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圖 / 視覺中國

“徐州會戰裡有臺兒莊大捷,徐州在哪個省,臺兒莊在哪個省?”當年的歷史課上被問到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一絲絲的遲疑和困惑?徐州是哪個省的?安徽?山東?河南?江蘇?

這個曾經輝煌過的北國鎖鑰,南國門戶,現在在人們的印象裡卻有點模糊。它不似江南那般細軟,從行政區劃上看,它屬於江蘇,但卻像極了一個北方城市。

徐州人口味重,愛吃羊肉、好喝酒。在大眾的認知裡,它與人們對江浙的印象格格不入。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每到伏天,徐州人便開始下館子吃羊肉喝啤酒。炎熱的夏天吃羊肉,“以熱治熱、發汗排毒”同樣也是魯西北的吃法。

南北朝期間,開始有了“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的分化。而在徐州這地方,南北之間的差異被融到了一起。 “羊方藏魚”,兼具了江水與北方大陸的特點。這道屬於蘇菜系古典菜,將割開的大塊羊肉放置在魚肚子裡,配上調料一起烹飪。魚、羊肉的鮮味混同在一起,據說這也是“鮮”字的由來。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徐州是一座搖擺在南北之間的城市,它承接著南來北往的人流,自然也塑造了南北口味皆有的特點。在歷史上,它曾經是中國溝通南北的“咽喉”。

河湖縱橫的彭城,是古運河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腹地的運河體系初步形成。彭城剛好地處泗水、汴水這兩條河流的交匯處。這給徐州帶來了第一次發展契機,成了水運交通的重要節點。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圖 / 視覺中國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始稱為徐州。徐州以南河湖縱橫,以北距魯中山地不遠,而向西就直面寬廣的黃淮海平原,自古為要害之地。

一直到唐代,徐州還是水運交通的一個重要節點。到了北宋,經濟中心南移而政治中心仍在開封,大運河的地位就更加重要。控扼運河而距開封不遠的徐州,自然又被朝廷重視。

南宋 1194 年,黃河決口南流。從此之後一直到 1855 年,徐州始終位於黃河附近。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圖 / 視覺中國

而由於地處黃河下游,徐州極易遭受水患。黃河每決口一次,都會帶來大量泥沙將運河淤塞,於是徐州附近的運河也多次被迫改變河道。自此之後不僅經濟地位一蹶不振,而且再也未能充當一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

比起蘇南你儂我儂的柔聲細語,屬於中原官話的徐州人說話帶著北方口音。徐州所流行的徐海菜,在口味上與南方菜系的平淡有明顯差異,反倒更偏向魯菜,味道偏鹹、菜色偏濃。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明代以前,徐州還在山東的地盤上。但明代將人文地理情況迥異的淮河南北區域合併為南直隸,清代繼承此做法劃出了江蘇省和安徽省。這是江蘇省成為“中國第一大內鬥省”的一個原因,而徐州也是其中的一個“受害者”。 抗日時期的臺兒莊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會戰,都因其關聯四省,溝通東西南北,而成為必爭之地。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但和平年代,由於管理不便,徐州的經濟腹地並不大。曾經有人提出了建設一個“淮海省”來解決此問題,即從周圍四省中將部分地級市抽出,共同組成一個以徐州為省會的新省份。但是最終沒有成為現實。

四省交界,不知南北,中國最“糾結”的城市是誰?

失去了軍事意義和航運地位的徐州,在經濟上也失去了曾經的光彩。如今,京滬鐵路和隴海鐵路兩條重要鐵路線穿過了徐州,使得徐州重新變成了一個交通節點。如何重現昔日輝煌,徐州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對這個南北咽喉之地怎麼看?

文 | 崑玉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