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一技之長,走投無路,教你不知道的賺錢方法

賺錢的本質,不是我們現在有多少錢,不是我們有什麼資源。而是我們的思維有多靈活,我們能撬動多少資源,我們理解不理解槓桿的意思,理解不理解附加值的意思,特別是給產品賦予了文化附加值,我們就能賺錢暴利。在我的眼中,創新很大程度上就是賦予文化附加值。

無一技之長,走投無路,教你不知道的賺錢方法

網絡上有太多發家致富,空手套白狼,教人創業的方法,實在是太多太多,但是你會發現多年以後,你依然是一無所有,沒有變化,不否認這裡有的是因為缺乏執行力的原因,但是有更多的,是方法要麼不詳細,詳細的則是不符合自身,或者不符合所處環境。實際上我本人崇尚的方式是把錢賺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大家都以為我在虧錢,心裡面罵這傢伙是傻子,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我悶頭大賺著,或者有些朋友瞭解,不瞭解的朋友會覺得不可能。

那就給大家講個例子,前些年我一個親戚在上海做手機飾品批發的生意,主要是蘋果手機相關類的,比如手機殼,還有其他小東西,一邊向廠家進貨,一邊批發給其他小零售商,但是大家肯定能知道,這生意競爭太激烈,一點都不好做,也就是勉強混飯吃。一次去上海時和這位親戚一起吃飯,因為是遠親,沒見幾次面,大家並不熟悉,所以也沒法聊什麼家長裡短,所以就聊聊工作上的事,當得知本人是懂得一些營銷策略,遂請我幫忙看看有什麼好辦法,當然態度並不是很誠懇。不過誰讓是親戚呢?

無一技之長,走投無路,教你不知道的賺錢方法

於是我就幫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用成本價給代理商發貨,真的是成本價,廠家給什麼價,就給代理商什麼價錢,但是不包郵,運費自己付,可以到付,也可以把運費打過來(因為有些快遞,到付會比寄付貴很多),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了,別人除非也學著不賺錢,甚至虧本,否則根本無法競爭,很快就迅速鋪開了全國的渠道,發展了幾千個終端零售商,這些零售商有大有小,大家認為應該怎麼賺錢呢?是不是乾死競爭對手後開始漲價?還是部分產品漲價?不是的。從一開始,到最後,這位親戚都是走的出廠價,那麼錢從哪裡賺呢?

其實並不是只有賣東西才賺錢的,當你擁有一個面向全國的渠道時,你會發現賺錢的方法真的是多種多樣?比如你找新廠家,手機殼成本價5元,出廠價10元,那麼你告訴廠家,我大量進貨有沒有優惠,廠家一次進10萬個,可以給8元,你跟廠家說,你給我4元,賣我十萬個。廠家是傻子嘛?當然不是,所以會拒絕,但是你告訴廠家,你賣我10萬個虧10萬,但是我能給你做的廣告就是,24小時內,把你的貨鋪到全國零售終端上,包含你們的品牌宣傳。雖然看起來少賺了50萬,還虧了10萬。但是對於廠家來說,等同於實際花費10萬元,確做了一個花100萬都做不出來的效果,一百萬可不夠全國廣告費,而且還是能夠精準到如此程度。而你是用10元出廠價供貨的,如果你用9元供貨,那麼你的競爭對手會瞬間死一大片。

無一技之長,走投無路,教你不知道的賺錢方法

其實還有一個更為厲害的賺錢術,完全是屬於借雞生蛋,複製,照著做。是的就是這5個字,你可能覺得我忽悠你,但是要告訴你,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正的秘密往往都簡單的令人難以置信。你到某寶上找一些牛逼的電子書,然後全部買來,整理一個文件夾,你需要修修改改,這比你寫起來簡單多了,重點是,你可以改一段發一段,發到相關論壇,貼吧,QQ部落,只要把QQ或者微信留你的就好了。

你看,你瞬間就會成為大牛了,然後加你的人就會變得超級多,向你要資料的也會超級多,怎麼辦呢?前面這些你只利用了複製,那下面就是照著做了。當然是向其它“大牛”們要資料了,要的免費的,就免費發給其他人,要到的是收費資料,你就可以收費賣給其他人,不要擔心沒有人買,因為,沒人買,你不損失什麼,有人買,你把錢倒一下去買資料,你就等同於用別人的錢買了資料。這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事麼?

無一技之長,走投無路,教你不知道的賺錢方法

如何快速尋找到合適的暴利項目,這個確實是輕易不傳的秘密,而實際上,也是像上面那一招一樣,簡單的令人不敢相信,從此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項目,有的是憑藉信息差,投入到空白地區,有的則是稍微包裝一下,變成新項目,有的則是更換操作方法。

其實上面的方法操作性真的很強,完全可以賺錢,很多人不會發散思維,怎麼辦?當然需要包裝了,比如你看超市入口賣手機卡的很賺錢,你可以找另一個超市或者在同一家超市出口也去賣手機卡,順遍告訴你怎樣一分錢不花,讓前面那個賣手機卡的人佘貨給你賣。OK,你覺得這個還是靠譜的。然後呢?那這幾個字再包裝一下,不誇裝的說,包裝幾百個上千個完全不同的,但是確實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你是願意親自去做這些賺錢?還是願意包裝項目,賣給其他人呢?很顯然,你的選擇一定和我想的一樣,選第二種。

人的大腦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資源,裡面有金錢,美女,權力,豪車,豪宅,思想,智慧。每一個人都富可敵國,只要你願意開發你的大腦。

想富就來吧,就要扭轉思維,很多東西是思維覺悟了,你行動也就覺悟了。思維沒有覺悟,再多的方法也是徒勞。牽絆我們的並不是路有多遠,而是思維框框被限制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