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少年的你》是部超出很多人預期的電影。

不管是主角演技的提升、導演對情緒的細膩處理、還是引人深思的校園暴力題材,上映以來都好評不斷。

前提是,如果沒有突然冒出來的“融梗”爭議,給電影蒙上一層陰影的話。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抄襲還是融梗?批評聲“煞風景”

上映僅5天,年度話題之作《少年的你》票房已經將近7億。

同時,很多人被易烊千璽和周冬雨感動得痛哭流涕,剛剛去影評網站打高分的觀眾,卻在被回懟“你們都是抄襲幫兇”、“看電影的人都會有報應”的時候,都一臉懵圈了。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要了解爭議始末,還得從原著作者玖月晞的小說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說起。

早在2016年,《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在晉江連載時,就被爆出部分情節借鑑了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現身》等作品,而頗受爭議。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網友製作的《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與《嫌疑人X的現身》內容比對調色盤

甚至身為晉江文學城當年的王牌作者之一,玖月晞本人也有

“融梗小天后”的外號,很多晉江老用戶都有所耳聞。

在這裡,首先要強調一下“抄襲”與“融梗”的不同

抄襲在法律中,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根據《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文學作品引用非詩詞類作品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即可定義為抄襲。

而融梗,則顯得更加“高明”一些。指的是表面上雖然沒有明顯的文字複製粘貼,卻在關鍵情節或人物設定上借用了他人精妙設計的梗。

比如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就被指——

主角一明一暗的設定和“總有一天,我們會光明正大走在大街上”的臺詞,借鑑了《白夜行》;頂罪情節來自《嫌棄人X的獻身》;“被逼接吻”的一幕,融梗日本電影

《告白》等等。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圖片僅為撞《嫌疑人x的獻身》部分

雖然對作者本人而言,是靈感來源還是故意抄梗,自己心裡肯定是有數的。

對於“創作受到影響”這一點,玖月晞自己也是承認的:“我一直以為成為經典的東西是可以拿來寫的,這是我的誤區”。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但旁觀者們在“受影響算不算抄襲”上,就見仁見智了。

根本原因在於:抄襲有一定標準和規則可以參考,但融梗則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帶”

當年因為玖月晞,晉江還發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很多作者都親自下場掐得腥風血雨,最後以官方發帖修改抄襲判定規則而告終。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這在批評者眼中,這成了“晉江包庇玖月晞”的鐵證。多位對處理結果不滿的作者怒而封筆,著名寫手丁墨還在微博上怒懟:

“一個文核心梗就那麼多,哪個憑真本事寫文的人不清楚?融梗抄梗的情況,法律不一定判,但我堅決抵制。

雖然《少年的你》的導演曾國祥在採訪中明確表示過,

自己“看過一遍之後,就沒再碰那個書(原著)了”,電影裡大部分橋段都是重新寫的;

雖然電影裡最有社會影響力的校園暴力元素,其實也和融梗沒有關係。

但頂著“改編爭議作品”名號的《少年的你》,還是被一片抵制。今年六月份突然宣佈撤檔時,就有人因此叫好;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豆瓣的一星差評原因,更是罕見地和演技、電影本身的邏輯情節沒有關係,都紛紛指向了“融梗”。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融梗”小說拍成的電影有原罪嗎?

影視作品之間的撞梗、致敬等案例也屢見不鮮。

比如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人物主線和部分情節都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相似。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諾蘭的《盜夢空間》的多維夢境傳說就是致敬了今敏的《紅辣椒》。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去年香港金像獎《無雙》和經典犯罪電影《非常嫌疑人》從打火機推進劇情到嫌疑人回憶展開故事都是一樣的。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張藝謀《英雄》的敘事架構跟黑澤明的《羅生門》幾乎一致,去年的《影》也是和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從替身概念到幾處轉折都很類似。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縱觀中國觀眾反抄襲的歷史,影視作品改編有侵權嫌疑的原著,並因此連坐捱罵的情況也不是頭一回了。

最能成為話題的點就是在社交網絡還沒那麼發達的年代,郭敬明和於正每出一部新片,“抄襲犯也能靠拍電影圈錢”的罵聲便會隨之而來;

而近兩年最轟動的一次,當屬2017年電視劇和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接連上映的時候。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在那之前,關於其原著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襲大風颳過的《桃花債》的指責,就已經在網絡上發酵很久了,到處都是調色盤和逐字逐句的抄襲證據。

而上映後,不管是作者唐七本人,還是每一位參演了影視作品的演員,都又一次受到了群嘲。

當時電影版《三生》的製片人委屈地表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的版權,“如果最後這個小說被證實為抄襲的話,其實我們出品方也是受害者。

但鑑於錘原著小說的料實在太多,更因為電影質量和演技缺乏說服力,《三生》系列還是一直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但這並不意味著,片子拍得好就不會被嘲了。

反而越是質量好的影視作品,在因為原著嫌疑被罵的時候,越讓觀眾為之遺憾。

比如三生風波

之後, 「娛樂資本論」就曾總結過當時涉嫌原著抄襲的IP,其中不乏很多口碑之作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而鬧得最兇的,當屬著名作家匪我思存發微博,手撕流瀲紫的《甄嬛傳》完全套用了自己小說《冷月如霜》的故事架構。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眾所周知,電視劇《甄嬛傳》無論是國民性、演員演技、還是捧角能力都沒得說,唯一給人留下的把柄便是原著問題:

“明明能拍好的,為什麼非要找她的小說翻拍呢?

當時又恰好趕上流瀲紫另一部作品《如懿傳》開拍,看到周迅、辛芷蕾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名單,大家就更矛盾了。

有人認為版權責任分割,原著和影視作品應該分開看待;同時也有人覺得“你拍了就是縱容抄襲”、“幫作家數錢”。

從結果上看,一方面,抄襲的“黑點”似乎並未影響超級IP的改編和變現;

另一方面,從《甄嬛傳》主演孫儷和陳建斌的微博下,至今都有“抄襲劇演員”的指責就能看出——

這些作品看似贏得了票房和口碑,可事實上卻被永遠地貼上了“抄襲劇”、“融梗片”的標籤,不得翻身。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因此,“該不該批評出演‘問題作品’的明星”也成了討論的熱點。

有人翻出了職業明星經紀人@曾鵬宇,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襲風波時的發言:

“原著的爭議網上已經有很多。如果藝人真的不知道,那隻能說明團隊沒有做功課;如果知道了還接,那如今尷尬的局面也是逃不掉的。

他還曾透露,當年玖月晞另外一部被指“融梗”的大IP《他知道風從哪裡來》準備開拍時,製作團隊本來是想找陳坤來飾演男主的。

陳坤本人看了劇本後也非常感興趣,直到通過粉絲和查資料知道了作品有抄襲嫌疑,便果斷拒絕了對方的高價邀約。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很多網友藉此稱讚陳坤愛護羽毛,從而反證很多演員在接戲時沒有做好功課、分辨能力差,演完捱罵也是“活該”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標準何在?“裁判”缺位

說起來,要求投資方和演員拒絕“抄襲小說”,當然不能只靠“明星的道德自律”,總得有些可信的證據。

但在法院判決書下來之前,任何有關“是否抄襲”的判定,又都只停留在了圍觀網友和讀者的嘴裡。

定性文學作品是否侵權,本就是件需要舉證方付出無數精力和財力,都不一定能勝訴的事情。

比如被扒抄襲了200多本書的《錦繡未央》,在2016年11月被11位作家聯名起訴。光是權利作品和侵權作品的網絡版本和實體版本構成的對比證據,就有超過2000萬字。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錦繡未央》侵權案開庭時提交證據的現場畫面

如此宏大的工作量,導致直到2019年5月,《錦繡未央》案才迎來了第一個結果,至今還有十多起案子待判。

更別提“融梗”,這個尚不存在於中國法律體系中的“罪狀”,有多難判定了。

比如看完《少年的你》,有網友說自己只看過一遍《白夜行》就覺得像,但也有“東野圭吾十級學者”說自己沒看出來;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少年的你》片方@侯小強回應“融梗”爭議時,附上的朋友圈截圖

再比如,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剃頭那段情節。有人說也是抄東野圭吾,但也有人說是為了紀念片尾曲的創作者已故女星盧凱彤。

因為被質疑抄的都是情節橋段,而不是段落表述。

法律沒有明確評判“融梗”的標準和尺度,也沒有一個權威中立的第三方協調。

導致“鑑抄”這個事幾乎靠的全是民間自發,“裁判”的角色也只能由每一個讀者擔任。

而當網友樸素的正義感噴薄而出,難免還摻雜著基於主觀感受、私人喜好預設的立場,就造成類似的爭議越來越多。

“覺得眼熟,有我喜歡的某某小說的既視感。

“怎麼我喜歡的明星演得就是抄襲劇,你的牆頭演融梗劇就不該捱罵嗎?

前陣子,另外一部大熱劇《陳情令》的原著小說作者墨香銅臭,就陷入了類似的“融梗”

風波

再往前,有人說《獅子王》融梗《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的內核,

甚至,還有帖子說《小歡喜》融梗韓劇《請回答1988》,理由是:“有角色天天思念過世的母親,有角色被查出腫瘤,幾個主角住在同一個街區/小區”等等。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類似爭議的出現其實是種必然。

畢竟在裁判缺位的無奈現狀下,對於“抄沒抄”的判斷,每個人的尺度都是不一樣的。

甚至很多從業者的尺度會比非從業者大,因為他們親身參與了創作過程,知道母命題就那麼多,有時候撞梗也不是作者故意的。

尤其是如今網文規模常常是幾百萬字起步,所以很多人做調色盤對比的時候,就得先自己提煉兩篇作品的精華,然後有了“強行鑑抄”的嫌疑。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比如,今天流傳很廣的這張圖——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和《葫蘆娃》都是“七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但能說《葫蘆娃》的作者融梗格林兄弟嗎?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這導致在對原創判定和保護都不完善的環境裡,“融梗爭論”中的正反兩方註定是自說自話的。

原創作家的讀者投訴無門,甚至東野圭吾還是個外國人。於是粉絲就算看著情節眼熟,也不知道誰能管。

只能去導演、明星、甚至是每一個為電影而流淚的普通觀眾微博底下洩憤:“你就是幫兇!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但帶著“週末找個樂子”的心態進電影院的觀眾更覺得自己無辜:“憑什麼誇一兩句電影就要捱罵?”

於是,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互相攻訐。

“我就想好好看個電影,結果出來一群聖母教育我說支持電影就是在縱容抄襲”、“支持你們

維權,但我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吧?

被口水霸凌的《少年》,冤不冤?

“全民網警”的鑑融梗大戰中,有出於正義感為原創者憤而不平的主動發聲;

也有隻輸出情緒不講道理,帶著目的性一杆子打倒一片的故意為之。

畢竟你我都不是標準的制定者,我們都只是呼籲標準的人。

罵歸罵,爭歸爭,可誰都追問不了、也無人能回答:“有著如此爭議的作品們,究竟是如何順利出版且紅火多年的?”

只能任由情緒失焦之後,親眼看著“抄襲”與“合理引用”中的灰色地帶愈加深不見底,給鑽空子之人的空間也愈加寬大。

內容已獲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獨家授權,禁止二次轉載。

別讓口水淹沒了問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