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銀屑病患友的“頭”等大事(吳主任皮膚課堂)

10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銀屑病日”。作為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銀屑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者數量達650萬。銀屑病是由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感染、免疫功能紊亂、代謝或內分泌機能障礙、精神因素、肥胖以及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和空氣質量,都可能是致病誘因,且個體間差異很大。

關注銀屑病患友的“頭”等大事(吳主任皮膚課堂)

發病:從“頭”開始

銀屑病患者身上常見的鱗屑性紅斑或斑塊,通常局部或廣泛分佈在肘部、頭皮和膝蓋、面部、手足和粘膜等部位;其中,頭皮是銀屑病的好發部位(發生率高達75%-90%),往往也是最先受累的部位之一。由於皮損症狀主要集中在有毛髮覆蓋的頭部,瘙癢時較難止癢;並且沿髮際分佈的淡紅色斑片邊界非常清楚,厚厚的鱗屑紅斑局布或遍佈整個頭皮;不少銀友頭皮屑多如雪花,甚至衣服肩膀處、枕頭上都會鋪上一層白屑。若未能及時得到正確診治,頭部皮損症狀甚至會蔓延至臉部,嚴重影響銀友個人形象和身體健康。

作為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頑固皮膚病,銀屑病的治療存在一定困難。頭皮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治療相對而言更為困難。皮膚科醫生建議:頭皮銀屑病患者首選局部治療。局部治療的藥物一般有乳膏、軟膏、凝膠和搽劑等劑型。對於中輕度頭皮銀屑病治療,相較於傳統乳膏或軟膏,凝膠和搽劑使用起來沒有油膩感,還更容易穿過頭髮直接作用於頭皮皮損處,不影響銀友的日常社交生活。頭皮病情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系統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