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案例

某製造企業2016年底聘請了一位廠長,負責公司一個地區分廠的全面管理工作,當時談好年薪30萬,其中60%平均到月度發放,即每月固定工資15000元,另40%到年終計發,對於年終的12萬,老闆簡單說明了要做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來計算。

2017這一年,由於受到市場環境的各種影響,工廠的業績相比上年有所下滑,內部管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有幾個批次的客戶退貨,損耗率和廢品率也有小幅的增加,還發生了一起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公司不少的經濟損失。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但是這位新廠長認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和能力是非常值得認可的:

1、由於市場的客觀制約,很多同行都有較大的業績下滑,可是他管的工廠下滑幅度算是小的。

2、自己吃住都在廠裡,一個月難得休息個一兩天,對工廠傾注了自己的心血。

3、對流程進行了梳理、工藝做了改進,效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4、雖然員工幹部的流失率比較高,都是因為自己悉心維護公司利益,儘量不加薪、少加薪,控制成本,對不負責任的人員及時進行了清理。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新廠長認定老闆會體恤他的付出,期待老闆在年終給的年薪能達到15萬左右,因為他聽說老闆是不錯的人,也比較大方,對員工也很慷慨。

到了2018年2月初,老闆告訴他年終獎是10萬整。新廠長能接受的底線是12萬,期望是15萬,現在比自己的底線和當時入職的承諾還要低,這是他根本無法接受的。

從老闆辦公室出來後,他第一時間打開自己的電腦更新自己的求職簡歷。過完年他如願意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並毅然離職。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老闆是如何看待這位新廠長該拿多少年薪?

首先,老闆聘請他時用人迫切,在情勢之下答應了他的年薪要求,事後老闆自認為給的年薪額度過高了。

其次,老闆感覺他的能力並非特別理想。

最後,在新廠長打理的一年時間裡,廠裡的問題很多,發生了不少事情,也造成了公司相應的損失。

在這位新廠長提出離職之後,老闆嘗試溝通和勸留,但人家去意已決,而且已經找到新的工作單位,所以最後只能重新特色人選。

在今天人才貴如金、人比錢值錢的時代,老闆必須要思考:你用黃金的價格買回來白銀、黃銅抑或廢鐵,還是白銀的價值換回來黃金甚至鑽石。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薪酬激勵對企業經營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

1、雖然影響員工動力的因素很多,包括文化、情感、發展機會、責任、使命等,但毫無疑問的是,利益驅動的影響力還是佔了主導的。我們經常說,員工最大的問題是錢的問題,錢的問題解決了,人就沒有大問題。

2、員工在企業工作,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一是收入(錢),二是發展(前)。這是人性使然。

3、企業要懂得分錢,錢就會越分越多。企業只會發錢,錢就會越發越少。

分錢與發錢有什麼區別:分錢是根據員工的價值、貢獻,通過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員工創造增值的結果和效果。發錢,則是根據員工的能力、表現、等級、經驗、考勤、忠誠等,以月季年為單位給員工相對固定的回報。

那麼,怎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讓他為自己拼命地幹?同時還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我推薦:激勵KSF薪酬績效增值加薪模式: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KSF設計的五大核心理念:

1)大彈性、寬幅: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

2)高績效高薪酬: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3)利益趨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如果你也想擁有拼命努力的員工,請點擊購買【全優績效】一書。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實現員工拿高薪,企業拿到高績效的共贏結果!

解決:員工流失快,執行力不夠,物料成本浪費嚴重的種種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盤活人才!

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相比較傳統績效考核,KSF有著很大的優勢:

1.☞既要讓員工對個人收入有安全感,又能獲得不斷增加收入的機會。

2.☞既要讓員工有不斷加薪的機會,又不致於增加企業的成本和負擔。

3.☞既要讓員工接受,又讓老闆認可。

4.☞既是一份加薪方案,又是一套改善計劃。

5.☞沒有比KSF更強的系統。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任正非:績效考核把人才都趕跑了,企業到底該如何留人激勵人?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對員工的轉變:

  • 收入由老闆給 →收入由自己創造
  •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沒有空間限制
  • 做多做少一個樣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
  • 在上級監督下做 →自動自發工作

KSF對企業的轉變:

  •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 →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 員工消極工作 →員工主動加班拼命幹
  • 人才留不住 →人才趕都趕不走

很多老闆都捨不得分錢給員工,以為分錢給員工就是把自己的錢變少,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錢一定是越分越多,當然有些老闆也捨得分錢,但確實不懂的分錢,結果錢一分人心就散了。所以你一定要去認真學習一下如何正確合理的分錢方法。很多公司員工之所以不積極,業績不好,主要是因為【薪酬機制】出了問題。如何解決分錢薪酬問題,學會分錢?

點擊以下《瞭解更多》鏈接,學習創新薪酬績效共贏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