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鬚逆週期調節,與結構改革並舉

本報記者 範思立

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長6.2%,依然處於合理區間。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而言,並且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的形勢之下,能夠保持這樣一個增長速度實屬不易。

他提醒道,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主要矛盾是增長的下行壓力仍較大。對此,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10月29日發佈的報告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外部性、週期性因素的影響,但不是最主要和根本的,具有決定性的還是自身的體制性、結構性因素。

田國強表示,解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問題以及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課題組認為,面對外部的負面衝擊和自身的週期影響,逆週期調節政策有其現實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科學性、嚴謹性、現實性、針對性的有機結合,並且應該與市場化改革、全方位開放的大方向相一致。市場化改革應堅持以改革促進不合理體制、結構的糾正,全方位開放應向更高的制度型開放轉變,以開放倒逼自身制度環境的改善,以更全面的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來形成促進可持續增長的制度紅利。

首先,加大逆週期調節穩增長力度,綜合運用貨幣、財政和產業政策等工具。貨幣政策應將降準、降息作為未來一個時期內的政策選項。短期內,通貨膨脹上行可能會對寬鬆貨幣政策帶來一定的掣肘,但是如果去除豬肉價格影響之後看,核心CPI、PPI等指標依舊疲軟,加上外貿數據持續走弱,總需求不振的問題已經凸顯。財政政策應全面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以助力民企、改善民生、促進民富為導向,來激發、提振市場有效投資和消費內生性需求。產業政策應更多使用致力於提升市場功能的普遍性、功能性或軟性產業政策,慎用傾斜性、選擇性或硬性產業政策,以與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相一致。

其次,以所有制中立的原則來推進體制性、結構性的市場化改革。宏觀經濟的平穩增長取決於微觀經濟生態的改善、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應賦予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之間的平等市場競爭地位,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真正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政府發揮好恰當的作用。

田國強強調,每個國家都需要國企和產業政策,關係民生的、關係國家安全穩定的、對提供公共物品的行業,需要國有企業發揮重要作用。

再者,以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來應對逆全球化和倒逼內部改革。田國強表示,近期銀保監會對於金融業外商持股比例、業務範圍限制等的取消,將使得外資可享受國民待遇、內外資競爭更加充分,這是一個良好的信號。未來,全面開放還應向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服務業擴展,倒逼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新時期的對外開放不能僅僅停留在商品、要素等方面的流動型開放上,也要向規則、議程等方面的制度型開放轉變,全方位開展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在全球貿易規則重塑中保障自身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