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具备的两个品质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这段原文是:“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这段话的意思是,“昔在黄帝”,从前的轩辕黄帝,大家注意,《黄帝内经》的“黄”可不是三皇五帝的“皇”,它指的是黄颜色的“黄”。我们读《黄帝内经》就知道还有白帝、玄帝、赤帝、青帝,等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方位,五行中央是属土,土是黄色;东方是青,青是介于蓝和绿的一种颜色,东方属木;南方是赤,属火,火的颜色是赤色,也就是红色;西方是属金,它的颜色是白色,对应的五脏是肺;北方是水,水的颜色是黑色。(今日头条: )所以说,《黄帝内经》它有一层深意是什么呢?就是五帝——五个方位的皇帝,谁最重要?中间这个皇帝最重要,中间这皇帝的颜色是什么?是黄色,是属土的,所以说在这里是黄帝。另外一个说法,黄帝是我们的祖先,其中“黄”就是炎黄子孙的“黄”,指的就是黄帝,古人又称之为轩辕帝。上古有传说,我们华夏民族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炎帝叫神农氏,另外一部中医的经典《神农本草经》,古人就认为这是炎帝传下来的。我们读的中医的《黄帝内经》,古人认为是黄帝传下来的经典,两者归为一类,就是炎帝和黄帝传给后人的保养身体、让人健康长寿的书,一个是《黄帝内经》,一个是《神农本草经》。


我们继续看原文,“昔在黄帝”,就是从前的轩辕黄帝,“生而神灵”, 生下来就非常聪明伶俐。这里“神灵”的意思指的是聪明伶俐,就是先天非常聪明。“弱而能言”,从小就善于言辞,“弱”,指的是“幼弱时也”,《史记索隐》中说:“弱,谓幼弱时也,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即言。”就是说其他小朋友能说话的时候,黄帝早就能说话了,比他们都要早。再往下是“幼而徇齐”,“幼”《曲礼》云:“十年曰幼”。“徇”指的是周便、迅速的意思。“齐”同“即”,快速的意思。“徇齐”指的是博知而迅速,就是说黄帝幼年的时候,非常博学,而且反应非常快、非常敏捷。“长而敦敏”的“敦”指的是诚恳忠厚,“敏”指的是敏达。就是他长大了之后既踏实,也有敏达的这样一种作风和态度。“成而登天”指的是他成年了之后,就登天子之位。古人就认为皇上是天之子,所以叫做“登天”——登天子之位。这一段话是从黄帝生、弱、幼、长、成这一系列的记述当中,说明了黄帝聪明慧达、做事情诚恳忠厚、知识还丰富、反应迅速,这样一个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一开始这段话很重要。


《上古天真论》一开头就描述了一下黄帝,为什么要描述,就是让我们要熟悉这样一个作者,《黄帝内经》里边有大量的篇章都是“黄帝曰”和“岐伯曰”,黄帝在这些篇章里的身份就是一个皇帝,岐伯是他的老师——也叫“天师”。他俩之间的对话,皇帝非常善于问问题,也非常善于发现问题,岐伯回答的也非常圆满,非常有智慧。他们两个一问一答,还有的篇章是黄帝直接说的,从原文本身来看,黄帝是很多内容的叙述者,也就是所谓的作者。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是怎么养成的?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我们从这里面能很明显地看出来黄帝是在成长的。

大家注意,《黄帝内经》里边所描述的黄帝,他不是神,而是一个有着成长轨迹的、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品非常好的、态度很诚恳的这样的一个人。接下来的这些论述当中,他非常善于问问题,也非常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是这样一个人。然后很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怎么说?叫做“敏”,敏达,就是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问的问题又都很实在,实在的这种表现叫做“敦”,敦厚、忠厚,很踏实。“敏”,思维非常敏捷,很敏达,就是说这个人是个老实人,老实的表现就是忠厚、老实、敦厚,同时他还很聪明,还很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很善于总结和解决问题,就是“敏”。(今日头条: )由此可见,我们看到古人形容黄帝他有两个重大的性格特点,第一个就是忠厚老实,第二个就是敏达聪明。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黄帝这个人是一个聪明人,但是能下笨功夫。聪明人下笨功夫,这就非常了不起,一般能成大事的、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两个特点,第一是聪明,第二是能下笨功夫。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