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痕迹证据“开口说话”

让痕迹证据“开口说话”

他没有侦查民警缉捕逃犯时的矫捷身手,没有禁毒民警深入虎穴的英勇气概……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但是他却使用尖端的刑事科学技术,破解一个个案件的谜团,透过科学的视野,去拆穿狡诈和诡辩。

7年来,王鹏程先后勘查现场1600多起,直接破案或者为其他人破案提供有力证据400多起。在刑事技术破案会战中多次被公安部和省厅通报表扬,被公安部评为2017年度现场勘查优秀勘查民警,被省厅评为2017年度全省现场勘查优秀勘查民警,在2017年合肥市第二届职工劳动和技能(公安业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并荣获合肥市金牌职工称号。工作起来爱玩命曾跪着勘查现场

今年36岁的王鹏程是庐江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的一名技术民警,迷恋侦探故事的他,大学一毕业就跨专业报考公安岗位。

王鹏程出现场用时比较长,他勘查的习惯是先看大范围,再“由大到小”看中心现场,然后再“由小到大”,扩大搜索范围,有时一看就半天以上,“现场勘查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他说,即便普通季节,长时间蹲在地上,不仅汗流浃背,而且双腿发麻,勘查结束站起来时往往一阵眩晕,这种滋味只有勘查民警最清楚,尤其是在夏天勘查现场,更是不能使用空调和风扇。去年下半年,因为工作过于劳累,他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腿部疼痛,那段时间里,夜间他躺着、趴着、侧着横竖都睡不着觉,勘查现场时不能弯腰,只能膝盖抵地“跪着”勘查。

工作玩命是同事对王鹏程的一致评价,有时为了更准确地勘查现场,寻找到蛛丝马迹,他甚至趴在没有防护栏的高层窗户上,旁边看的人都替他捏把汗,纷纷劝他小心,他只是淡定微笑说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反复比对寻蛛迹关键一瞥锁定嫌犯

家住庐江县庐城镇的张某在庐城镇文明南路经营某超市,2016年1月7日20时30分许,其店内来了一名男子,该男子称要购买12条软中华香烟和大量红酒。

生意惨淡的张某遇到如此“大笔生意”,喜出望外,可是嫌疑人却趁他去仓库取烟离开之隙,当着店员的面竟然将12条香烟拿走后立即上车逃跑,被盗12条软中华,每条价值约为610元,共计损失约为7300余元。

据张某描述,该抢烟男子上身着深色衣服,身背黑色单肩包,三四十岁,外地口音,作案车辆为黑色皖N牌照车辆。王鹏程通过视频反复比对,发现一个细节,嫌疑人貌似在货架子上用手指划了一下,“这个货架子是关键。”王鹏程心想。果然,在他的耐心处理下,从货架子上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正是这关键的痕迹成功锁定了嫌疑人,侦查民警根据王鹏程提供的有力证据,抓获了嫌疑人王某某。

耐心勘查现场 500米外寻物证

2014年5月3日4时许,庐江县电信公司乐桥分公司陈某电话报警称,该县万山镇长冲村莫岭电话电缆线被人盗割。经现场勘查发现,盗割的电话电缆规格为200对,切口平整,为断线钳类工具所致,被盗15档,总计损失约22000元。类似案件在当地已相继发生多起,致使600余户居民无法正常通信,给通信部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案件性质恶劣。

在万山镇长冲村莫岭村民组电信电缆线被盗案现场,王鹏程在中心现场未能寻找到重要的痕迹物证,他又向周边扩大范围进行搜索,最后在现场500米外的北侧万山镇长冲村郎院村民组空地上发现一辆银灰色五菱牌面包车,经走访和现场勘查分析该车辆为作案车辆,后他又在作案车辆内成功提取到嫌疑人遗留的痕迹物证,还有两副假车牌。在随后的案情分析会上,王鹏程结合现场特点,对案发现场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指出四条极有价值的判断。专案组采纳了他对案件的精确分析和正确建议,使该系列案在侦破过程中少走不少弯路,节约了宝贵的侦查时间。

当年8月,三名流窜多地盗窃电缆线的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至此,该系列盗窃电缆线案件全部告破,成功破获盗窃电缆线案件9起,涉案电缆线、面包车案值达三十余万元。

处处留心锻炼誓让证据说话

长期的现场勘查让王鹏程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他在买鞋时喜欢看鞋底花纹和观察买鞋的人,通过观察鞋的特征来分析买鞋人的特征,从而进一步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将生活经验运用到实战中,“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半路出家,所以要更留心学习。”王鹏程告诉记者。

有人说,技术警察是幕后英雄亦是无名英雄,王鹏程觉得一点都不为过。他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勘验现场寻找各类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支撑,通过对痕迹的检验鉴定,使痕迹成为证据最终让证据说话,保障着案件的顺利诉讼。他们虽然身在幕后,却一直践行着从警的使命,一直不忘从警的初心。

束亚林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王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