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價值和成長—簡述投資系統

週期思維根植於客觀基因,帶有一定的宿命論色彩:客觀現實和歷史進程中任何事物都逃不開限制條件,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在固有基礎上的延伸和演繹。所謂三歲看老,投資角度就是企業、商業模式的底層色彩和生態屏障,脫離這點去做研究和投資決策,很容易遭遇現實的殘酷反壓。用計算機技術做比喻,操作系統和硅結構決定了軟件的運行邏輯與硬件的效率範疇,除非改變底層技術,否則無論運行了什麼內容程序,用什麼硬件去承載,都不可能超越其固有範疇,計算機技術本身也是在這個週期邏輯內發展、迭代的。投資也一樣,只是不同的階段、節奏下週期所處的位置不同,機會和風險的概率、賠率分佈也不同。所以巴菲特強調護城河和能力圈,索羅斯強調市場結構和反身性,都在給自身和企業、市場定框架。投資活動的邊界來源於人性缺陷和商業模式、技術的時代背景限制,所以很多策略會強調“自上而下”,先確定宏觀生態和週期背景,再對具體的標的、階段和節奏做選擇。

成長則是對底層邏輯的顛覆,衝破客觀限制、穿透固有框架。國家層面,打破既得利益團體,消融階層固化,不斷髮展、擴展國家實力邊界都是一種成長邏輯,企業層面就是不斷創新產品、技術、服務、組織模式去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並獲取更高的利潤。

一般理念上的價值投資,從週期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種底線邏輯和逆向思維。行業景氣度律動到了週期波谷,對企業的估值擊穿了其客觀限度,就產生了價值窪地。底線是估值的參照線R逆向則是對原有估值方向、預期角度和情緒擺動的反向修復,是脫離底線後的逆向迴歸。總體而言,這是對基本面和市場定價的框架性、結構性理解,是一種守正而逆向的週期性投資理念。成長則是顛覆底層邏輯,衝破固有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天花板,產生高於原有估值邏輯的預期,是一種順向(上)的投資思維。真正的成長股投資必須建立在對原有商業模式和市場定價的深刻理解上,去抓住底層邏輯的顛覆機會,這也是ten bagger、偉大企業的來源。

成長和價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市場和企業、人和環境都是交互影響、鏡像反饋的結果,不存在單獨的成長,也不存在獨立的價值。顛覆時代的革命性技術,是在各個時代原有技術逐層積累下的綜合性爆發,同時離不開相應的市場培育和基礎設施配套,否則真實的需求不會產生,又談何真正的成長性投資機會。ten bagger、偉大企業既稀有也極難把握,也難免有運氣成分和偶然性的加持。

針對上述情況,我形成了適合自身的一種比較易於把握也能延伸的投資系統,簡述而言就是:基於週期定框架,站穩自身能力圈,逆向捕撈價值的基礎上,順向對成長做不同角度和層面的獲取。

思路上,就是將產生價值的底線邏輯和錨定成長的顛覆邏輯打通,承認過程和細節的複雜、信息獲取的障礙和能力精力的有限,將價值逐級分解為可把握的安全邊際,強調確定性;將成長錨定為超額收益的來源,強調深度和廣度;允許偶然性和意外的存在,尊重市場的多樣性和人性的複雜。這算是一種價值和成長的一體化:價值其實也是某種成長,是在週期框架參照之下、低估之後的逆向成長,落腳點在市場定價和價值底線之間的預期差;而成長則是顛覆原有框架之後的另類價值迴歸—突破了天花板,那麼估值必然提升,相對於原有的估值水準,就是價值。價值—安全邊際對應風險和基礎收益,側重於基本面的底線,要充分理解市場邏輯和底線邏輯,做逆向投資;框架上儘量簡潔明瞭,即使不做過多地深入研究也能清晰理解;要尊重市場,市場沒有對錯之分,也無需替市場判斷對錯,因為定價權不在自身;市場呈現得越充分,就越能呈現安全邊際。成長對應顛覆,需要對底層邏輯進行深入的研究,對基本面有十足的把握,越強則越有話語權;要不斷提升深度和廣度,與市場逆向比較而對基本面做順向投資;對“天花板”要有理解優勢,對行業、企業和商業模式理解越深越好。

這種易於把握而又可以延伸的特點,便於在不同宏觀環境、行業週期和市場階段內都能夠進行投資層面的切換。比如行業景氣度下行的過程中,優秀企業進行了管理模式的優化、組織效率的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改進,雖然並不能改變行業固有的生命週期,但對企業自身而言,壓縮成本、鞏固或提高市場份額,有效抵禦了行業週期下行的衝擊,在極端壓估值的市場情緒下,價值就會突顯,甚至可以簡化到價格足夠低就有反彈機會的邏輯上,視不同的能力層次和研究深度而有不同的機會。如果行業本身是一片藍海、擁有足夠寬闊的賽道、市場需求極速增長,企業即便管理能力一般、創新能力普通,只要能在行業中立足並分一杯羹,也能享受水大魚大的成長性,這時就無需對價值底線有過多的側重和顧慮,因為其商業模式和市場特質已經處於顛覆的邏輯中,底線已經被成長所覆蓋,投資中只要守住能力圈,放飛利潤即可,直到新的天花板被觸及。如此,層級劃分就很清晰:越往下越安全,因為有底線可守;越往上就有空間和想象力可延伸,因為成長越高機會越大;橫向則有延展空間和彈性,可以套用在不同的環境、週期和市場階段內,還可以跟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系統做融合。

這種系統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將價值和成長連接成一個閉環,有適當機會的時候可以利用其相互支撐的反身性,帶來更大級別的收益循環。所謂戴維斯雙擊,其實就是價值和成長黏性增強的結果—企業基本面的優質吸引了市場關注,帶來預期的升溫—價值改善了定價端,定價的提升反過來給經營端的財務、現金流帶來了活水,讓管理層更有動力和條件去改善組織結構並進一步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的成長性:市場預期回升—估值/定價提升—資本加註—管理改善(組織優化和產品創新)—業績提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催生內生性和外部性的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