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今年你可能看過不少電影,甚至讓你熱血沸騰的大片,但是至少在江陽沽酒客寫這篇文字之時,我依然認為有一部票房雖然比較小眾,票房也不出眾,但是錯過總是有點遺憾。

文藝片不賣座是常態,但是文藝片真的用心去拍攝,我想一定不會被埋沒,而這部《送我上青雲》就是這樣的情況。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姚晨出道以來,除了《武林外傳》和微博女王,我對她怎麼持續那麼久的熱度,一直迷惑不解,直到看了這部由她監製和主演的《送我上青雲》,我想我找到答案了,這真是一個特別大膽的女人。

《送我上青雲》,對於我第一次看到片名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紅樓夢》的薛寶釵,曹雪芹用這個人物寫了一首《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最後一句“送我上青雲”即是薛寶釵的人生志向,也成了這部電影的片名。但是這部電影可不是女人人生志向的縮影。反而是女性對自我認知和一些權利的確定。

它不是一部女權主義的電影。雖然片中姚晨演的女主角名字叫“盛男”,還是拿男人來比女人,其實女人的權利並不是跟男人比較或者一樣,而是如何得到尊重和認可,甚至我不需要你認可,但是你得尊重。

大多數人把女權當作女性的自我閹割,要變成男性,這種錯誤的理解,其實流毒無窮,男女結構不同,註定了它不會統一和公平,只是社會進步如何體現它更多包容,博愛,和自主,這要比男人強過女人或者女人強過男人,要好的多。

導演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這裡不妨猜測一下,一個看起來家裡條件不錯的女主角,從小卻缺乏親情和體貼。雖然電影表現的很簡單,但是起碼我們可以看到“盛男”的成長有多狗血。他媽媽不到二十歲生了她,智商停留在少女時代,沒有母親應該有的母德,我這裡之所以用這個德,是行為的意思,我認為她還是愛女兒的,但是母親的行為她卻一點沒有。父親就更不要說了,居然跟她的同學混成了情人,“盛男”心頭對自己的這個女同學恐怕非常厭惡。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小時候的不安全和不溫暖,造成了“盛男”嫉惡如仇的性格,她想靠自己自食其力,不依賴誰,結果現實還是狠狠跟她上了一課。癌症本來就是巨大的打擊,還是卵巢癌,她不僅僅有可能失去生命,即便及時治療,也會因為器官的摘除而喪失性慾。

家裡是指望不上,看似當老闆的父親,又瀕臨破產,幼稚的母親自己都搞不清楚,又怎麼能依賴。多年的男閨蜜,在這件事情更是表現的坦白現實,他沒有借錢給“盛男”,原因也沒有避諱,怕了幾年後就“盛男”死了,這錢就一去不復返了。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這傢伙雖然冷漠但是真實,他渴望被尊重,也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與其說他是“盛男”的男閨蜜,倒不如把他看成“盛男”的另一個人格。凡是“盛男”不願意做和需要低頭的事情都由他出面。最終他給“盛男”拿了一筆三十萬幫人寫自傳的業務,其實與其說是幫,他也有自己的目的,商業社會沒有人會義務付出。

看起來天無絕人之路,其實路在人的性格面前早就註定了,雖然有的人在踏入社會十多年以後混成了自己討厭的那個人,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無法妥協和融入。在不堪對方付款方土豪老闆嘲諷下,“盛男”撕毀了合約,這一次她表現的很決絕,卻為後來的妥協帶來了更大的諷刺。

有的人,社交不僅僅有恐懼症,還有厭惡。“盛男”在湊到手術費之前,想到自己多年孑然一身,還沒有享受過女人的權利,她想在這之前讓自己變得完整一點,這裡有人說是女性的覺醒。我不太認同,這個時代女性覺醒的太多了,很多覺醒後迷失,她不過是對不足的一種彌補,不想有一些遺憾,正如《愛比死更冷》一樣,得不到愛,沒有體驗過愛,一個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可惜邂逅的文藝男並不是真正的白馬王子,從外表和言談舉止,你依然判斷不好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一次求愛的過程,“盛男”是自私的,是瘋狂的,是不要臉的,她就不想自己連女人都沒有當過就玩完了,但是她依然還要挑剔,人的情慾和性慾有時候真的是要分離的,她需要做,但是更需要感覺,感覺那久違的愛,被人關心,惦記,疼愛。但是依然希望落空了。

大膽的表白後,身體卻意外大出血,坦白的“盛男”以為可以讓文藝男感動,反而讓文藝男害怕極了,文藝類醞釀的一切,看到鮮紅的血和“盛男”的絕症,一下就被破滅了,於是瘋了一般逃離。更荒謬的事情在後面,文藝男其實也並不文藝,他不過是富家的上門女婿,得不到尊重,成了別人的拼盤罷了,那一刻“盛男”知道了他的身份,他變得很渣。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該片的導演滕叢叢回憶起創作初衷,說道,“盛男身上這種求不得、愛別離的情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 只是在創作時,我最終把這種情感匯聚起來放在一種極端的困頓之中,從而把矛盾激化和放大了。”

這部戲裡導演其實想裝的東西很多,歸根結底是對生與死,得與失,慾望的探討。愛能撐起這些,但是愛卻不能時時刻刻都在。至少你以為在的時候,它並不存在。劇中不僅僅是“盛男”,每一個人都沒有自我,而想尋找自我,男閨蜜想要的尊嚴,媽媽想要的愛情,文藝男想得到勝利,以及老畫家參透生死的願望。

《送我上青雲》:這一次姚晨把完整的鏡子打碎,人生卻不相信眼淚

這部戲對人性是批判的,自私和自我才是送你上青雲的前提,沒有慾望和佔有慾,你是無法飛起來的。

劇中有一點小插曲,非常尖銳,文藝男在給那個丟失棺材的大媽贊助棺材錢,十多分鐘後等來的不是感謝,而是她和她兒媳婦來告訴他棺材漲價了,希望他把漲價的錢補上,這種荒誕的尷尬,你又覺得那麼真實。

如果說入土為安,也算是一種信仰,那麼我們恰恰現在很多人沒有了信仰,不懂感恩,自私自利,很多事情計算的時間比去做的時間用的更多,對另一半的計較,對工作的計較,對家庭的計較,對這個世界的計較,最後都成了無可奈何的一句話:“算了吧“

哪怕天生驕傲的“盛男”,在生死關頭才發現成年人想生存的體面比想象中還艱難,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與絕望中,最終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