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能运动吗?医生:安全、有效、科学运动才利于心脏康复

很多冠心病患者或者家属会问徐医生一个问题,出院以后还能上班吗?还能正常运动吗?尤其是得了心梗的患者及家属更为关心这个问题。

有位患者得了心梗回家后,家人什么都不让他干,就连擦个桌子也要拦着。认为心梗就是重病人,就要注意休养,不能轻易活动,怕出意外。其实,这样做反而是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我们常常讲,手术治疗在患者最紧急的时候可以救命,然而整个生命周期的维护则需要依靠除手术之外的其它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

其中,运动治疗越来越多的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通过安全、有效、科学的运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可以改善心脏病预后,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风险和早死风险。应该说其作用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同等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改命”。

得了冠心病能运动吗?医生:安全、有效、科学运动才利于心脏康复

其实,近几年很多医院都有了一个新的学科:心脏康复。这个学科就是指导冠心病、心梗、心衰等患者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科学的运动,为患者量身定制运动处方。今天,徐医生就关于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跟大家聊一聊。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类型、运动时间三个方面。但在运动之前要进行身体评估,了解运动风险,确定运动靶心率。

一、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强度的运动对心脏来说不仅安全,而且有益于心脏功能的恢复。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促进心肺功能改善。我们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调节运动强度。

1. 靶心率:就是运动要达到的心率。

运动时,肌肉需氧量增加,心率就会加快满足肌肉对氧的需求,运动越剧烈,心率越快。大家可以根据靶心率调节运动强度,如果心率低于靶心率,可以缓慢增加运动速度及强度,以保证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靶心率的计算方法如下:220−年龄=您的最大心率(健康成人运动时不超过最大心率),您的靶心率=最大心率✕0.6至0.8(为了获得心血管益处,应该把运动心率定在60%~80%的最大心率范围,这个区域叫做靶区域)。举个例子,您今年50岁,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50=170,您的靶心率是170✕0.6至0.8=102−136次/分,也就是说,您在运动时的脉搏应该保持在102−136次/分钟。最好是通过佩戴心率手表来监测,如果没有心率手表,您可以数10分钟的脉率,乘以6就可以算出1分钟的脉搏了。有条件的可以购置掌上心电管家,除了心率监测,还可以了解有无心律失常情况,对于心梗的患者尤为重要。运动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对于恶性心律失常及时预警,可以避免一些急性事件甚至猝死的发生。

得了冠心病能运动吗?医生:安全、有效、科学运动才利于心脏康复

2. 谈话:运动时,呼吸会比平时加深加快,但要以不感到气促为度。

运动时可以保持正常的谈话速度,但不能唱歌,这时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 通过自我感觉劳累程度来判断。

用自我感觉用力评分法(RPE)从低到高分为6-20级,自测劳累程度,一般选择13-14级,也就是运动时略感用力的程度,运动后很舒服,不感觉乏力为准。

二、运动类型

不仅包括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运动类型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去选择。

1. 选择您喜欢的运动。

2. 每周做5-7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高抬腿、游泳或骑自行车。对于65岁以上老人,建议步行为主。步行可以在任何时间做,并可调节速度,多数人可以长期坚持,因此,步行是出院后运动的最佳选择。

3. 每周做2-3次肌肉力量训练,上肢:举哑铃,前举侧举后举各15个/组,隔日一次,用力时呼气;下肢:蹲马步,坐位负荷抬腿,弹力带;躯干:俯卧撑;足:抬足跟15次/日;胸部:深呼吸10次/日。

4. 柔韧性练习:就是有氧运动前、后的伸展运动和放松运动。静态拉伸,不仅放松肌肉,更重要的是,可以放松调控我们肌肉的神经。在拉伸过程中,要尽量做最大范围的活动,并在最大拉伸处保持10秒以上,最长20秒。预防关节损伤的同时,增加肌肉的弹性。

练习1:胸部拉伸(上肢):身体斜对墙站立,保持手臂不动,尽可能的旋转躯干于正前方。练习2:大腿后侧肌群拉伸(下肢):手向前伸的过程中要保持膝盖伸直的状态,这就相当于体育中考的坐位体前屈。练习3:大腿前侧肌群的拉伸(下肢):大腿向后拉伸过程中,上身保持直立。练习4:小腿后侧肌群拉伸(下肢):身体重心前移的过程中,后腿的脚后跟要始终紧贴于地面上。大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体会身体不同部位在拉伸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得了冠心病能运动吗?医生:安全、有效、科学运动才利于心脏康复

三、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因人而异。刚出院回家时,每周进行3次运动,步行时间从5分钟开始,随着心功能和体力的恢复,您可以运动更长时间,然后每周增加5分钟,直至每次运动30-40分钟,每周运动3-5次,加上运动前后各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最终实现每天运动时间60分钟。运动时间达到以后,再增加运动强度。

这里要特别提出一类特殊人群:心梗患者。在出院7天后,经医生评估指导后,就可以开始运动康复治疗了。原则上来讲,刚开始运动康复时,每天15分钟,其中5分钟加快步速步行,使运动时心率在静息心率基础上增加20次/分,前后各5分钟慢走,以后每周将每天的快步走时间增加5分钟,直至每次快步走时间30分钟,大约一个半月时间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经过科学、有效的运动康复,心梗患者恢复到生病以前的运动状态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爬山、游泳、打球等。因此,心梗患者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通过运动治疗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回归正常工作。切不可因焦虑和抑郁,终结了以往的生活状态。

最后,再跟大家强调一下运动锻炼的三部曲

得了冠心病能运动吗?医生:安全、有效、科学运动才利于心脏康复

1.准备活动。数脉搏或者通过心率手表,了解自己的心率。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一方面可以防止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另一方面,伸展运动和准备活动(如慢走)时心率逐步增加,可以使心脏为运动做好准备。

2.有氧运动。运动再前次测量脉搏,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3.放松活动。放松活动前测量脉搏。运动后突然停下来是不安全的,我们要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和伸展运动,让心跳逐渐回复正常。运动结束后再次测量脉搏。

温馨提醒:

运动要避开酷暑、严寒等恶劣天气;避开潮湿的天气;避开感冒或身体不适时间;避免直接在阳光下运动;运动前后要多喝水。如遇到颈部、胸部、上腹部、肩部或手臂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疼痛时,需要及时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