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潮湿的土地要用什么样的机械耕种?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要精确到什么程度?原本是种地农民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

薛强需要解决的问题。西安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硕士毕业的他,毅然放弃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农村做一名农民。从经济学硕士到农业"大能人",这样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攻读硕士期间,薛强发现不少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粗放问题,他敏锐的意识到,粮食生产即将走向规模化发展方式。经济学出身的他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大型机械化、规范化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既能提高作物产量,也大大降低了农业种植的成本。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2012年从西安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专业毕业后,薛强接过父辈手中的农田,踏踏实实地搞起了农业种植。他成立了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尝试土地托管业务,一方面减轻种粮群众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拓展业务,壮大了规模。在这种经营模式的引领下,合作社迅速壮大。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合作社聘请6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建立专家指导组,制定生产规范,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综合农事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聘请80多名种田能手为托管员,组成了土地托管团队,承担发展托管农户、集中土地、跟踪生产、收取费用、协调汇总等工作;建立了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专业综合农事服务队,制定了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获、田间管理、粮食回收、销售"9个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规程。合作社还通过召开土地托管联盟协作培训会等形式,带动周边区县发展土地托管5万亩。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在农业生产中,薛强十分注重"科技兴农"的实践和落地。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农技中心合作,共同选育出了4个新优小麦品种,通过在高产创建项目区展示和示范,效果显著。几年时间的摸爬滚打,薛强接管了上万亩的土地,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目前,薛强的农机合作社年均农机耕种管收、深松整地等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万余亩,病虫害统防统治5万余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合作社业务涵盖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等5个区县10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6000多户村民,小麦、玉米生产的耕种收和病虫害防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建立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合作社年经营收入350万元,机手人均收入达到6.5万元。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2016年第二届陕西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获农艺工种类"陕西省技术能手"

2015年,他的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陕西省第二届职业农民技能大赛上,薛强获评"农艺工类"冠军;2018年1月,又被西安市农林委授予"西安市优秀农民"……

每一项荣誉都是薛强努力的见证。如今,33岁的薛强已然成了名副其实的行业专家,但他说,这才只是个开始。有了7年的"务农"经历,薛强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现代化的职业农民绝不是老辈人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应该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充满现代感和职业感的一种职业。

陕西这位硕士生:放弃城市工作,回村当农民,经营合作社年收入350万

对于未来,薛强还有很多想法。他说,"目前粮食种植的利润率比较低,合作社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因此我还想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我在成本计算和农业种植上算是行家,但在企业管理、会计等方面,还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我一起投身农业和农村。"

欢迎选择西安工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工业大学研招办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校友总会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