就是,取一段人體其他部位的血管(內乳動脈,大隱靜脈都可以),一端連到主動脈,另一端連接到斑塊遠端,直接跨過了堵塞的部位,就像重新搭了一座橋一樣。

兩者沒有明顯的優劣,只是各自適用的範圍不一樣而已。


石佛山下小醫生


搭橋和支架的不同就在於解決問題的原理不同。簡單來說就是重要的血管發生了狹窄堵塞,醫生需要想辦法讓血管變得通暢,搭橋和支架是兩種常用的方法。搭橋是用另外一個血管直接跨過狹窄的兩端,這樣血液就能直接從這個新的血管內走,類似於一條路出現了斷裂或者塌陷,然後在這個地方修一個橋,保證路的暢通,這就是搭橋。支架就是不用取新的血管,直接在這個狹窄血管的狹窄處放個支架,把這個血管撐起了,保證血流的通暢。

只是這兩個手術各有自己的適應證,並不是支架一定比搭橋好或者搭橋一定比支架好。原則上全身的一些重要血管都可能會用到這兩種手術,但是用處比較多的還是在心臟相關疾病。

心臟搭橋手術的適應症

心臟搭橋手術的適應症也就是哪些症狀適合做心臟搭橋手術,主要有:

  1. 左主幹病變;

  2. 三支及以上的血管發生瀰漫性病變,狹窄嚴重。  

  3. 伴有心衰,需要完全性重建血運恢復心肌。  

  4. 合併症較多,如糖尿病導致的血管病變較嚴重。  

  5. 嚴重的冠狀動脈損傷、心臟壓塞、室間隔穿孔等心臟急症

  6. 心臟支架置入術後不能耐受抗凝藥的患者也可以考慮心臟搭橋術。

心臟支架手術適應症

  1. 急性心肌梗死;

  2. 心絞痛藥物醫療效果欠佳,包括穩定性和不穩定性心絞痛;

  3. 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血管有75%以上狹窄。

到底如何選擇?

手術的選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微創是發展方向,心臟支架手術的創傷較小,隨著技術的發展,支架手術的適應症可能會越來越廣,當然一切都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為了微創而微創,一切以患者健康利益為基準。


Dr嶽


張醫生為你解答:搭橋與支架。

冠心病的患者,想必對“支架”這個詞都不陌生,我們心臟之所以能晝夜不停的跳動,靠的是左右兩支冠狀動脈給它不停的輸送新鮮血液。當我們不注意健康管理,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時候,冠狀動脈內壁就會慢慢的長出斑塊,進而導致冠脈管腔狹窄,引起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

當冠脈狹窄程度嚴重,或者急性閉塞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把狹窄的血管再疏通,此時,我們可以做冠脈支架。通過橈動脈(手腕處),用導絲把網狀支架送入到冠脈狹窄的地方,撐開狹窄血管,可使狹窄處遠端恢復供血。目前,我們國家冠脈支架植入已經十分成熟,已經使無數急性心梗的患者得以重生。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冠脈搭橋,與支架不同。需要先取一段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如乳內動脈、大隱靜脈),然後縫合在狹窄冠脈的近端和遠端,使血液可以繞過狹窄或閉塞的冠脈,流向狹窄遠端的心肌細胞,這段移植過來的血管,就像一座橋一樣。搭橋一般適用於冠脈多支多處狹窄、冠脈分叉處狹窄、支架植入失敗等患者。搭橋是要開胸做手術的,創傷要比微創介入(支架)大,有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搭橋與支架的選擇,不是根據病人的意願,也不是根據醫生的喜好,而是要根據病情、患者整體狀態、年齡、血管情況等綜合考慮。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strong>

張醫生在線


搭橋跟支架確實是有著很大的區別。搭橋就是冠狀動脈搭橋,需要心臟大血管外科來完成。一般情況是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比較重,多處的病變,甚至累及到左主幹的病變,這種情況就做冠狀動脈搭橋,搭橋一般是三根橋血管向內主動脈,也就屬於動脈橋,再就是靜脈橋,三根橋的費用基本上是在6萬元左右。冠狀動脈支架是由心內科醫生來完成,採用介入微創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橈動脈穿刺。橈動脈穿刺不成功,可以選擇股動脈,甚至肱動脈,穿刺送導管,球囊擴張,然後支架釋放的過程。所以兩者有很大區別,一個是需要開胸手術,一個是介入微創。搭橋恢復時間比較長,但是支架恢復會非常的快,創傷非常小。


美MLDXF


所謂搭橋,是指是指通過手術取病人自身其他部位的血管,跨越冠狀動脈的狹窄部位,搭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上,與遠端血管吻合,解決心肌缺血的問題,所用的這根血管,其作用就像橋樑一樣,所以叫做心臟搭橋。可以把它理解為,是幫助心血管新建的側支循環途徑。

支架,則屬於介入治療的範疇,在冠狀動脈中放入一個支架,撐開血管,從而增加血流量。

也就是,搭橋相當於開闢新道路,支架相當於拓寬舊道路,就是這樣的情況了。

至於患者到底該做搭橋還是支架,其實是有這麼一個原則,能吃藥的不放支架,能放支架的不做搭橋。主要就是因為,支架置入就算失敗,還可以再做。而心臟搭橋手術就很複雜了,風險也比支架高。

總之,具體怎麼做,醫生是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