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日光是首屈一指的画师

在他色彩浓艳的笔下

再丑陋的东西也会变得媚态百生

——爱默生


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最初文明大都伴随着对太阳的信仰

除了耳熟能详的夸父逐日之外

在《山海经》里也有关于太阳的故事

传说上古帝王生了十个太阳

他们都是太阳能力的象征

能为人世间带来光明与温暖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回到现代文明社会,提到太阳、提到阳光,更多的人会想到以阳光海滩闻名的加利福尼亚,想到因《一米阳光》而被人熟知的丽江,想到人人向往的朝圣地“阳光之城”拉萨。当然,在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这里的阳光同样让人念念不忘。

版纳的“阳光”,是恋人的温度

西双版纳,古傣语意为“勐巴拉娜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璀璨明珠,是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是北回归线上仅存不多的绿洲。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这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常年日照时长在1800-2100小时,年均气温二十一摄氏度,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就像爱人一样的温暖,不热烈、不冷漠,是每个人最爱的生活温度。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在西双版纳,现代文明与大自然和谐对话。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0%,每立方厘米空气富含近4000个负氧离子(部分地区高达40000个以上),是首都北京的40倍以上,堪称天然大氧吧。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在这里,各种植被都有自己成长的小故事,它们生长旺盛,生命毫不掩饰地朝阳光之地延伸而去。花儿朝开暮合,树木直曲而上,径直而生。树根弯弯曲曲,羞羞答答,闭合张扬中,长成无法诠释的模样。雨林中的一切,安静而平稳,它们用力地活着,完成生命每一个时期的修复与使命。它们未经雕琢,顺应自然之道的成长,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版纳的“阳光”,是灵动的精灵

在西双版纳众多的头衔之中,其中“动物王国”的称号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由于西双版纳北面有云贵高原作屏障,挡住了寒流,南面又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冬春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暴雨。使之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的起源和发展中心,成为了动物的世界,鸟类的天堂。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这里栖息着大量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众多的哺乳动物。这里有着亚洲象、金钱豹、印度野牛、白颊长臂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有懒猴、犀鸟、绿孔雀、小熊猫、小灵猫、灰头鹦鹉等珍稀保护动物,众多珍稀动物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这幅美丽画卷上精心绘制的灵动精灵。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版纳的“阳光”,是多元的色彩

一处风景,一处人生。在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除了傣族、布朗、基诺、拉祜、佤族等世居民族,还有不少外来的少数民族聚集在此。不同的风俗文化在这里形成了集生态文化、村寨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鲜明并富有强烈吸引力的文化。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在这片热土上他们载歌载舞,欢度民族节日;他们仪式纷繁,感恩大自然回馈;他们服饰精致,铭记祖先和神灵;他们居室风格独特,践行相处自然的和谐之道。与万物做伴,于自然之中谱写版纳缤纷灿烂的多元生活。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版纳的阳光

有很多种形态

也有很多种意义

不管如何定义

在版纳,阳光从来不迟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