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中国的岭南自然生态环境好、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东莞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前景非常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东莞观音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下足真功夫的结果。

东莞观音山在做好生态旅游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20年来,东莞观音山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保护,使其成为声名远播的生态名山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审时度势,吐故纳新,提升生态旅游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提升地方知名度、美誉度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对此,东莞观音山成为本域一张美景名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在国内弘扬“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时候,东莞观音山也在思索,寻找更好的发展定位。

东莞观音山在开发创建的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切身体会,深感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公园更深知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于是,观音山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把保护生态环境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建设中。

吐故纳新,现实促变。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很多区域在工业化进程中,原始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人与自然在这种对立中正在丧失原始的环境,这促使一些有良知的优秀企业开始反思。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观音山很敏锐的探视到这种短板现象的存在,并看到生态环境因遭到人为破坏而留下的斑驳痕迹。

痛定思痛,东莞观音山义无反顾的定位景区发展主题,从大众化旅游转变成生态旅游,并由此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尽管呼声引起更多共鸣,但公园通过实实在在的美感和实际行动,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来触发人们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与信念。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块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民洗脚上田,兴办企业,工厂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拔地而起。机器轰鸣的工厂和灯红酒绿的酒店、宾馆比比皆是,繁荣景象无不让人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前景,并信心倍增。

在那种大发展的背景下,一个人能够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珍爱自然”的坚强决心,实属难能可贵。黄淦波怀着与众不同的理想,他想做的是生态旅游事业,是一定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一定能够服务于人民,惠泽于社会。于是,东莞观音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胆起航,扬帆远征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东莞观音山通过向外传递,这一呼声渐响社会,加上森林公园风景秀美和提升服务质量,生态旅游让游客所接受,所青睐。

二、提高保护力度,实现生态旅游标杆作用

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东莞观音山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保护生态环境,贵在所实施的实际行动上,同时还体现在尊重科学问题上。东莞观音山早在2007年就对18平方公里森林资源,进行了区域规划,根据山体的走势和植被的生长环境划定了保护区、生态核心区、适度开发区三大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建设与维护。同时,他还加大了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尤其是名贵树种的保护。每棵名贵树木都挂上了科普牌,并登记在册。与此同时,景区每年都会定期派专人对这些树木进行线松虫、白蚁的防治等,总之通过实际保护,来赋予这片森林完美与完整。

一位文化人在了解到东莞观音山的实际情况后感慨地说:“按国家森林法规定,对于保护森林、森林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以奖励。东莞观音山通过不懈的努力,拿到了本域为数不多的4A级旅游景区、拿到了国家森林公园、拿到了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他们自谋发展,赋予对社会奉献大爱,传递正能量,其优秀之功绩实在是难能可贵,让社会所赞誉。”

已经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摸爬滚打20年的黄淦波也有感触,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求生态”“盼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生态旅游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

基于此,东莞观音山通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力争实现本域生态旅游的标杆作用,带动发展与进步。

三、增强保护意识,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生态旅游是在对传统自然旅游进行“生态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旨在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福祉。

东莞观音山深知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观音山所崇尚的愿望,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民生相结合,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面对观音山生态旅游一天比一天好,观音山人深有感触地说:“让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朋友都能够感觉到观音山这个森林公园的这种慈祥、慈悲、普渡众生、热爱大自然、对万物尊重的气息。都市的人们每天生活在繁杂的区域,所以人的精神是高度紧张的,但是只要你走进观音山公园,立刻整个身心就能够松驰下来。首先是映入眼帘满眼的绿色,满眼的清翠。这里负离子含量非常高,在登山的路上不断见到的格言名句,边走边看,会很舒心和愉悦。”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时代抉择,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如今,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已经砥砺前行了20年的观音山人,也坦诚地说:“我们不放弃,是我们理解当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就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绿色生活方式同每个人都越来越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优美的生活、生存环境,而优美的生活、生存环境,又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精心爱护。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人不分大小,事不分前后。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东莞观音山选择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注定这是一项大工程,这其中既体现出优秀生态旅游企业高人一筹的远见卓识,也凝练了景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时至今日,观音山人早已明白一个道理:“要用大家的努力,为当地百姓们找到诗意的栖息地和心灵皈依。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观音山会始终把保护绿水青山当作事业来完成。”

现在广大游客们都说东莞观音山是一块富有灵性的生态旅游胜地,这里自然环境清幽,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宜人,负氧离子含量高,素有 “天然氧吧”“城市绿肺”等美誉。同时,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已经成为人们崇尚绿色生态,追求精神生活最佳的旅游目的地。

东莞观音山集森林之美,环境之秀而定格的生态旅游,作为展示森林景观、森林文化的重要窗口,一直被认为在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国家林业局发文称赞东莞观音山是全国生态旅游的样板,肯定了东莞观音山向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阵地。


东莞观音山:森林美景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代名词



深受生态旅游益处的游客们也给予赞誉:“东莞观音山生态文明建设事迹及做好生态旅游事业具有典型意义。具体来说,这片森林公园承载着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修复功能,既符合绿色发展的主流趋势,又提升了公园本身的社会价值,也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更成为本域生态旅游当之无愧的代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