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家開發商先後倒閉,發生了什麼?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最新數據,從7月下旬以來,短短3個月時間,又多了137家開發商倒閉,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有1.5個開發商破產。光10月份,至少就27家開發商破產了。

當然了,這些破產的開發商大多數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開發商,所以你可能沒什麼感覺,其實不光是中小型開發商,面臨資金流斷裂、宣佈破產的知名開發商也不少,比如五洲國際、新光集團、銀億集團等。還有像曾經在北京房地產市場一戰成名的中弘股份,現在也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開發商破產了?一是因為樓市橫盤影響銷量,同時開發商越來越難融資了,導致開發商的資金鍊容易出問題。開發商通過信託融資這條渠道,我們知道之前早就收緊了。現在從農商行這樣的金融機構拿貸款也是相當困難。據媒體報道,某省聯社要求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貸款佔比高於20%的農商行,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房地產貸款。

而且現在監管部門查違規給開發商貸款也查得很嚴,去年以來,銀保監繫統已經因違規涉房,對銀行開出過億金額罰單。比如8月份中信銀行就因為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等13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合計罰了2223.7萬元。

現在除了一些大的品牌開發商,基本上融資都很困難。因為融資困難,開發商的融資成本也不斷攀升,發債利率已經突破10%的天花板。據統計,今年至少有三隻債券的發債利率已經達到或超過15%。

當然了,能找到錢的已經是幸運的了,有的中小開發商根本就發不了債,找金融機構融資更借不到錢,有的走投無路只能藉助高利貸,高利貸又不是一般人能還得起的,有的開發商最後就被高利貸拖垮了。

你可能會問,開發商為什麼不降價銷售加快回籠資金,手裡不就有錢了嗎?

想降價的話哪有那麼容易,首先有的地方監管部門或者協會會想各種辦法阻止你,之前不是有城市還出紅頭文件批評降價幅度大的開發商嗎?其次降價了會有業主來砸盤、退房鬧事。

所以總的來說現在樓市是一個橫盤的狀態,各大開發商今年的銷售情況也不太樂觀,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平均只完成了年銷售目標的70%。包括恆大、保利那些知名開發商都沒完成75%的目標。賣房賣不動,融資又融不到錢,又不敢降價促銷,所以就導致很多開發商扛不住破產了。

二是樓市格局徹底變了,以前那個只要能拿到地就可以隨便賺取暴利的時代過去了。整個開發商行業面臨洗牌。只有品牌開發商才能笑到最後,尤其一些小的開發商以後會越來越難做,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開發商很焦慮要各種轉型的原因。所以買房的時候就要儘量避免買小開發商開發的房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