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PPP模式畫好“一帶一路”工筆畫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10月29日,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之“一帶一路”圓桌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論壇圍繞多邊開發銀行參與、企業風險防控、建築企業轉型、多元融資渠道等展開討論,集政府主管部門、商業銀行、多邊機構、專業諮詢公司等多方智慧,為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獻計獻策。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10月29日,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之“一帶一路”圓桌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聶冬晗攝

與會嘉賓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PPP作為國際通用做法,正逐漸成為彌補資金缺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為企業轉型為“投建營一體化”綜合服務商提供了難得機遇。要畫好“一帶一路”工筆畫,需要處理好“一帶一路”倡議統一性與沿線各國差異性的關係,處理好投資建設與風險防範的關係,推廣應用PPP模式是畫好這個“工筆畫”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注意遵守市場規則,創新多元化的融資方式,防範政治、社會、技術標準等風險。

“中國企業以PPP模式參與市場競爭已迎來發展機遇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副會長辛修明認為,當前各國均在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區域互聯互通,但發展中國家普遍財政資金短缺,集投資、規劃、建設、運維於一體的“投建營一體化”模式已成為工程建設企業重要的轉型方向,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積極完善投資環境、建立PPP法案,鼓勵推行PPP模式,這為我國政府的政策支持為國內企業參與PPP項目帶來了機遇。

“中國倡建亞投行是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辦公室主任陳歡表示,亞投行的工作重點包括可持續基礎設施和跨境互聯互通,同時動員私營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這與PPP的理念一致,在項目層面有廣泛的合作空間。亞投行可在金融產品、政策規則、行業標準、市場參與等方面為PPP項目提供支持。

南南合作促進會副會長鬚同凱認為,“一帶一路”PPP項目成功的關鍵在於做好風險管控。基於過去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經驗,應重點關注十大風險,即政治政策風險、國別市場風險、社會文化風險、法律風險、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風險、自然環境風險、環境保護風險、內部經營風險、合同風險和公司治理風險。

“PPP強調的合作共贏和‘一帶一路’倡議秉承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脈相承。”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基礎設施和項目融資合夥人劉苗提出,當前,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許多良好實踐正體現出合作共贏的理念。中國企業與東道國企業共同投資、與第三國企業和國際資本合作、積極對接國內與國外宏觀規劃,這些實踐正為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借鑑。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環球銀行中國聯席主管張文傑認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是外資“一帶一路”海外項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國際和本國商業銀行、國際和區域多邊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出口信貸機構均可作為項目的融資來源,應結合不同融資模式的特點,滿足項目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此外,還應考慮當地和國際標準的環境影響評估,實現可持續融資,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向低碳經濟轉型。

在中國國債協會會長、對外經貿大學“一帶一路”PPP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孫曉霞看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畫好“工筆畫”,一是要完善PPP實施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用體系;二是強調責任,要聯合沿線各國的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組織、多邊機構等,共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PPP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10月29日,在由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承辦的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的嘉賓就民企如何參與PPP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企業展臺吸引了眾多與會者。 聶冬晗攝

全國工商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是全國工商聯直屬的重點商會之一,過去幾年一直致力於推動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商會副會長李壽雙表示,財政部今年發佈的《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大對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參與PPP項目的支持力度,“這無疑是民企積極參與PPP項目的利好消息。”

浙江民營企業參與的PPP項目總投資額佔全省PPP項目投資額的5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對此,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邢自霞認為,這源於政府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一是在推進PPP項目的過程當中,政府把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推進。二是政府的職能部門跟民營企業積極協同,合力推進項目。三是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降低民營企業的投資風險。四是政府部門做好各項基礎性的工作,降低民營企業實施的成本。

中南建投董事長朱挺峰談起在PPP項目中的收穫時說:在參與PPP項目的過程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2016年中南集團營收500多億元,2018年營收約2523億元。“企業壯大了,視野開闊了,培養的隊伍和人才更多了。”

河北建設集團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嶽建明認為,民營企業做好一個PPP項目應把握好四點:項目必須合法合規;作為施工企業參與PPP,一定要具備相應的投建能力和運營能力;要搶抓政策的東風乘勢而上,也要量力而行,積極審慎;民企和政府必須要精誠合作,才能保證PPP項目健康運營。

高端訪談

強化監管舉措 防範財政風險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財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鄒加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霞

“中國PPP改革實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10月29日,財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鄒加怡在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上說。

鄒加怡表示,五年多來,財政部會同各相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學習借鑑國際經驗,通過系統制度設計、全面能力建設、示範項目推廣和務實國際合作等,實現了改革的階段性目標,初步建立了統一、規範、透明、高效的PPP市場。同時,PPP也發揮了促改革的作用,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針對PPP改革過程當中出現的變相增加地方政府債務、把不具備條件的項目包裝成PPP等值得注意的傾向,鄒加怡認為,為了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促進PPP事業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做到堅守改革初心,增強底線思維;強化監管舉措,防範財政風險;保障項目質量,提高發展效率;壓實各方責任,合作共贏發展。

鄒加怡表示,在PPP發展新階段,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和績效財政導向,加大高質量公共服務供給。一是以制度、標準和政策體系建設,引領PPP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強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提高PPP風險防控能力;三是優化營商環境,為PPP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四是創新融資模式,用好政府市場兩個資源;五是深化務實國際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讓民企“看得見、進得去、摸得著”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 樊友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10月29日,在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上,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樊友山表示,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是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制機制變革。2014年以來,在財政部的支持下,各級地方政府對PPP工作高度重視、積極探索,一大批PPP項目落地實施,一些開始運營的PPP項目顯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PPP改革已呈現出政府、企業、公眾“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樊友山認為,PPP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拓展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提升了民營企業投融資、資本運作、全週期項目管控等綜合業務能力,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了民間資本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發揮政府和企業的優勢,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效率和質量,帶動公共服務領域的全方位改革。

如何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實施?樊友山建議,要進一步推動各地的PPP項目做到“敢公開”,讓民營企業“看得見”;PPP也要降門檻,讓民營企業“進得去”,更要能盈利,讓民營企業“摸得著”。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司長 張文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當前,加快發展PPP融資模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適逢其時。”10月29日,在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之“一帶一路”圓桌論壇上,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司長張文才如是說。

“‘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張文才表示,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將使參與國家和地區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融資缺口大,單靠政府無法滿足鉅額資金需求。”張文才說,通過PPP可以促進規則銜接、標準統一、基礎設施市場互相開放,企業可獲得更多商機,政府可以減輕資金與債務壓力,百姓也可享受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中國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在PPP模式運用方面有許多收穫和體會,實施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項目,得到國內外認可。”張文才說,我們願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進行經驗交流,支持這些國家和地區開展制度建設、市場建設和能力建設,實施高質量PPP項目。

實際操作要根據項目“量體裁衣”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新開發銀行副行長、首席運營官 祝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10月29日,在2019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上,新開發銀行副行長、首席運營官祝憲說,不少國家和地區因公共部門資金投入能力有限,很多關鍵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要社會資本參與才能實現,而PPP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模式,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應注意分類實施,建立不同的PPP操作細則。

“對經市場驗證商業充分可行的項目,如收費公路、機場、港口等,有的甚至不需要投入公共資金,只需要政府改善項目所在國或所在地經營環境,設計合理的風險分擔和相應的回報結構,就能夠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祝憲說。

但對於一些具有社會效益但經濟效益有限的項目,如供水、汙水處理等,祝憲建議政府在引入PPP機制時,應設計高效合理的公共資金投入保障和必要的兜底機制,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和引導作用,既能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竣工後良好運營,也能使社會資本獲得與市場定價相符的收益。

對於需要由政府完全負擔的公共社會服務產品基礎設施,政府應量力而行,妥善管控此類項目所易形成的債務風險,“這樣的項目,政府應謹慎研判其是否適用PPP模式。”祝憲建議。

应用 PPP模式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