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生 追尋武術的技術脈絡

人最大的智慧,是把自己的來去弄清。這個話,是我丹法的師父說的一句精言。

今天我借這個話, 是有一些感慨。 很久以前,看一個電視短片叫《女孩,雪橇犬,合氣道》,那裡面的女孩,立志成為中國第一個合氣道女範,大概還被日本的電視節目介紹給日本的觀眾。 這個節目,我談了很多次的感想。

時間久了,感慨不再。但是, 有一點,就是日本合氣道的技術脈絡,我只能說,服氣。片子裡,一個名字叫“瀋陽”的中國合氣道男師範,講解合氣道是怎麼從劍道演變來的,一招一式,解釋的十分清楚。

那麼,我們中國的拳法,就拿形意拳來說,是怎麼演變的呢?我在本地,有兩個形意拳師父,一個對於內修有很深認識,另一個是實打實的實戰高手。我先認識的內修的師父,在他的推介下,見到實戰的師父,第一面,師父給講的,是槍法。師父沒有明說,甚至師父自己可能沒有認識到這個槍法是馬上還是步下的。

風雲生 追尋武術的技術脈絡

但是,後來我一品,這個就是馬上的槍術。莊主,你結合我另外跟你討論的一個帖子,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我強調騎兵和步兵的區別。現在形意拳跟現代搏擊在擂臺上,吃虧在哪兒?

實際上,這個帖子本身,我最早的立意,是想從心意,形意,意拳,這個角度去分析,但是,最近貼吧裡關於門戶的話題很敏感,於是……最近,香港有一個電視節目,《形意本源》《威風八極》,你都找來看看。但是,那裡的一些東西,都可以作為失敗的例子來看。現在,傳統武術,形意拳,八極拳,現在毛病是什麼?是一個騎兵,拿一個三八大蓋,騎馬上,跟一個日本鬼子拼刺刀。這個,說粗點,純扯蛋。騎兵,就是要快馬利刀,一下就到你跟前,一招拿下。

形意拳,都是接手打法。但是,你跟現代搏擊打,想接手什麼的,就是一個捱打。很多人都反應這個問題,跟現代搏擊打,接手就慢了,就捱打。每到這個時候,我就不能再說了! 窗戶紙,一捅就破了,一般朋友,我給捅破了,我以後怎麼教徒弟?

實際上,為什麼要接手?因為兩匹馬,對著衝鋒,兩馬一錯鐙,時間很短,不存在刀來槍往的,好幾個招數。上次說了,有本書,還說,馬上交鋒,就練一個刺槍,那也是扯蛋。你刺別人,就算人家不躲,被你刺了,那個反作用力,都可以使你脫臼。所以,古代的戰將,開始用的是馬槊,但是那東西製作很費事。馬槊可以在衝擊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己斷裂,來保持武將的手臂。師父給講的槍法,實際上是一個假動作,對手一應,我槍一撥,斷喉!

搭手飛人,是被罵臭街了的一個話。為什麼被罵?大傢伙望文生義,都以為,一搭手,人就飛了…… 實際上呢?是一搭手幾乎同時就進去了,幾乎進去的同時,就把人弄飛了……

那你要判斷錯了時機,對手是個假動作呢?也就捱打了。騎兵,就是一搭手就進。我推薦你看的片子,就是對面很多刺刀,刺啊,刺啊的,騎兵晃壞了眼睛,晃壞了心神,進不去,停了馬,跟步兵原地糾纏,於是……

你要明白,冷兵器時代,騎兵可以說是戰爭之王,但是在馬沒跑起來的前提下,跟步兵打,就是個死。楊再興帶一百多人,差一點挑了金兀朮,但是馬陷在小商河,於是只能被射成篩子。關羽快馬利刀,衝過去,一招就斬了華雄。

這些,都是比喻。實際上,具體到形意拳裡,就是你能不能進去?形意拳,八卦,太極拳,看拳不能光看架子,還要看這個拳是從哪裡出來。功夫要練到身上。身上有東西了,跟現代搏擊對抗的優勢,就是在身上。身與步合,人就能通身是力,沒有死角。簡單用肩一撞,就足以讓對手岔氣。步法到了,身體就是靠在對手身上,對手也就是一個跟斗。

拳打三節不見形是也。《龍虎門》裡,火雲邪神的神力無敵,最後甄子丹只能埋身近戰,戰而勝之。前些年,我的一個學生,到廣東拜訪一些名家,結果把一個拳法支系的代表性人物,弄了一身泥腳印子。其實,就是一開打,他就跑開了,跑來跑去,見空就踢一腳,最後這位老師捱了很多腳,傷害沒有,但是剛下完雨,弄一身腳印。

另外,用肩撞飛人,你得看他的腳在哪兒?你想,腳不到位,就算功力深,把人撞飛,自己不倒嗎?實際上,告訴你,你馬上就能。這個東西不是秘密,只是莊主你大概一直是從功夫的角度看問題。你要換個角度,從技術看,很多東西,其實都不用練。

以上文字,是以前在網絡上跟人討論技術,今天早上還沒起,手機鬧鈴響,就看到微博有一個對我的評論,說看不懂我表達什麼!其實,我原來很多這樣的技術文,其實都是對話的,我整理的時候,刪除了對話!很多寫過的東西,都找不回來了!

基於實戰的角度去研究武術,再研究中去分析,追尋技術演變的脈絡,不要輕易否定什麼,這個研究的過程,你會獲得無窮的智慧,這就是武術的修煉,獲得的結果是戰鬥力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